劉玲玲
“快看,‘旅行’好久的大烏龜回來了!”
正在梳頭發(fā)的我開心地大叫一聲。聽到我的聲音,先生和兒子一塊兒跑了出來,只見這失聯許久的大烏龜,從角落里慢慢地爬了出來。這次它真的藏了太久了!
老公忽然說:“小烏龜怎么還沒有出來?好久沒見那只小可愛啦?!睂ρ剑液蛢鹤用腿挥浧?,真的好久沒有見到我的另外一只烏龜——小青啦。
我們家的烏龜一直是放養(yǎng),來去隨意,活動完全自由。
上次,小青不知從哪個角落偷偷跑出來玩,被我們家的小狗毛毛捉住了,一頓亂啃后,我就再也沒見過它。記得當時,看著小青被毛毛追得無處躲閃,我們哈哈大笑;看著毛毛撒潑般對小青又吼又叫,面對小青的硬殼又無可奈何,我們盡情欣賞……看,這一切,多么和諧,多么自由啊!當時的我們只顧陶醉其中,卻全然不顧小青的害怕與絕望。它多么渴望我們對這一切不只是欣賞,對它不只是放養(yǎng),而是在它需要的時候施以援手。
自此,那個給我們帶來無數歡笑的小青真的不見了。不過一想,現在是冬眠期,隨它去吧,給它自由,我們誰都沒想去找它。
那日,我們心血來潮,想尋找小青??烧l知我們找到的只有一份難過,一份悲傷了。小青縮入龜殼,永遠地成為了標本。啊,我的小青!我把它放到水盆里,看著漂在水面上的小青,幻想著它會醒過來,調皮地爬到大烏龜身上,一訴相思??墒谴鬄觚數亩汩W說明了一切:小青被我們給的過分的自由殺死了。至此,我才開始痛惜,開始反思。
是我的放縱、自以為是的放養(yǎng)思想造成了這個小生命的終結。我自責,過火的自由是偶然現象嗎?我們的教育,何嘗不是這樣呢?
記得多年前我教過的一個女孩子,大大的眼睛,長長的頭發(fā),性格綿軟而倔強。她喜歡讀書,讀起書來飯都顧不上吃。你我都知道書籍如同春風細雨,不知不覺會把你澆灌得枝繁葉茂??墒?,讀書到了她這里好像不太對,她愛讀書,但讀書沒有節(jié)制,她永遠沉浸在書的世界里,從不與他人交往,從不交作業(yè),學習成績一塌糊涂。為什么會這樣?讀書多的學生應該眼明心亮,從里到外散發(fā)出一股靈性??伤窃趺椿厥??目光渙散也很茫然。
與她的家長交流,表示我的擔憂,家長一笑:“老師,小學能學個啥,孩子喜歡看書你就讓她看,我就隨她去。學習成績你不用擔心,小學知識簡單,長大了自然就會了?!蔽毅等?。
身為教師的我頓時與他展開一番爭辯:“孩子喜歡讀書當然是好事,愛讀書是優(yōu)秀的品質??赡@家長知道孩子看什么書嗎?會不會勞逸結合?讀書有沒有建立在其他功課合格的基礎上?她與同學交往嗎?您只知道孩子喜歡讀書,想讀什么就買什么?!奔议L一副無所謂的神情讓我心中很是不悅。
不行,我得與學生談談。教師職業(yè)的良心促使我從學生身上下功夫。抽空把她叫到辦公室,我書桌上擺著一本《夏洛的網》,這是本學期學生的必讀書目,她表示沒有看,我問:“為什么?”她說:“沒意思,聽同學們一說就覺得沒意思。”我靜下心來慢慢與她談了許多,包括讀什么書,怎么讀,然而自始至終她的眼光渙散,和她的父親一樣,一副無所謂的表情。
多年后很多學生抽空來學校看我,我也問起那位學生的狀況,可無人知道,她從不與班里的任何人聯系。每每想起,心中總有愧疚,我應該在她那位洋洋得意的父親面前大聲呵斥,制止他的這種懶散、過分自由的教育,可是我沒有。
讀書,本是多么正確、多么高雅的事情,不守規(guī)則,沒有規(guī)矩,便會適得其反。試想,學生的其他行為如果不懂規(guī)則,不守規(guī)矩,那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愛,需要自由,可是,不能沒有規(guī)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