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蔚萍
現(xiàn)在很多家長都喜歡送孩子去學書法,想要孩子接受書法文化熏陶,培養(yǎng)孩子成為一個性情優(yōu)雅、文質彬彬、知書達理的、能靜得下來的君子或閨秀。寫好字確實是可以提升文化藝術修養(yǎng),塑造傳統(tǒng)文化之魂,提高人生的素質和品位。但并不是代表人人學了書法就能達到這個效果,很多孩子練了很長時間效果并不好,依然是安靜不下來,寫的字沒有多少進步。所以如何能讓書法達到修身養(yǎng)性,還是需要科學的方法的。
何謂修身養(yǎng)性?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心平氣和的性情,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胸襟。從一個人的方方面面都進行修身養(yǎng)性的培養(yǎng)。比如讀書、爬山、瑜伽、圍棋等等。從一個人的一言一行都給予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那書法中的修身養(yǎng)心如何培養(yǎng)?我總結了書法中的修身養(yǎng)性有下面三層境界:
有很多孩子都是家長鼓勵過來學的,或者自己也有意愿,因為聽說學書法很重要很好。他們堅持上書法課,上課認真,但下課從不主動練習。能努力按照老師的要求書寫練習,但自己沒有其他的疑問或者不擅長主動思考,只是被動地學習老師所傳授的知識。這樣的往往是一些看起來很乖巧的孩子。這樣的書法練習也能得到修身養(yǎng)性的作用,但它的作用是比較緩慢的,比較微乎其微的。
如果能長此以往堅持練習,倒也能慢慢體味書法韻味,慢慢增加對書法的喜好,從而更加主動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這需要家長的鼓勵和老師的引導。讓孩子由被動地學進步為第二層主動地去學。
方法也多種多樣,需要老師和家長用心地去找到適合孩子的辦法。比如鼓勵,鼓勵并不能一概而論地說有進步,寫得好,而是要說得準確到位。比如這個字比昨天的好在哪里,對筆畫的提煉對結構的疏密關系等處理的如何。如果能提出確實中肯的建議,孩子能夠做到并品嘗到進步的樂趣,那就事半功倍了。還可以獎勵,比如一段時間有所提高,可以獎勵孩子所感興趣的獎勵;還可以利用游戲方法進行,比如一學期分幾個任務。完成了第一關我們才能進入第二關。孩子都有進取的心。他們就會有明確的目標,變得更加主動的學習。還有很多方法。學習被動的孩子需要家長和老師費盡心思調動起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才是最佳的學習方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書法興趣對書寫的進步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對學習的如饑如渴,常常能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這樣的學習就不用家長和老師的太多無謂的辛勞,只需要正確地引導就可以了。
比如我現(xiàn)在所教的幾個學生,她們對書法已經有了很濃烈的興趣和追求。每天主動利用課外時間到書法教室來練字。遇到不懂的問題主動查閱資料。主動學習書法理論和文學知識。遇到不懂的主動請教老師,并為學到新的知識而感到開心。遇到喜歡的碑帖幾個同學圍起來討論個天翻地覆、爭論得滿臉通紅。甚至為她們喜歡的書法家激動地大聲吶喊一番。
每次的創(chuàng)作她們都是投入一百分的熱情,查閱資料,積極構思,反復斟酌,反復練習,一直寫到自己完全滿意為止。因為喜歡,她們組織了書法沙龍,給教室起了書齋名,定期在這里進行書法交流。每期的活動內容她們自己組織安排好,自己翻閱各種資料,查找書家的字號、故事、代表作品等等。還設計了提問、獎勵等等環(huán)節(jié)。甚至拿出書法家的碑帖,學習名人的評論,進而又用自己的視角進行敘述。在這里形成一個很好的書法氛圍。在這里學習書法,其樂融融,充滿歡樂。
古今書法大家很多都有此感受,一日不練字如失魂魄。趙孟頫每日寫小楷一兩萬字。故宮影印他所寫的《六體千字文》是兩天寫完的。黃公望曾說過,如若沒有親眼看見他落筆如飛的樣子,不會相信世上有這樣的事。
子曰:“知之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書圣王羲之有一次吃午飯,書童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催他快點吃,他卻連頭都不抬,只是沉迷于書法世界里,飯菜都涼了,書童只好去請王羲之的母親來勸他吃飯。母親來到書房,只見王羲之正拿著一塊沾了墨汁的饃饃往嘴里送,滿嘴烏黑烏黑的??墒撬匀粚W⒌乜粗痔?,在研究怎么寫好字呢。這種忘我的境界,練就了他扎實的功夫,成就了一名偉大的書法家。
書法家鐘繇因為忘我學書三十余年,每天晚上在被子上不間斷練字,練成了指力洞穿棉被的功力。鐘繇臨死時把兒子鐘會叫到身邊,告訴他自己有三十余年時間在練習書法,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場合地點,有時間就寫,有機會就練。與人坐在一起聊天,一邊就蹲在地上寫字。晚上睡覺,就用被子寫字,結果被子給劃了個窟窿。鐘繇在學習書法入迷忘我,堪稱骨灰級書法愛好者。
平心靜氣看浮沉,修生養(yǎng)性忘物我。書法的三層境界可以概括為:物質層、精神層和靈魂層。只有達到忘我的境界,才能達到更高的靈魂層,才是最高境界的修身養(yǎng)性,方能成就一番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