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見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
龔全珍拿著甘將軍的務農(nóng)照片說:“老甘當農(nóng)民時間更長?!保▍驱R強攝)
龔全珍同志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精神, 并當選了全國道德模范,我感到很欣慰。我們要弘揚這種精神,不僅我們這代人要傳承,我們的下一代也要弘揚,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向老阿姨致敬!
——習近平
龔全珍,被大家尊稱為“老阿姨”,漢族,1923年12月出生,山東煙臺人,中共黨員,西北大學教育系畢業(yè)。開國將軍甘祖昌夫人,江西省萍鄉(xiāng)市南陂小學原校長。1957年8月,龔全珍隨甘祖昌回家鄉(xiāng)江西省蓮花縣務農(nóng)并一直從事鄉(xiāng)村教師工作。離休后,又扶貧助學,開辦龔全珍工作室,服務社區(qū)群眾,并著有紀實文學作品《我和老伴甘祖昌》。2013年9月,龔全珍獲得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和高度贊揚。2016年,龔全珍家庭被表彰為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
作為老阿姨龔全珍的蓮花縣同鄉(xiāng),自小我就聽過很多關(guān)于甘祖昌與老阿姨的故事。拜訪老阿姨,我雖心向往之,卻一直沒有機會親聆教誨,心里不免存有幾絲隱隱之憾。
臨近年關(guān),為了家鄉(xiāng)的鄉(xiāng)村留守兒童的國學教育,我?guī)е鴰讉€學生回到江西省蓮花縣做公益活動。當?shù)弥榇蠼媳钡母枨独习⒁獭返闹魅宋獭?5歲的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在蓮花縣時,幾個學生提出要去拜見。老阿姨年事已高,每天慕名而來的訪問者很多,能否順利見上,我沒有完全的把握。
在向蓮花縣委組織部請示并得到老阿姨應允時,我和學生們都有些興奮。事實證明,這是一次溫暖的訪問,近兩個小時的訪問里,我們的身心得到了充實和凈化。
見到老阿姨之前,在蓮花縣路口鎮(zhèn)湯坊村國學展示館里的一面文化墻上,我看到《家鄉(xiāng)文化惠我深》一文這樣描述老阿姨龔全珍對于當代的教育意義:
一是大學生能到農(nóng)村,創(chuàng)業(yè)能去邊窮地區(qū)。龔全珍曾經(jīng)是建國前的大學生,嫁給開國將軍甘祖昌,并選擇回家鄉(xiāng),難能可貴;二是高官家庭的家教典范。很多腐敗出在家人身上,龔全珍作為甘祖昌將軍夫人與甘將軍同甘共苦,克己奉公,可謂連理典范;三是女性的獨立價值而不是依附價值。龔全珍在將軍去世后仍然為家鄉(xiāng)貢獻余熱,活出了新的人生異彩。電影《老阿姨》就是根據(jù)開國少將甘祖昌和妻子龔全珍的真實事跡創(chuàng)作,講述了甘將軍與龔老阿姨相攜一生的革命情感,以及為教育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
見到老阿姨后,我覺得95歲的老阿姨表達出來的清晰銳利的思維和幽默機智的語言,遠遠比我的描述深刻、鮮活。過去我們曾在甘將軍的光環(huán)遮蔽下去認識老阿姨,而此次訪問,使我通過一個一生執(zhí)教的女教師的視角、妻子的視角、媽媽的視角,看到了“五四”以來社會所崇尚的女性獨立與自信精神在新時代得到印證。
甘祖昌將軍和夫人龔全珍
但凡生長在江西省蓮花縣的人,沒有不知道甘祖昌將軍夫婦的。作為共和國開國將軍回鄉(xiāng)當農(nóng)民的第一人,甘祖昌將軍當年就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贊揚。我從小聆聽過甘將軍的多場報告,而一個更為特殊的因緣是甘將軍1984年去世時,靈堂設(shè)在老縣委黨校。當時從蓮花中學抽調(diào)了一部分學生代表去扶柩,我就是其中一個。歲月依稀,距今已經(jīng)三十多年了。
快靠近老阿姨家的時候,細雨輕飏。老阿姨在門口笑臉相迎??蛷d正中墻上掛著甘祖昌將軍的照片。
聽說我們是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而來到蓮花縣,并向老阿姨請教如何做一個好老師時,老阿姨說:“我這一輩子以教育為主,教了幾十年書,已經(jīng)很滿足了。我覺得教書對我來講,是個非常好的職業(yè)。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非常融洽。不管是在農(nóng)村教書還是在新疆教書,學生對我都很熱愛。我覺得一個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當有一種家國情懷。
我很懷念在新疆教書的那個階段,當時孩子們的爸爸媽媽到前線打仗去了,把孩子交到我們這來。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是我們管,生病都是我們送到醫(yī)院去,就變成自己的孩子了。我女兒曾經(jīng)說我過去的學生對她說,哪有這么好的老師,像媽媽老師,女兒都羨慕我的學生,因為我陪他們比陪女兒多。我當時想,我要是不在家,女兒有她爸爸管著這個孩子,而這些孩子沒有爸爸媽媽,我不去管誰去管?”
隨行的縣委組織部的干部告訴我,紀念甘祖昌、龔全珍回鄉(xiāng)六十周年慶典時,從新疆來了四個學生代表,這些學生都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進門抱著老阿姨就哭了,走的時候都是一直流眼淚。
聽完這番話,我不禁為老阿姨真摯而崇高的家國情懷所感染。她沒有從宏大的角度說自己舍小家顧大家,而是從人性的角度說出自己對孩子們的關(guān)愛是出于無奈,畢竟自己的女兒有甘將軍照顧,如果自己的孩子沒人照顧,那就更沒辦法了。這是發(fā)自天良而震撼人心的赤子情懷,也是真正的符合人性的高尚情懷。
在老阿姨的教育生涯中,還有很多令人感懷的大愛,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老阿姨當年資助過一位母親患白血病、父親殘疾的即將輟學的孩子一家,當時老阿姨捐出在那個年代算巨款的3000元。那時候一個老師的工資也就30元左右。據(jù)說這3000元中大部分是甘將軍的復員款。我就此事問老阿姨,是什么觸動您拿出這么一筆巨款挽救這樣一個家庭:“這個女同志啊,雖然她不認識字,是個農(nóng)民,但她的思想還是很先進的。她說‘我要我的女兒上大學’。一個女人,病了還有這種志氣,我說我會幫她,幫她女兒上大學。她女兒后來真的上了大學,現(xiàn)在在萍鄉(xiāng)三中當語文老師,算是實現(xiàn)了她母親的遺愿?!?/p>
通過老阿姨的描述,我感受到她那溫暖而貼切的悲憫心。這是超越了身份與地位的一個女人對另一個女人的認可,一位母親對另一位母親的承諾。
隨行拜訪老阿姨的學生,也是北京密云學校的校長、三巨峰集團的董事長張靖敏在聽了老阿姨這番話時感動得濕了眼眶。張靖敏說,在來的路上,我還一直猶豫,是叫您老阿姨呢,還是叫您老奶奶呢?我覺得您是那么和藹慈祥,我該怎么叫您呢?老阿姨說,叫老奶奶好像把我叫得太老了吧。大家頓時哈哈笑了起來。
張靖敏說:“我先生特別崇拜您??匆娏暱倳浻H自接見您,他對您和甘將軍的事跡特別感動,學會了唱《老阿姨》。老阿姨,我想問您,您這些年培育這么多孩子,如果現(xiàn)在讓您對我們的孩子們說幾句話,您會給他們什么寄語呢?”
老阿姨說:“現(xiàn)在的孩子們嬌生慣養(yǎng),我希望他們能艱苦奮斗,希望他們繼承父輩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現(xiàn)在的孩子們都是獨生子女多,最多生兩個,都被看成寶貝了。當然孩子是寶貝,但是要嚴格要求,好的思想、好的品質(zhì)是在艱苦奮斗中鍛煉出來的。適當?shù)谋頁P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認為吃好的、穿好的,就是對得起孩子?!?/p>
老阿姨接著說:“要讓孩子早點起來,適當?shù)母牲c活,要讓他們知道未來走到社會上,要艱苦奮斗才能搞出點成就來,不苦沒有甜?,F(xiàn)在爸爸媽媽把孩子看成寶,孩子是寶,但是不能嬌生慣養(yǎng),嬌生慣養(yǎng)將來害他們一輩子。苦的教育不要放棄,放棄了,將來成不了大事。從小嬌生慣養(yǎng),看到苦就要退縮。所以慢慢來,讓他們鍛煉,要他們苦,和大人一塊苦,否則以后一苦,他們未來受不了。要培養(yǎng)接班人,不要放棄‘苦’字,不要什么都好好好,將來擔不起來。他們怕苦,因為苦比甜要難得多?!?/p>
老阿姨的一番話觸動了我,使我想起自己小時候,我對老阿姨說:“小時候,大夏天制磚,爸爸媽媽干我們也去干,就是您剛才說的那個。小時候跟爸爸媽媽一起辛苦,知道付出才有收獲。所以苦不能離開教育,這個講得很好,即便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很好了,也要和他們一起苦一下?!?/p>
老阿姨說:“我們家的孩子都到農(nóng)村鍛煉幾年,跟普通的農(nóng)民一樣,甚至要求還要更嚴一點。上工早點去,下班晚點回。為什么?就是要他們知道將來要承擔自己的家庭,不能坐享其成。我們的干部子弟,培養(yǎng)出來的都是小姐、少爺,吃好、穿好,別人來都是服侍你,這樣不行,這是害了他們。”
“這一點,您和甘將軍都是這么主張的嗎?”我問。
老阿姨說:“當然,我們家的孩子,雖然是將軍的兒女,但是沒有享受過一天高級生活。他們跟農(nóng)民一起干活,開工要走在前,收工要在后面,這是爸爸一貫的教育方法,要是走得早了,回來爸爸就會罵。”
別讓“苦”從教育的詞典里移開,這是多么深刻的叮嚀。子曰:“愛之,能勿勞乎?”意思是你愛孩子,能不讓他們勞動嗎?正是在勞動中才能成就孩子的毅力與品格,現(xiàn)代的教育未能充分注意這一點,普遍過分嬌養(yǎng)孩子。正如古人所言“恩生于害,害生于恩”,對孩子的苦養(yǎng)貌似害實則是恩,對孩子的嬌養(yǎng)貌似恩實則是害,老阿姨和甘將軍的教育家風是如此深刻而又樸實。
老阿姨作為將軍夫人,并沒有在甘將軍的光環(huán)下放棄對自己事業(yè)的追求。在嫁給甘將軍前,她就是西北工業(yè)大學教育系的畢業(yè)生,在當時已是很難得的教育經(jīng)歷了。老阿姨身上還有著那個年代女性獨立的精神,這表現(xiàn)在她對自己事業(yè)的堅持和與甘將軍的夫婦相處之道上。
本文作者(左二)帶學生拜訪龔全珍老阿姨(中)
老阿姨說:“女性不僅要對家庭有責任心,還要有自己的事業(yè)心。對家庭有責任心,不是貢獻勞作就行了,我照顧將軍是心甘情愿的。他回來要洗澡換衣服,這我都給他干,因為他身體不好,干不了。但我也有我的事業(yè)、我的工作。他也尊重我,我有時周六周日回得很晚,要做家訪,他從來沒有責備我。夫妻要互相尊重。假如我回來晚了,他就給我耍臉子、耍脾氣,我也許早就離婚了?!?/p>
從老阿姨話里能感受到一種很堅定的自信。
老阿姨接著說:“女人不是丈夫的仆役。我對他好,是因為他身體不好,我要照顧他。他身體好些時,不需要我照顧,就讓他自己照顧自己。我不贊成男尊女卑。不能對男人怎么樣都要服從,我有我的意見,他有他的主張,我尊重他的主張,他也要尊重我的意見。他剛結(jié)婚不久考驗我,他以為我要用他的錢和他的工資,他把工資放在桌子上,我連看都不看。他連續(xù)放在桌子上三五天,我都沒有拿他一分錢。他對家庭一分錢不出他也難受,他買的糧食我也吃。但是我不向他要錢。有時候,他主動給我媽媽寄錢。我父親去世早,我媽媽和我小妹妹在一起,他總提醒我說‘給媽媽寄點錢吧’,這是他表現(xiàn)出的家庭責任,夫妻對家庭都有責任。在經(jīng)濟方面也平等。但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都協(xié)力承擔。所以,男女平等很重要。我有這樣的體會,在一生當中,我沒有依靠男人生活。他去世后,我也感覺不到擔子太重,假如你一直靠他出錢,等到他一病,這個擔子就壓在你身上。所以我覺得,婦女能頂半邊天。在家庭里,要承擔半邊天的責任。所以我不要他來承擔家庭里所有的事情、費用,他也不亂花錢?!?/p>
老阿姨這番真摯之語讓人感佩不已。借由這樣的因緣我們也得知以前并不知道的甘將軍夫婦原來在家庭財務上各自獨立,共同承擔責任,而又不相互干預。這就是為什么老阿姨在甘將軍在世的時候有自己為社會救濟與貢獻的自由,將軍去世后,老阿姨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發(fā)揮余熱。這種夫妻相處之道,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而老阿姨這種獨立的精神之所以能夠保持,與甘將軍的開明與愛也是分不開的。如此夫婦,愛敬兼加,令人感慕。
這是一次溫暖的訪問。盡管已是南國初冬,大廳里卻笑聲盈盈、暖意融融。張靖敏校長接著問:“老阿姨,我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我的心愿。您是我們女人的前輩和驕傲,我是孩子的媽媽,也是女人,中國社會未來女人是半邊天。我未來有個心愿是辦個女子學校,這是我和我的老師共同的心愿,是我們的初心。如果請您對中華女子,不管是現(xiàn)在的小孩子,還是未來成為母親的女人說句話,您想對我們說什么?”
我心里覺得這個問題好宏大。老阿姨的一番回答卻讓我覺得這是很有現(xiàn)實價值的問題。
老阿姨說:“我想說,女人更要自強!因為在中國,一般人啊,歧視女同志的思想還有。的確,女同志的負擔比男同志要多,長大了要結(jié)婚,結(jié)婚后有家庭,家庭的負擔女同志重,管的多。但是我們要比男同志更有毅力、更有決心克服困難。你稍微軟弱一點,覺得我家里條件這么好,還要我出來工作干什么?何苦來的?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我認為有這樣的思想那就把自己養(yǎng)成廢物了?!?/p>
老阿姨的語氣堅定、果斷。
“女性千萬不能有這種思想。女性要思考,條件雖好,但我對這個國家的貢獻是什么?條件好,是別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與我無關(guān),我這一輩子就因為條件好就變成一個廢人嗎?不,不能做廢人,要自強自立,做出你自己的事業(yè)來。干哪一行,好好干,干出點成績來。為家爭光,為自己爭光,不能做個廢人,做個廢人沒有用了,每天吃飽了飯,不做事,光玩,這不算個人,在別人眼里只是個玩物,不算個人。”95歲的老阿姨,說起這番話來擲地有聲。
“你們要辦女子學校,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女孩子?我認為首先要培養(yǎng)有毅力的女性。不論在哪個崗位上,女性都要做出成績來。不能讓人家說這是樣子貨和沒有實踐能力,一定要實干。其次要有自信。有的女孩子自己就這么說,我們女孩子沒有什么用,你自己如果肯定自己沒有什么用,那就是個廢物。你自己要有自信,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也照樣可以做,還可以做得很好。怎么女人就不行呢?我就不相信了。有的男人做不了的,女人都可以做,有些苦事難事,女人也可以做。所以辦女子學校要培養(yǎng)有理想、有毅力、有自信,還要有能力的女性?!?/p>
張靖敏校長感慨地說:“您的夫妻關(guān)系相處之道,您和孩子之間的母子教育之道,包括您主張的我們女人應該有理想、有毅力、有自信、有能力,您自己在這幾方面,都做得很好,所以您才身體這么好,心態(tài)這么好,您是我們女人的榜樣?!?/p>
老阿姨做了一輩子教育,也對教育問題最關(guān)心。我借此向老阿姨談到此次回鄉(xiāng)的想法:“我上次回到蓮花鄉(xiāng)村辦國學公益班,發(fā)現(xiàn)蓮花縣絕大多數(shù)孩子的父母都不在身邊,這些孩子太可憐了,因為沒有父母的愛,都由爺爺奶奶帶著,這些孩子心里會有問題的。我們中國幾千年以來,可能這代孩子是唯一的父母不在身邊的一代。我們那個時候雖然家里窮,但是父母都在身邊。世界其他各國不管出現(xiàn)哪種情況,父母也都會在身邊。中國大概有數(shù)千萬兒童,基本上父母都出去打工了,未來這幫孩子的心態(tài)是很值得關(guān)注的。他們長大了之后,如果對社會心態(tài)不正或缺乏正常心態(tài),對中華民族對世界都會有影響。所以我發(fā)愿要做這個事情,我要籌集資金,要給他們蓋學校,用國學來滋養(yǎng)他們,讓這些孩子們學會自己調(diào)理自己的感情。孔子、孟子都是沒有父親的,父親去世得早,舜很小母親就去世了,這些圣人們父母沒有陪伴,但心理很健康。這是中國國學最核心的東西,即不憑借外在的財富和物質(zhì)條件作為倚靠,內(nèi)心的明德與自信才最重要。我要把這套理念教給孩子們。所以我打算做這個事,我在農(nóng)村蓋這學校做這件事,還有我的好多學生,有教授、有工程師,他們也都在幫我做這個事?!?/p>
老阿姨說:“這件事情很有價值。要做的話,我還可以來當老師?!?/p>
我說:“太好了,讓阿姨做我們的名譽校長?!崩习⒁陶f:“什么長就不要了,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點什么。我一直做教育工作?!蔽艺f:“您95歲還如此關(guān)心留守兒童。我期待您長福長壽,活到120歲!這樣您還可以長久地當我們的老師。”老阿姨豁達地說:“我活到多少歲都是老天管的事情,當老師是我管的事,我能去我就要去呀?!?/p>
可愛的老阿姨接著說:“要我上課的話,你要告訴我講哪方面的內(nèi)容?!蔽艺f:“您就講您自己的故事。講您是怎樣一生都在學習,學習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我看您還常年保持著記日記的習慣,我也有這個習慣。記日記的好處太多了?!崩习⒁陶f:“對,我記日記呢,想通過記日記檢討檢討我今天的日子過得怎樣。”“這很好,這是吾日三省吾身!”我說。老阿姨連聲說:“對對對,每日回顧一下,是不是白過了日子,浪費了時間?!?/p>
一個95歲的老人還在每日自我反省是否浪費了時間。這不經(jīng)意的語言里透露出深遠的人生智慧。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龔全珍就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胡晨歡攝)
我說:“我想把為留守兒童專門定做的偉見國學傳播到鄉(xiāng)村?!崩习⒁陶f:“不僅是鄉(xiāng)村,要弘揚到全國。”
在老阿姨身邊,不知不覺已近兩個小時。我看著健朗、幽默的老阿姨,一點兒都不像95歲的老人。我想,在她的心里,也許從來都不曾考慮過自己的年齡,一直就是一位和藹的媽媽老師,獨立而又體貼的妻子,嚴厲而又慈祥的母親。
古人曾經(jīng)描繪聞聽的長安景色到底不如親自去長安,所謂“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見到老阿姨后真切感受到的她那種自信、幽默、博愛、達觀,真讓我有親到長安的感覺,更使我切身感悟面對良師之時“仰沾時雨之化,如坐春風之中”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