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導工作要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前提是贏得家長的信任,而溝通則是取得信任的最佳途徑。那么,班導應該采取怎樣的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呢?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學生的教育模式該怎么建立呢?
關(guān)鍵詞:信任;溝通;家長
一、 “微笑”是班導與家長溝通的潤滑劑
微笑是快樂的音符,臉上溢滿永恒的微笑,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心理的距離,為深入溝通與交往創(chuàng)造溫馨和諧的氛圍。因此,有人把微笑看成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要學會微笑,讓家長感受到你的熱情和真誠,不要板出一副冷漠的面孔。面對家長的指責,要克制自己的怨氣,不要和家長爭執(zhí),更不要挖苦諷刺孩子而傷及家長,臉上要充滿微笑,那么無論是在多么尷尬或困難的場合,都能輕易度過,既贏得家長的好感,又體現(xiàn)自己的寬容大度,從而最終消除誤解和矛盾。
二、 “換位思考”是班導與家長溝通的橋梁
如今,年輕教師越來越多了,好多教師尚沒有為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jīng)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所有教師要了解父母的角色,并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手或頭碰破一點皮,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師表現(xiàn)出若無其事的態(tài)度,認為家長大驚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guān)心,對工作不夠負責,進而影響家長與教師的關(guān)系,給雙方溝通設(shè)置了障礙。如果教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地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tài)度也會大不相同,那么,家長教師之間溝通就不會受阻了。
三、 “家訪”是班導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手段
教師要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尤其是班導,通過家訪能夠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家庭情況、在家學習環(huán)境和表現(xiàn)等,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利于以后更好地根據(jù)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教育和引導學生。隨著手機、電腦及通訊器材的普及,現(xiàn)在的教師很多都采用電話、郵件等方式和家長溝通。而家訪這種最普通的方式增加了教師與家長進行雙向溝通、交流思想感情的機會,也增進相互了解,取得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共識,實現(xiàn)教育學生方面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從而促進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另外,教師和家長溝通時還會發(fā)現(xiàn)教育過程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而未覺察到的問題,這樣就能夠采取相應措施而不至于錯失教育良機。我們家訪的時候應該注意講點藝術(shù)性,家訪不是告學生的狀,反映情況要講究點策略,語氣要婉轉(zhuǎn)、和氣,從成績?nèi)胧?,以表揚為主,進行疏導,使家長樂于接受,愿與我們配合,共同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
四、 “真誠”是班導與家長溝通的催化劑
每個家長的文化層次和素質(zhì)修養(yǎng)都不盡相同,對教育工作的認識也不一樣。有的家長認為,我把孩子送到學校,我的孩子在學校出了問題,就是學校的責任。這時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要讓家長理解學校,理解老師,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生對你喜歡、對你信任,用學生對你的肯定開啟家長的心扉,讓學生架起你和家長溝通的橋梁,家長自然會被軟化,給你多一些理解,家長會認同我們的教育措施,使你的教育教學工作少一些阻力。即使是一個牢騷滿腹、怨氣沖天,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家長,如果我們真誠以待,常會被“軟化”得通情達理。要認真耐心地聽家長傾訴,同時要表現(xiàn)出對家長心情的理解,坦誠地與家長交流,這樣可以對學生情況有更全面的了解。
五、 “幽默”是班導與家長溝通的秘笈
教師與家長交談要講求談話技巧,要有點幽默感。學會使用幽默,能讓人快樂愉悅,讓本來很尷尬的一件事變得輕松。在與家長交往中恰到好處地運用幽默,就能讓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幽默能使激化的矛盾變得緩和,從而避免出現(xiàn)令人尷尬的場面,化解雙方對立嚴肅的情緒,使矛盾和問題能夠更好地得到解決。教師要盡量不用“不能”“不要”“不行”等消極性語言,多從積極的角度來評論或建議,這樣提出的評論或建議更容易接受,更易于工作的開展。
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與家長溝通時方式無處不在,涉及的內(nèi)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長“多報喜,巧報憂”,更要把教師自己對學生的那份濃濃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充分地流露給家長,讓家長深切地感受到教師是真心實意地關(guān)心愛護他的孩子。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那么我們工作一定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夠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互相配合,和諧施教,共育新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孫有勝.優(yōu)化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J].文教資料,2007(16).
[2]史大勝.教師與家長言語溝通的策略[J].幼兒教育,2005(11).
[3]高亞美.與家長溝通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3(Z1).
作者簡介:
劉運平,四川省宜賓市,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qū)東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