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小學英語新課標準》和生活化教育理論指導下,對小學英語低年級階段的教學內容、課堂教學過程及活動等過程中,提出提升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等四個方面的能力,從而達到提升低階段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低年級英語;課堂教學;思考
在人教版小學PEP英語課本低年級課文中,往往呈現(xiàn)的是簡單的一幅圖畫和兩三句簡單的句子。細細通讀教材,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么簡單的內容、這么容易的內容,簡直太好上了!但是,現(xiàn)實卻給了我一個響亮的耳光。開學兩節(jié)課下來,我的內心有了強烈的挫敗感。我深深地感覺到了低段教學的艱辛,深深地感受到了低段老師教學的不容易。
對于這些問題,我是這樣思考的:
一、 明確目標
我們要明確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我們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根據如今倡導的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們在語言學習的時候,提升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等四個方面的能力。
二、 把握根本
小學英語教學,具體一些來說,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兩件事情。
第一,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第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正因為如此,當我們面對這一語言內容似乎特別簡單的教學材料時,我們決不要只是為了Hello, Hi, Goodbye,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這樣的語言知識內容而教,需要我們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三、 深鉆教材
從教學材料來看,孩子們語言知識方面需要學習掌握的有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Greetings
Hello. Hi. Goodbye.
第二部分:Greetings 時段細化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起始階段,我們重點關注的是聽說,讀寫適度跟上。
四、 科學安排
如果我來講授三年級上冊的第一節(jié)課,可能我會這樣設計。
第一,大道至簡,搭建架構。
這節(jié)課,我會安排Prelearning, whilelearning and postlearning三個環(huán)節(jié)。
第二,具體步驟:
Prelearning
1. Greetings
當我走進課堂,我一定會面帶微笑,輕輕地揮著我的“小手”,自然地跟孩子們說 Hello.然后,引導并期待著孩子們回應:Hello.
2. Organize
我會嘗試著說:Class begins.然后雙臂向上示意全體學生起立。接下來讓孩子們站著和老師嘗試著學習并操練Hello. Hi. Good morning, class. Good morning, teacher等內容,并融入Stand up, please. Sit down, please等語言材料。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了解并熟悉每次英語課的基本行為習慣。
Whilelearning
1. Introduction
我會通過簡筆畫或者呈現(xiàn)教師個人照片的方式,加大語言輸入,激發(fā)學生興趣。比如說我可能會說:Good morning, class. 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Im Mrs. Jiang. You can call me Mrs. Jiang. You can also call me Jiang. I like singing. I like dancing. I like playing pingpong. I love animals. Look! This is my pet cat. Please say hello to my pet, Miao miao.然后組織學生們再次運用語言表達:Hello. Miao miao.
2.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的教學
在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可能會通過簡筆畫的方式,首先在黑板的左上方畫一輪初升的太陽。然后在太陽的下面寫出morning。(雖然此階段讀寫方面的要求很低,但是,適當的關鍵字的呈現(xiàn),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學習能力,包括view and read的能力積累。)在這樣的簡筆畫的輔助之下,呈現(xiàn)出Good morning的語言表述,并和孩子們一起操練。
同樣的方式,可以在黑板的右上方畫上太陽,呈現(xiàn)Good afternoon;在黑板的正中央畫上一輪月亮,呈現(xiàn)Good evening.
在這一個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的教學中,一方面通過簡筆畫呈現(xiàn)語言材料,另一方面,組織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組組之間、個人之間語言操練。
起始階段小學英語教學的思考與建議:
1. 在每一個活動中,都要想方設法去關注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和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2. 關注課堂管理。起始階段的孩子們,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課堂有效專注不夠。因此,我們在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努力地去制造“動亂”。努力將課堂話語權交給學生,讓孩子們真正參與活動、真正地行動起來,這樣的課堂就不會亂。
3. 適當拓展內容,加大語言輸入,為學生持續(xù)高效發(fā)展做好鋪墊。
4. 注意語言情境的創(chuàng)設,努力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感知、體會、學習并運用語言。
5. 關注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合,不論是簡筆畫、頭飾、卡片、貼紙,還是精美的電腦課件、音頻、視頻、動畫等,只要能夠更高效地促進學生的學,咱們就去積極努力吧。
參考文獻:
[1]靳香.小學英語教學活動化的嘗試與思考[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6(08).
[2]吳潔.小學英語教學之我見[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07).
作者簡介:
姜亞妮,陜西省西安市,西安市未央區(qū)灃東新城凹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