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劉天華獎”中國民樂室內樂作品征集活動自2017年3月啟動,2017年5月通過第34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對外發(fā)布征集啟事,并在第35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中舉辦終評暨頒獎音樂會。本次征集活動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指導,上海民族樂團、上海報業(yè)集團唐斯復工作室主辦,并以悅耳動聽,氣質良好,易于傳播為作品征集的指導性理念。
本屆征集活動共收到全球范圍(包括美國、新加坡及中國臺灣?。┩陡遄髌饭?6部。經(jīng)過2018年3月26日的初評和4月2日的復評,共選出10部作品入圍,并由上海民族樂團在5月14日上海音樂廳的現(xiàn)場終評音樂會中呈現(xiàn)。終評首次引入9位專家評審、20位媒體評審以及445位大眾評審共同打分的賽制。評委會由9位專家組成:羅小慈任主任,委員為毛時安、劉文國、劉錫津、林谷芳、趙麟、郭文景、顧冠仁、閻惠昌(以姓氏筆畫為序)。最終,陳欣若(中央音樂學院)的《色俱騰》獲一等獎和最受媒體推薦獎;權吉浩(中國音樂學院)的《西域夢》、藺錫鵬(上海音樂學院)的《幽谷山歌》獲二等獎;晏慶(上海音樂學院)的《知山》、陳宇晟(中央音樂學院)的《炎夏彼時》、高為杰(中國音樂學院)的《山居》獲三等獎,其中,《知山》還獲得了最受觀眾歡迎獎。景新(自由職業(yè))的《云無》、梁嘯岳(南京師范大學)的《幻想組曲》、徐堅強(上海音樂學院)的《石榴花二折》、李磊(上海音樂學院)的《落花嘆》獲入圍獎。
(李昂)
7月21日,“海上生民樂”(音樂會版)音樂會于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上演。音樂會版的“海上生民樂”,是在原音樂現(xiàn)場版的基礎上舍棄了原多媒體手段,以純粹民族管弦樂隊的形式來呈現(xiàn)的。音樂會上半場的作品有笙重奏與樂隊《和鳴》(王云飛曲)、器樂組合與樂隊《江南》(王云飛曲)、箏與樂隊《墨戲》(羅小慈曲,謝鵬編配)、彈撥樂合奏《冬蟲夏草》(方冬青曲),琵琶、京胡、鼓與樂隊《別姬》(韓聞赫創(chuàng)編)、嗩吶與樂隊《鳳舞》(黃磊曲),下半場則有《絲綢之路》(姜瑩曲)、《蘆溝曉月》(趙季平曲)、《西北組曲》(譚盾曲)、《抒情變奏曲》(劉長遠曲)及改編自經(jīng)典名曲《野蜂飛舞》(里姆斯基·科薩闊夫曲)的民樂重奏《蜂飛》(孔志軒改編)。
這場音樂會曾于2018年2月,由指揮家湯沐海執(zhí)棒上海民族樂團在英國、法國、比利時和德國的八個城市進行了為期20天的巡演。這是樂團與指揮家湯沐海的第一次深度合作。目前,上海民族樂團已經(jīng)聘請湯沐海先生擔任2018—2019演出季的首席客席指揮兼榮譽藝術指導。
(周薇)
本刊訊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政府文化局主辦的第一屆“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jié)”,于2018年7月在澳門舉行。藝術節(jié)之一的“中國與葡語國家文藝晚會”于7月6日晚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上演,來自內地甘肅省天水市及八個葡語國家的藝術表演團體,演出了古老樂聲和精彩歌舞,呈現(xiàn)出多種特色的文藝表演。文藝晚會展現(xiàn)了中葡兩種文化藝術之獨特個性與魅力,也為各國表演者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平臺。其中,甘肅省的藝術家以喜慶歡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歌舞演出,展現(xiàn)了中國西北地區(qū)的民族風情;葡萄牙樂手帶來了古老的葡韻樂聲,安哥拉、佛得角、幾內亞比紹、莫桑比克、東帝汶、圣多美、普林西比、巴西歌手等國的傳統(tǒng)音樂舞蹈特色各異,向觀眾展現(xiàn)了當?shù)鬲毺氐娘L土人情。
“漢文文書──東波塔檔案中的澳門故事”展覽開幕式于7月6日下午舉行,國家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等出席。次日上午,“中國與葡語國家文化論壇”在澳門旅游塔會展娛樂中心隆重舉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崔世安、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聯(lián)絡辦公室主任鄭曉松、葡萄牙文化部部長文德思等政府官員出席開幕式。藝術節(jié)還將舉辦中國與葡語國家電影展、中國與葡語國家藝術年展等。
(于慶新)
本刊訊 第21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以“樂匯中西 時代新聲”主題,在為期近三周的時間里,自10月12至26日將呈現(xiàn)21場精彩演出。其中包括集全舞臺、半舞臺、浸沒式原創(chuàng)、音樂劇場等形式的劇目5部10場、交響音樂會6場、室內樂1場、默劇3場、電影交響現(xiàn)場音樂會1場。同時將舉辦13場公益活動,包括公益兒童音樂會、大師班、工作坊和歌劇講座賞析等活動。本屆音樂節(jié)將重啟音樂會互聯(lián)網(wǎng)直播,觀眾可以通過線上平臺欣賞到本屆音樂節(jié)半數(shù)以上場次的節(jié)目。
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在策劃上嘗試為多年來傾力打造的“中國概念”注入全新的內涵和豐富元素,同時打破傳統(tǒng)古典音樂的風格壁壘,而作為音樂節(jié)核心演出內容的歌劇板塊,則將以更加新穎、前衛(wèi)、耳目一新的姿態(tài)面對觀眾。同時在本屆音樂節(jié)上,20、21世紀作品的權重創(chuàng)歷史新高。其中,《奧菲歐》《消失人的日記》《切膚之痛》三部作品作品將引領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踏上全新的舞臺美學探索之路;而“新國劇”《霸王別姬》和“音樂劇場”作品《趙氏孤兒》則將帶來“中國概念”的全新升級。此外,本屆音樂節(jié)在繼去年推出九部交響曲全集系列音樂會后,今年將再次呈現(xiàn)貝多芬的五首鋼琴協(xié)奏曲音樂會。同時,還將以兩臺交響音樂會紀念20世紀偉大的指揮家、作曲家倫納德·伯恩斯坦誕辰100周年。
在演出陣容方面,包括英國愛樂樂團、蘇黎世市政廳管弦樂團、指揮家艾薩-佩卡·薩洛寧、帕沃·雅爾維、鋼琴大師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魯?shù)婪颉げ己召e德、卡蒂雅·布妮雅什維利、大提琴家馬友友等一批國際知名樂團和藝術大師也將在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亮相。
(榮英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