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文化遺產的視角來認識哈剌和林的歷史價值

      2018-01-23 19:29:29胡曉慧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8年10期
      關鍵詞:游牧民族都城成吉思汗

      胡曉慧

      (鄭州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1)

      1 歷史價值之一:物質載體的價值

      1.1 都城的創(chuàng)建

      1.1.1 自然條件

      哈剌和林遺址位于今蒙古國烏蘭巴托西南220千米的前杭愛省北流的鄂爾渾河右岸平原上。《元史》卷五十八《地理一》記載:“和寧路,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名城?!盵1]哈剌和林城西部有哈剌和林河,由此而得名。哈剌和林城位于平原地帶,除城東外,哈剌和林城外其他三面都有可供耕種的平原。城址西鄰杭愛山脈且瀕臨鄂爾渾河。鄂爾渾河支流眾多,河谷地帶延伸得非常廣闊,所以該地區(qū)土壤肥沃、水草豐美。杭愛山脈地區(qū)出產花崗石、礦鐵、煤炭、森林等豐富的自然資源[2]。這些資源不僅可以用來制造武器,還為城市提供了必備的建筑材料。正是因為這些優(yōu)良的自然條件,鄂爾渾河流域向來是匈奴、鮮卑、柔然、突厥等北方少數(shù)民族活躍的地區(qū)。哈剌和林城正處于這一地區(qū),蒙古統(tǒng)治者將自己的都城建在了這里,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可謂一大重要原因。

      1.1.2 社會條件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能讓一個游牧民族的統(tǒng)治集團定居下來,建立自己所屬的都城,除了當?shù)毓逃械淖匀粭l件外,還與當時的社會條件密不可分。

      “太宗六年甲午,滅金,得中原州郡”[3],蒙古族的統(tǒng)治版圖進一步擴大。并且在“七年乙未,下詔籍民,自燕京、順天等三十六路,戶八十七萬三千七百八十一,口四百七十五萬四千九百七十五”,說明在太宗統(tǒng)治初期蒙古帝國的轄境以及人口數(shù)量都有很大增長。因為蒙古族版圖的擴大以及人口的增加,為了更好地管理,需要建立相對穩(wěn)定的政權機構。而哈剌和林城位于蒙古帝國的中部地區(qū),地理位置優(yōu)越,在成吉思汗時期已經得到建造與發(fā)展,在這個地區(qū)建立都城自然是一個好的選擇。

      1.2 都城的規(guī)劃布局

      哈剌和林城及其內部宮殿建筑有漢族與北方草原民族兩種建筑風格。哈剌和林城分為兩個部分:外城與宮城。

      外城平面為不規(guī)則形,四面城墻各有一門,城內建筑多位于南部。南北城垣長約1500米,東西城垣寬580~1120米[4]。宮城也就是窩闊臺時期興建的萬安宮,平面呈不規(guī)則的方形,長約255米,寬220~255米,保存狀況較差,為黃土版筑而成。宮殿周圍有一座方形院落遺址,院落四周有圍墻環(huán)繞,這個圍墻的長、寬明顯小于宮城的圍墻。哈剌和林城的這種雙重城垣特征體現(xiàn)了其吸收了漢唐以來傳統(tǒng)都城的防御模式,但如此不規(guī)則的城墻形狀與走向卻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建筑特征[5]。不僅僅是圍墻的形狀,其他方面也可看出游牧民族自身的建筑風格。

      《馬可·波羅紀行》載,哈剌和林“城周圍環(huán)以土墻,辟四門。東門售粟及種種谷食,然其數(shù)不多。西門售綿羊及山羊,南門售牛及車,北門售馬”。從中可以看出哈剌和林城已經形成了較為固定的牲畜貿易市場,而糧食作物較少,這是北方游牧民族經濟以及生活方式在都城規(guī)劃上的體現(xiàn)。在哈剌和林萬安宮建筑群中,萬安宮周圍環(huán)繞著四座圓形臺基。根據(jù)文獻記載推斷,萬安宮周圍的四座圓形建筑應是大汗兄弟、諸子和宗王的住宅[6]。圓形臺基是搭建蒙古包的基臺。游牧民族雖然接受了定居的方式,但是其在都城的規(guī)劃上還是有著明顯的民族特色。因此,哈剌和林城雖吸收了漢唐以來雙重城墻的防御模式,但仍是游牧文化的集大成之建筑。

      2 歷史價值之二:社會政治的價值——都城的地位變遷

      2.1 成吉思汗時代

      成吉思汗統(tǒng)治期間,為了穩(wěn)定政權以及擴大版圖,經常與外敵作戰(zhàn)。哈剌和林城在成吉思汗統(tǒng)治時期修建,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哈剌和林所在地有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可以用來生產大量的軍需兵器。從考古資料來看,在成吉思汗統(tǒng)治時期,哈剌和林地區(qū)就是生產武器和其他裝備的中心[7],是為成吉思汗的大軍提供裝備的工匠(如冶煉工、鑄炮工)的集聚地??梢哉f,哈剌和林城在這個時期就是一個軍事補給站,其政治地位還并不突出。

      2.2 窩闊臺時代

      窩闊臺汗統(tǒng)治期間,定都于哈剌和林,該城成為了強大的蒙古帝國的王庭。窩闊臺汗在位期間,在哈剌和林城大興土木的情況得到了考古證實:“在時代為13世紀中葉的文化層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殘跡?!备C闊臺在哈剌和林城大興土木,將其建造為都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成吉思汗統(tǒng)治時期,在戰(zhàn)爭中掠奪了大量的漢人工匠和技師。

      在窩闊臺汗統(tǒng)治時期,哈剌和林城成為王庭的所在地。拉施特對此有如下描述:“可汗使它成為極美好的皇宮。接著它又下令,命他的兄弟、兒子以及他身邊的其他宗王們,都在宮殿的四周建立華麗的住宅?!盵8]由此更加證實了哈剌和林成為蒙古帝國的中心地位是在窩闊臺時代建立的。不但在此建立了都城,更加強了通信與防御。

      窩闊臺時代,哈剌和林城不但政治地位得到提高,經濟上也有較大的發(fā)展。這期間采取了很多行政管理的舉措來增加國庫的收入,其中一項主要的來源是商業(yè)稅。這說明在這一時期商業(yè)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哈剌和林城也由此成為最重要的商業(yè)中心。在哈剌和林的文化層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錢幣,而且在其遺物中出土的有銅鏡、銀器、瓷器和絲織品[9]。這些都證實了哈剌和林城在當時不僅是重要的政治中心,也是最大的工商業(yè)中心。

      2.3 忽必烈時代

      蒙哥繼位后,他的京城就設立在哈剌和林境內。及至忽必烈時代,他于1260年在開平稱帝。開平是忽必烈按照自己的意愿修建的一座城市,遠離哈剌和林城。并且在至元九年(1272)遷都大都,也就是現(xiàn)今的北京。哈剌和林城從此失去了都城的政治地位,僅僅作為嶺北行省的治所而存在。關于忽必烈遷都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忽必烈攻打阿里不哥這場戰(zhàn)役中,忽必烈采用各種方式對于阿里不哥所在的王庭(哈剌和林)進行圍攻,對哈剌和林城內的基礎設施都是有所破壞的。雖然戰(zhàn)爭最后以忽必烈的勝利告終,但阿里不哥已經在哈剌和林地區(qū)宣告即位,再將此作為首都,有一種“名不正、言不順”的感覺,故忽必烈選擇遷都。二是因為哈剌和林地區(qū)雖然有優(yōu)越的地理優(yōu)勢,但其已不適應忽必烈稱霸世界的宏偉志向。忽必烈遷都是為了更大的野心,做好稱霸世界的準備。

      哈剌和林城在忽必烈時代雖喪失了首都的地位,但仍然作為一個重要的中心城市。其再次遭到破壞是在鐵穆耳(忽必烈之孫)與杜瓦王子的戰(zhàn)爭中,杜瓦王子洗劫了哈剌和林城。而隨著明軍攻入蒙古草原,毀壞了哈剌和林城,這座蒙古帝國的首都就只存在于人們的記憶之中了。

      3 總結

      哈剌和林城作為蒙古帝國的首座首都,在游牧民族的歷史上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意義。其建立、繁榮與衰落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歷史選擇的結果。作為文化遺產,哈剌和林城本身承載了許多歷史信息,其呈現(xiàn)出的是濃郁的草原游牧文明特點,是游牧到定居跨越出的第一步。哈剌和林城的地位變化并不僅僅是一座都城的由盛到衰,而是蒙古帝國的奮斗與擴張史。因為穩(wěn)定政權而建立,又因為征服世界的野心而衰落,哈剌和林城反映的是不同統(tǒng)治者不同的政治主張?!?/p>

      [1][3]元史·卷五八·地理一[M].北京:中華書局,2000.

      [2](蒙)浩日勒丹巴.蒙古人建立的世界之都[M].烏蘭巴托:蒙古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哈剌和林協(xié)會,2000.

      [4][7][9](前蘇聯(lián))C.B吉謝列夫.古代的蒙古城市[M].孫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5]郭榮臻.蒙元都城防御體系研究[D].鄭州大學歷史學院,2015.

      [6]李冬楠.蒙元政權都城的游牧民族特色——以元大都為重點[M]//北方民族考古(第1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8](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二卷[M].余大鈞,周建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猜你喜歡
      游牧民族都城成吉思汗
      “共同性擴大”:北方游牧民族歷史演進規(guī)律再認識
      論漢初都城擇變過程中的空間認知
      成吉思汗
      寶藏(2018年1期)2018-04-18 07:39:53
      新疆農耕與游牧民族的飲食禮儀探析
      近年來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獲
      東南文化(2016年4期)2016-08-22 09:35:38
      中國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巖畫考察
      自我的游牧民族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5:00:28
      北宋都城新鄭門遺址與開封“城摞城”
      大眾考古(2014年10期)2014-06-21 07:12:10
      古老的都城
      飛碟探索(2001年3期)2001-04-29 00:44:03
      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戰(zhàn)略
      軍事歷史(2000年2期)2000-11-22 07:03:44
      宿迁市| 历史| 桂林市| 辽阳县| 昆山市| 拉萨市| 遵化市| 宿迁市| 和顺县| 泗阳县| 永定县| 襄垣县| 宕昌县| 溧水县| 抚顺市| 康保县| 米林县| 井研县| 远安县| 上饶县| 大余县| 永顺县| 玉林市| 河南省| 城步| 英吉沙县| 密山市| 靖西县| 赣榆县| 乐清市| 和林格尔县| 花莲县| 乐清市| 北票市| 康乐县| 麦盖提县| 江达县| 山东省| 临西县| 泗水县|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