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剛生
摘要:伴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時代的高速發(fā)展,高中美術鑒賞課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本文分析了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美術 鑒賞課程
面臨高考的壓力,很多學校并不重視美術課的教學。但是美術課程作為高中生必修課程之一,有著其必要的作用,它作為高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
高中美術課程教學方法看似簡單,實施起來并不是那么容易,正確的教學方式是教學的基礎,筆者簡要闡述了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方法。
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術鑒賞課要發(fā)揮主導作用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實施的教育是素質教育,它使美術鑒賞課有了新的生命力,為其提供了更加寬闊、豐富的平臺,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因此,想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進一步完善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方式,教師就必須引起學生的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表現(xiàn)欲望。
在美術鑒賞課上,教師只講理論,不動手操作,會使課堂教學顯得枯燥乏味。因此,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和推動者,教師必須引導學生不斷表達、思考、觀察,使學生關注美術鑒賞課,引導學生多看、多聽、多理解,體會那些美術作品中所表達的情懷、力量、感覺。
另外,學生應結合自身的體會,然后根據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與思想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在教師的不斷激勵下培養(yǎng)正確的鑒賞觀點,并隨著藝術修養(yǎng)的不斷提高,就能深刻地體會藝術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由此可見,美術欣賞是一種認知活動,通過對藝術作品的體驗、感受、想象,學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熱愛生活。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術鑒賞課要充分利用多媒體
高中美術鑒賞課程是發(fā)揮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科目,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美術鑒賞的教學目的。美術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發(fā)揮網絡的重要作用,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更好地欣賞美術作品。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還可引入和美術鑒賞課相關的內容,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進行評價、討論,相互交流經驗,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美術作品。
三、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術鑒賞課要具有一定特色
在進行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時,美術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出特有的特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形成一定的教學規(guī)模,讓每個課程之間相互融合,完善美術教育的基礎設施,讓學生在課外也能感受美術的魅力。另外,藝術源于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讓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并且創(chuàng)造美。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還讓學生在自我的創(chuàng)造過程中感受到美術的魅力,無形之中培養(yǎng)了高中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在自我創(chuàng)造中進行創(chuàng)新,這就是美術鑒賞課程的意義所在。
四、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術鑒賞課要創(chuàng)新作業(yè)
作業(yè)是一種教育的必要手段,能促進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想要美術鑒賞課程取得成效,教師就必須提高對作業(yè)的要求,讓學生從實踐中感受藝術的魅力。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多參觀一些美術展覽、畫展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可以讓學生設計旅游景點的門票、購物袋和紀念品,之后組織一場設計發(fā)布會,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每組派出一個代表,詳細地介紹每組的設計,充分地表達出設計作品的思想。學生表達自身設計思想的同時,也是對自身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的鍛煉,增強了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讓學生在實際動手中體會美術的美。
參考文獻:
[1]胡琰艷.高中《美術鑒賞》課程教學的原則和方法[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
[2]董和森.新課改下高中美術鑒賞課程教學方法研[J].中國校外教育,2017,(3).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