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華
陜西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農產品是保持中國社會穩(wěn)定的一種基礎性的產品,在中國經濟貿易發(fā)展史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也是進一步提升我國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時代國際地位的一大抓手。由于全球范圍內的市場競爭正在變得越來越激烈,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已經成為我國農產品質量的一項重要判斷指標,當前我國對法律視野下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問題尚未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具有一些不足之處,這就需要法律行業(yè)專業(yè)人士強化對該問題的探究,從而得以進一步改進與完善我國的農產品地理標志法律保護相關工作。
所謂農產品地理標志,主要是指通過標示某一農產品源自于某個特定的區(qū)域,而農產品的質量和聲譽或者別的特點則取決于這一地域之中的自然、人文等因素。農產品地理標志通常具備了以下三個特點:首先是農產品地理標志的保護對象為本地的農產品。所以有學者覺得,在別的國家并無專門的知識產權法律如同我國的地理標志法或者商標法之中的地理標志那般點對點地服務于農民群眾,旗幟鮮明地吧農產品地理標志列到知識產權體系之中加以切實保護;其次是農產品一般均具備了來源于產地的突出品質,而且還會受到本地如氣候與土壤等各類特殊地理因素所產生的影響,而地理因素又會對農產品的地理標志發(fā)揮具有決定性影響力的重要作用。最后是農產品地理標志被充分應用在初級農產品之中。應用自然、人文等因素的長時間積淀,并通過地區(qū)性產業(yè)價值的持續(xù)累加,從而體現(xiàn)出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兩個重要功能:其一是標示了所附著農產品所具有的十分特殊的地理來源;其二則是對這一農產品具備的地緣性品質或者信譽加以表彰,特別后者屬于農產品地理標志迥然不同于別的產品標志的根本因素。
農產品地理標志不但具備了非常突出的經濟利用價值,而且還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十分重要的載體,對于如同我國這類體量巨大的農業(yè)大國而言具備了十分重大的實際意義。中國具有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非常悠久的農產品文明,在新形勢對農產品地理標志所實施的保護必然能夠讓我國農產品資源具備的比較優(yōu)勢得到全面發(fā)揮。然而,我國的農產品生產一直以來就具備經營較為分散、整體生產規(guī)模較為小、產品綜合質量不高、大規(guī)模標準化生產無法得到全面推廣等突出瓶頸,從而極大地影響到我國農產品行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就數量而言,中國農產品商標注冊只達到全球農產品商標注冊總量不到10%的比例,和我國農業(yè)人口超過60%的比例比較起來,顯得處在嚴重失調的狀態(tài)下。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作和農產品資源的占有率比較起來尚有相當大的距離。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國農產品貿易出口需要面對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變得愈加復雜化,國外的農產品市場進入標準也在逐漸提升。為更好地適應于當前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初就按照國際條約以及別國先進經驗,明確了對農產品地理標志實施商標保護的方式,并隨著我國立法進程的健全而不斷進行完善。就全球范圍內的商標領域立法來說,健全的商標法機制不但能保護農產品地理標志所具有的私權性,而且還能夠通過集體商標等形式以吸收具備極其濃郁的公法特性,而且還十分有利于對國際商標和普通商標的保護加以協(xié)調。然而,世界上并無十全十美的制度,特別是在中國這么一個在農產品地理標志領域的后起國度,并無地理標志的基礎,要想推進這項工作的開展,應當依據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開發(fā)狀況,積極建設以商標法保護為前提,以各相關部門間的彼此監(jiān)管與協(xié)調為基礎的農產品地理標志法律維護機制,以更高起點來支持與推動我國農產品品牌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進而切實保護好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應有權利。
一是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全球化銜接較為落后。中國農產品的地理標志法律保護工作和國外進行銜接的進程還不夠快。自從中國加入了WTO以后,農產品被看作是中國開展進出口貿易的重要產品,在促進中國農業(yè)經濟發(fā)展與提升在全球地位上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在以往相當長的時間當中,中國的農產品貿易受到了國際貿易壁壘以及反傾銷舉措的極大威脅,導致中國的農產品行業(yè)在非常長的一個時期當中頻繁產生貿易逆差問題。在開展對外貿易之時,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在法律保護上經常會處在相當被動的狀態(tài)之下,無法做到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出臺富有針對性的法律保護方面的舉措,對于WTO規(guī)則的利用做得也不夠好,在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法律保護上缺乏足夠的強度,因而導致中國的農產品在全球貿易體系之中顯得相當地被動,以至于在對外貿易談判之中缺乏應有的掌控權。
二是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注冊體系不夠健全。當前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在注冊體系上還存在不足之處,尤其是注冊領域的法制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法律體系包含了《商標法》、《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等,在內容、規(guī)定等各個方面都不夠系統(tǒng),具有一相當大的片面性,很容易出現(xiàn)各類資源被重復利用的狀況,以至于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會產生諸多行政管理機構彼此管理的亂象。當然,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在注冊機構的履職上還無法加以全面落實,以至于工作效果不夠理想。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我國知識產權體系之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具備了十分顯著的特點,但是卻缺少專業(yè)注冊管理組織機構?,F(xiàn)實之中,還存在少數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工作者素質較低、管理流程出現(xiàn)紕漏的情況,導致未能建立起統(tǒng)一化的注冊標準體系,因而也就無法全面體現(xiàn)出農產品地理標志所具有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三是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市場監(jiān)管強度不夠大。因為農產品地理標志自身所具備的特殊屬性,其中涵蓋了非常大的經濟以及社會價值。雖然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為農產品地理標志打下了很好的市場開發(fā)環(huán)境,但同時也造成了極大的競爭性,導致部分非法利用者為了一些經濟利益而采取假冒偽劣的方式對農產品地理標志加以仿造,運用地理標志所具有的高信譽度來非法獲取利益,從而導致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經營秩序顯得相當紊亂,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嚴重傷害了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所具有的美譽度,導致我國農產品的國際形象被打上了折扣。因為對農產品市場實施監(jiān)管的強度還有所不足,缺少強而有力的監(jiān)管機制,有關監(jiān)管機構未能全面履行好自身職責,造成了當前的市場秩序相當地復雜,而行業(yè)協(xié)會也不夠健全,無法做到精準預測市場信息,自然也就無法避開市場失靈之陷阱。
一是促進和國外地理標志法律保護之間的相互銜接。要大力推動我國農產品地理標準法律保護工作和國外之間的相互銜接。要從WTO規(guī)則抓起,更好地適應于全球貿易發(fā)展現(xiàn)狀,從當前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具體法律保護狀況抓起,積極創(chuàng)設出具備我國特色的新型農產品地理標志法律保護體系,進一步運用WTO規(guī)則來建設內容更加國際化、形式更為新穎化的現(xiàn)代農產品地理標志法律保護機制。要全面借鑒別國經驗,形成和其加以對應而且更有成效的法律保護機制,確保有關立法制度具備更強的效果。要積極推動和國際法律之間的相互接軌,持續(xù)提升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在全球市場之中的地位,從而做到在對外談判之中得到更加大的主動權。當然,我國農產品在占據了國內市場之中比較大的份額之后,還需持續(xù)拓展全球化市場,進而建立起更有成效的法律保護體系,更加關注農產品地理標志所具有的特殊性,讓其以知識產權的身份在全球各國均能得到充分認可。
二是要健全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注冊體系。要進一步健全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注冊體系,這就需要從注冊主管部門與健全注冊審批標準等兩個方面加以落實,從而為我國農產品實施地理標志領域的法律保護奠定良好的基礎。應當更加明確我國負責農產品地理標志注冊與管理的組織機構,因為我國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牽涉到諸多部門,而管理機構在具有相當大的交叉性以及重復性,因而也就非常容易產生資源上的浪費以及重復,從而十分不利于對資源實施更為合理的安排,以至于在實效性上非常欠缺。所以,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注冊管路部門必須具備極強的專業(yè)能力,能夠精通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各項業(yè)務,而且對農產品地理標志所具有的地域特性也應當了如指掌。當然,注冊管理組織機構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獨立性,能夠把技術與政策在具體工作之中實施全面結合與更好應用。要健全注冊審批的工作標準,在對地理標志予以立法之時,應當對其知名度、人文以及自然環(huán)境等實施系統(tǒng)化、綜合化評判,進而保障地理標志具備鮮明的特色。
三是要加大對農產品地理標志實施市場監(jiān)督管理的力度。要積極創(chuàng)建高質量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市場發(fā)展環(huán)境,形成良性運轉的農產品地理標志開發(fā)秩序。政府部門應當全面運用宏觀調控方面的工作職能,全面應用行政、監(jiān)督等方式來強化對地理標志所實施的市場監(jiān)管工作。國家應當致力于對各類不正當經營方式實施全面打擊,運用強大的監(jiān)管方式來強化對市場所實施的監(jiān)管工作,切實有效地穩(wěn)定我國農產品市場的良好發(fā)展秩序。在此基礎上,還應全面發(fā)揮出地理標志行業(yè)協(xié)會所具有的作用,切實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對相關信息予以辨別與處理,從而和政府監(jiān)管產生良性互補,進而造就現(xiàn)代農產品地理標志市場監(jiān)管新體系。
綜上所述,農產品地理標志已經成為我國知識產權體系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成為當地農業(yè)文化以及勞動群眾智慧的產物。以農產品為主體實施法律保護,其主要保護對象為初級生產農產品或者初加工農產品。因為受到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相當大,所以強化農產品地理標志法律保護工作是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yè)思想,保障農民群眾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具備了顯著的人文與法律特點,能全面展示出農產品地理標志所具有的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