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廣霞
【摘要】目的 探討能級管理在兒童輸液室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2018年2月~2018年8月在江蘇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急診輸液室輸液的160例患兒作為主要對象,研究過程中采用數字隨機表達法分組,各80例。分別給予對照組和觀察組患兒常規(guī)護理管理、能級管理,對比兩組的護理管理質量和家屬滿意度。結果 通過比較兩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情況,發(fā)現觀察組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為96.25%vs87.50%,存在顯著差異(P<0.05);從護理管理質量評分上來看,觀察組在崗位職責、輸液質量、服務態(tài)度、操作技術方面的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均存在顯著優(yōu)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兒童輸液室管理中應用能級管理可提高急診輸液室的護理管理質量,同時也可以提高患兒家屬對醫(yī)療服務的滿意度,優(yōu)勢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能級管理;兒童;輸液室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2..02
兒童輸液室是為兒童輸液的主要場所,兒童的年齡小,病情復雜,且病情變化快,在輸液過程中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需要加強管理。能級管理是現階段臨床上較為流行的一種科學的管理理念,不僅致力于提升護理質量,同時還要最大程度上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1-2]。本研究建立在特定研究對象(160例患兒)和以往研究報道的基礎上,評價輸液室管理中能級管理的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160例在我院輸液室進行輸液治療的患兒,在研究的過程中,采用數字隨機表達法進行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兩組患兒及護理人員的各項一般資料如下所示:
觀察組中:男性患兒41例,女性患兒39例;年齡從1~13歲不等,平均為(5.63±1.18)歲。對照組中:男性患兒42例,女性患兒38例;年齡從2歲到13歲不等,平均為(5.89±1.27)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我院兒童輸液室共有16名護理人員,年齡從20~40歲不等,平均年齡為(30.15±2.31)歲;其中,主管護師3名,護師6名,護士7名;護齡從1年到16年不等,平均護齡為(8.03±1.15)年。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兒童在輸液的過程中接受常規(guī)護理管理,不安排固定的護理人員,但對患兒輸液過程中的變化和反應進行密切監(jiān)測,出現異常則及時停止輸液。
觀察組在兒童輸液室管理中實施能級管理,能及管理模式和方案的制定以護理人員的職稱、學歷、能力、工齡獎等指標為綜合依據,將護理人員分為五個等級,具體的分級及工作內容如下所示:1級護理人員:此類護理人員參加工作的年限短,多為剛參與到臨床工作中的人員。負責的內容是具體的護理工作,由高年資護理人員進行指導。2級護理人員:此類護理人員已經具備一定的臨床護理和操作經驗,從事具體的護理項目,由高年資護理人員進行指導,逐步提高。3級護理人員:此類護理人員的臨床工作經驗相對1級和2級兒童較為豐富,其工作內容是對低年資的護理人員進行工作指導。4級護理人員:此類為高年資護理人員,負責指導3級護理人員工作中遇到的疑難病例處理。5級護理人員:此類護理人員從事護理工作的時間在15年以上,負責對各級護理人員的管理和指導,優(yōu)化配置人力資源。各級別護理人員均在上一級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并且負責督促下一級別護理人員,確保各個崗位和職責明確到個人,調查所有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實施競爭上崗。
1.3 評價標準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兩組患兒家屬的滿意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滿意度調查評估共分為三個等級,對兩組的滿意度進行計算和比較[3]。
由護理部對從事兩組患兒護理的人員進行統一考核,主要考核四方面的內容,分別為崗位職責、輸液質量、服務態(tài)度、操作技術,每項滿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則表示護理質量越好[4]。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對比數據均納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 18.0中,組間比較中涉及的計數指標表示為例(n),百分數(%),檢驗方法為x2;組間對比中的計量指標用“x±s”的方式表示,檢驗方法為t,若統計值P<0.05,則表示兩組存在顯著差異。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患兒對護理管理的滿意度情況
通過比較兩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情況,觀察組中:非常滿意44例,滿意23例,不滿意3例,家長滿意度為96.25%。對照組中:非常滿意35例,滿意35例,不滿意10例,家長滿意度為87.50%。經統計學分析,x2=4.103,P=0.043<0.05,存在顯著差異。
2.2 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護理質量評分
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管理質量,在崗位職責的評分上,觀察組得分為(93.23±2.18)分,對照組得分為(85.61±2.62)分,經統計分析,t=19.996,P=0.000<0.05,存在顯著差異。在輸液質量的評分上,觀察組得分為(94.11±2.12)分,對照組得分為(86.36±2.74)分,經統計分析,t=20.008,P=0.000<0.05,存在顯著差異。在操作技術的評分上,觀察組為(94.85±2.31)分,對照組為(85.76±2.84)分,經統計分析,t=22.208,P=0.000<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服務態(tài)度,觀察組為(96.28±2.54)分,對照組為(86.79±2.08)分,經統計分析,t=25.855,P=0.000<0.05,組間比較差異顯著。
3 討 論
能級管理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根據護理人員的能力、學歷、職稱以及職務等指標綜合制定管理模式,將護理人員分為不同層次和不同級別,實現目標化管理、標準化管理。通過實施能級管理,可以充分發(fā)揮各層次護理人員的潛力和價值。兒童輸液室是醫(yī)院中的一個重要場所,為入院的患兒提供輸液治療和服務,由于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病情變化快,因此,加強兒童輸液室管理則至關重要。本次研究顯示,通過在兒童輸液室管理中實施能級管理,一方面可提高患兒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降低護理差錯和糾紛的發(fā)生率;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總體護理質量,這與以往報道中的研究結果相符[5]。并且,通過實施能級管理,可以激發(fā)廣大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讓護理人員自覺的學習系統的、完整的護理及急救技能和急救知識,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觀察能力以及技術能力,讓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
綜上所述,將能級管理理念應用到兒童輸液室管理中,一方面可提高急診輸液室的護理管理質量,另一方面,能夠提高患兒家屬對醫(yī)療服務的滿意度,管理優(yōu)勢顯著,故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 莉.研究能級管理模式在小兒輸液室護理管理中的效果[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7,14(2):141-142.
[2] 王建華.能級管理模式在小兒輸液室護理管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4):220-220.
[3] 梁意妹.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兒童輸液室風險防范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6):33-35.
[4] 陳 燕.分區(qū)域護理標識管理在兒童輸液室的應用探討[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35(6):152-153.
[5] 朱彩勤.能級管理在兒童輸液室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yī)療裝備,2016,29(20):174-175.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