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你幸福嗎?
“不幸”的教師各有各的苦衷,而幸福的教師是相似的。教師能共同享有哪些幸福呢?做了快20年大學教師,觀察了無數(shù)教師,我發(fā)現(xiàn)老師們可以有下面五個共同幸福的時間段,擁有了這些,也就擁抱了幸福。
備課時的教師是幸福的
備課時,教師如同導演,能否精心設計出一份優(yōu)秀劇本,是課堂成功與否的關鍵。否則課上再怎么賣力地表演,也很難取得讓人叫好的效果。
備課時,教師要一直思考怎樣才能把鮮活的知識在課上烹飪出鮮美的味道。為了在課上和學生一起做這道大餐,就需要思考準備哪些食材、哪種調(diào)料,怎樣調(diào)好火候,缺的趕緊去知識的超市補貨。每一次精心的備課,都是教師在自己知識的儲藏庫里,又添加了獨有的新式武器。時間長了,也就練就了自己的獨家秘訣,形成了獨特風格。
有人說教師備課很枯燥乏味,但我做了十多年,覺得教學的核心本領都是在備課中一天一天累積起來的。我一點也不覺得備課膩,甚至還覺得愉快。秘訣就在于,當我備課時,每次都像奧運選手一樣,對自己有所要求,都有要打破紀錄的心態(tài)。如同刻意練習一樣,每次備課都試圖嘗試一點新的創(chuàng)意。例如,課程熱身可以有十幾種,如何輸入教學、如何輸出學生活動可以有幾十種。這樣的備課心態(tài)很刺激,這樣的備課過程很有趣,這樣的備課結果甚至會讓人迫不及待地想去上課。
講課時的教師是幸福的
走上講臺,把自己備課時精心準備的原材料,課堂上和同學們一起做成一道大餐;把自己精心導演的一場戲,在課堂上一一調(diào)配演員,表演出來,想想就很幸福。當然,備課敷衍了事的老師,沒有權利享受這種幸福。
幸福的課堂是師生圍坐在一起,圍在知識的周圍,相互傾聽、對話、升華。好的授課就如一場乒乓球,不再是你講我聽、你上我下、你前我后的傳統(tǒng)格局,而是不時打起小高潮。師生在一來一往的對話中,生成了精彩;同學之間在一來一往的交往中,演繹著平等。
課堂上,師生共同圍坐在知識和真理的火爐旁,大家都是課堂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這樣平等的課堂中,真理被言說,知識由名詞演化成動詞,如淙淙小溪,一路流淌,生成了智慧。師生時而因為達成某種共識而激動、戰(zhàn)栗,時而因為不同觀點進行對話和交鋒,但都堅持著“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表達觀點的權利”。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漸漸養(yǎng)成了平等、自由和尊重的好習慣,這就實現(xiàn)了“自由其思想,獨立其精神”的教育目的。
驚呼間,下課的鈴聲響起。此時,老師走出教室的腳步是輕盈的,心情是愉快的,靈魂是幸福的。課堂,是一個教師實現(xiàn)幸福的主戰(zhàn)場。
終生成長的教師是幸福的
世界上不是每種職業(yè)都可以終生學習、終生成長,但教師可以。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去教,想想就很幸福。
一間教室,一個講臺,一屆屆學生,成了教師不斷成長的永恒動力。教師要想點亮學生的眼睛和心靈,就要像火把一樣,內(nèi)心懷有火種,而且須用終生學習去澆灌,否則就會湮滅。如同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所說:“教育的本質(zhì)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p>
終生成長的教師有兩個隱形的翅膀,一是讀書,一是寫作。
讀書讓教師幸福。讀書可以讓教師“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diào)”,“同樣的學生,卻有不一樣的素養(yǎng)”。是的,讀書和不讀書的教師是不一樣的。一個浸潤在蘇格拉底、孔孟之鄉(xiāng)的教師,比只生活在柴米油鹽中的教師擁有更寬廣的胸襟;一個縱橫在哲學、教育學、心理學中的教師,比天天談論老公、孩子、美容美發(fā)的教師有更開闊的視野。這樣的教師,必然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課堂,更加精彩的世界!
寫作讓教師成長、成熟。閱讀能豐盈教師的精神,寫作能精進教師的成長。閱讀是“六經(jīng)注我”的過程,寫作則是“我注六經(jīng)”的過程。只有“六經(jīng)注我”,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經(jīng)”。只有達至“我注六經(jīng)”的終點,“六經(jīng)注我”才有了落腳點,教師才有了自己的特色和獨創(chuàng)性??v觀優(yōu)秀教師,幾乎都有寫作的習慣。能寫好文章的人,在一定程度一定也能上好一堂課,因為他是有思想的,他的思路是清晰的,思維是有邏輯的。很多優(yōu)秀教師,通過教育隨筆,問題寫作、專題寫作、主題寫作等創(chuàng)作,邁向更高的教學階段和更廣闊的教育生涯。
閱讀和寫作,擁有這兩個隱形翅膀的教師,一定會擁有自己幸福的天空。
看到學生成長的教師是幸福的
教育是迷戀學生成長的學問和事業(yè)??粗粋€個小小的孩童,奇跡般地長成了茁壯的青年,如同看到一粒種子長成了參天大樹,一?;ㄗ丫`放出花朵一樣,心里充滿著成就感,那種驚喜,不可言說。教師是除了父母之外,將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最希望看到他們成長的人。
看到一個在課堂上猶疑的學生,叫她回答問題,看著她,用眼神鼓勵不自信的她,用語言鼓勵她的每一點進步。漸漸地,她對這門學科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漸漸地,你把難題也交給她;漸漸地,她開始用自己的頭腦思考;漸漸地,她品嘗到知識的瓊漿、學習的快樂;漸漸地,她的成績開始突飛猛進。更為驚喜的是,不只這門學科如此,其他學科也都開始轉變,所有的老師都開始注意到她發(fā)亮的眼神、活躍的思維、高舉的小手。有一天,她來到辦公室,深鞠一躬說:“老師,謝謝您,您的鼓勵讓我有了全新的變化?!贝丝?,心里就有了孔子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幸福,有了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幸福,這種幸福,讓人沉醉。
老師,請給每個學生你內(nèi)心最真誠的積極期待。如程紅兵老師所說:“我們默默地耕耘、澆水培土施肥,對每一棵幼苗都竭盡全力,雖然不知道什么時候開花,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結果,甚至不敢肯定,每一棵幼苗最終都能開出多少艷麗的花,都能結出多大的果實。但我們依然執(zhí)著努力,靜待花開,靜待學生成長、成人、成才,這就是教師的詩意和幸福所在?!?/p>
擁有閑暇的教師是幸福的
寒暑假,是教師的閑暇時間,可以閱讀、創(chuàng)造,也可以旅行、思考。相對于只有節(jié)假日才能放假的其他職業(yè),這是教師群體特有的幸福。
中國教育,很多時候不敢讓老師和學生閑下來。閑暇出智慧,大量的文學作品、藝術創(chuàng)造、科學發(fā)明,都是閑暇時產(chǎn)生的。據(jù)說,英語中“學?!币辉~源于古希臘,本義就是“閑暇”。沒有閑暇就沒有學校,也沒有教育。
亞里士多德認為“人唯獨在閑暇時才有幸??裳?,恰當?shù)乩瞄e暇是一生做自由人的基礎”。羅素認為“一個人一生中沒有充分的閑暇,就接觸不到許多美好的事物”。所以,我們在抱怨老師和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習慣時,我們也要想想教育給了他們多少閑暇。寒暑假不要總把孩子塞進各種補習班,也不要總讓老師去聽講座、去打卡。想方設法把他們的時間占滿,學習的目的卻有可能根本沒有達到。
教師的假期,可以是拿起一本書,可以是寫幾篇文章,可以是開發(fā)一門課,可以是出去見見世界,可以是與高人交流。這樣多元的輸入,都是教師成長的營養(yǎng)劑。寒暑假長時間的聚焦學習和有目的性的突破,是教師快速成長的直升梯,也是教師自由成長的幸福點。
作為教師,你幸福嗎?備課、上課、學習、看到學生的成長、享受寒暑假,如果這些時候你是幸福的,相信你就是一個幸福的教師。
教師,請讓自己做一個幸福的人。
(來源:《人民教育》 長春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