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琴
(山西省晉中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山西 晉中 030800)
隨著社會人口的老齡化,需要長期留置膀胱造瘺管并帶管回家的患者越來越多。由于患者多為老年人,身體較弱,基礎疾病多,自理能力下降,缺乏自我護理知識,若護理不當會引起一系列并發(fā)癥。因此,我科開展“長期留置膀胱造瘺管患者的健康教育”活動,提高患者自我護理的能力,使患者及其家屬掌握健康行為所需的技能,增加患者對生活的信心,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提高生活質(zhì)量。
選取2016年1—5月晉中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長期留置膀胱造瘺管的18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另選取2016年6—12月泌尿外科長期留置膀胱造瘺管的18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年齡61~89歲,其中男17例,女1例;觀察組年齡54~92歲,均為男性。
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治療護理,責任護士從飲食、活動以及如何保持造瘺管通暢等方面指導患者,造瘺口護理和更換引流袋由責任護士完成。出院指導包括教會患者膀胱功能鍛煉方法、詳細交代引流袋更換時間、膀胱造瘺管更換時間和復診聯(lián)系人、聯(lián)系電話。
2.2 觀察組 在常規(guī)治療護理基礎上從術后當日到出院前進行相關健康教育和指導,教會患者家庭自我護理;并建立該類患者微信群,隨時給予咨詢指導。
(1)術后健康教育內(nèi)容
1)飲食、活動指導。囑患者加強營養(yǎng),飲食宜清淡易消化。每日飲水量大于2 000 mL,以稀釋尿液,沖洗尿路,防止感染和結石形成。
2)造瘺口的護理。術后當天指導患者及其家屬保持造瘺口清潔干燥,如有分泌物及時清除。先用溫開水擦洗造瘺口周圍皮膚及造瘺管,再用碘伏棉球消毒造瘺口皮膚,每日2次。消毒范圍以造瘺口為中心,自內(nèi)向外15 cm范圍。同時,碘伏棉球消毒引流管,方向自造瘺口向遠端消毒10 cm范圍。囑患者注意觀察造瘺口皮膚情況,出現(xiàn)紅腫時涂抹氧化鋅軟膏,并注意觀察有無尿液從造瘺口滲出。
3)造瘺管的護理。①保持造瘺管通暢:經(jīng)常擠捏造瘺管,防止血塊或尿液沉積物堵塞,避免管路過度牽拉、扭曲、折疊、受壓、脫落等。出院前在造瘺管上用記號筆做標記,告知患者標記的目的是記錄造瘺管外露長度,并每日核對,密切觀察外露長度,防止造瘺管脫出。引流袋在睡覺時可固定在床邊,走路時可固定在衣服上。②定期更換引流袋:使用抗逆流引流袋,每周更換1次,一般引流袋每日更換。注意無菌操作,用安爾碘棉簽消毒造瘺管接口,防止操作不當引起感染。③注意觀察尿量、顏色、有無混濁或絮狀物等。
4)膀胱功能訓練。長期開放尿管、持續(xù)放尿可使膀胱長期處于空虛狀態(tài),引起膀胱逼尿肌萎縮,最終形成膀胱攣縮。為防止膀胱攣縮,需指導患者和家屬使用夾管行膀胱功能訓練,每2~4 h間斷開放引流,或患者有尿意時開放。晚上不宜夾管,防止憋尿太多使尿液從尿管旁流出或影響睡眠。如果是終身帶管或有膀胱攣縮者,一般不需訓練膀胱功能。
(2)出院指導 ①環(huán)境要求:告知患者應保持室內(nèi)清潔,減少造瘺口污染機會。每日定時開窗通風、換氣,衣服、被褥保持潔凈。②活動指導:身體狀況較好時可做戶外活動和功能鍛煉,如散步、打太極拳等,以提高身體素質(zhì)。由于是長期留置造瘺管,甚至是終身帶管,在保護造瘺口的基礎上允許患者洗澡,以淋浴最佳。但考慮老年患者較多,也允許洗盆浴,但要用密封膠保護造瘺口,洗澡后消毒造瘺口并更換紗布。③用藥指導:有感染時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規(guī)治療。不可一出現(xiàn)不適癥狀,就自行服藥,以免延誤治療。在家不允許自行沖洗,防止消毒知識缺乏造成泌尿道的感染。因此,平時患者在家不需做膀胱沖洗,但要保證引流袋的位置正確和引流管的通暢。④隨診指導:告知患者1個月來院更換膀胱造瘺管1次。出現(xiàn)下列情況時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造瘺管脫落、引流不暢;發(fā)現(xiàn)尿液混濁、有絮狀物、血尿、尿急、尿痛、低熱等均需要及時來院檢查。
(3)建立網(wǎng)絡平臺的健康教育 科室建立長期留置膀胱造瘺管的微信群,由責任護士、醫(yī)生、患者組成,以聊天形式回答患者或其家屬的問題,宣傳疾病相關知識、藥物知識、常見誤區(qū)等。指導患者堅持正確的生活方式,并根據(jù)患者的需要解決其實際問題。
對照組自我護理10例,有效3例(30.0%);家屬代理8例,有效3例(37.5%);其中并發(fā)脫落1例(5.6%),管道堵塞3例(16.7%),尿路感染5例(27.8%)。觀察組自我護理12例,有效11例(91.7%);家屬代理6例,有效5例(83.3%);并發(fā)尿路感染1例(5.6%)。
對長期留置膀胱造瘺管患者進行規(guī)范化健康教育,既能了解出院后患者的依從性與院外延續(xù)治療的效果,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處理,又能給予患者相關治療、護理方面的指導,避免從醫(yī)院到家庭出現(xiàn)醫(yī)療照護脫節(jié),滿足患者護理服務的需求。通過家庭護理指導,解決患者實際的問題,緩解其心理壓力,提高自我護理的能力,使患者及其家屬掌握健康行為所需的技能,增強對生活的信心,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提高生活質(zhì)量[1]。因此,規(guī)范化健康教育對出院后長期留置膀胱造瘺管患者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值得臨床推廣的一種干預方法。
[1]周玉,譚小軍,張小琴,等.家庭指導對長期留置膀胱造瘺管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外健康文摘,2013,(3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