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岳洋
摘 要?在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大背景之下,培育小學生的語文能力素養(yǎng)成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在學習語文的教學中作文是教學的重要模塊之一,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之一,想要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就需要在寫作的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能力。但是當下的學習作文的教學中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學生的寫作模式趨同化嚴重,對寫作素材的運用缺乏創(chuàng)意,這樣的問題都不利于學生寫作想象力的培育。本文對提升學生寫作想象力的意義進行簡要的闡述,進而對就如何在語文課堂上加強小學生想象力提出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想象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2-0128-01
想象的能力是一個人進行思維活動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和能力。在學習語文作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開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的同時,可以促使學生不斷提高寫作的水平以及創(chuàng)新性素養(yǎng)。想象力的開發(fā)除了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益處,從更加長遠的角度來看,還促使小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以及發(fā)展中加創(chuàng)新性素養(yǎng)。
一、在小學語文的作文課堂教學中培育小學生想象能力的意義
(一)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年齡特性的影響,小學生在思維方面具有多樣的變化形式。因此,教師可以借助想象力在作文的教學中激發(fā)小學生對于語文寫作的熱情。如果學生不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到作文課堂的學習中,那么習作的教學就會缺乏一定實效,只有小學生能夠主動地完成語文作文的學習任務,在課堂練習中積極發(fā)揮創(chuàng)新能力,才可以更好地訓練寫作的能力。對小學生寫作想象力的培育,既可以加強學生寫作的欲望,還可以促使學生豐富作文的內容,提升寫作的思維性能力。
(二)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可促進小學生向個性化方面發(fā)展。除了幫助學生增強寫作興趣和寫作思維能力之外,想象力的培育還可以促使學生向個性化方面發(fā)展。在學習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的作文水平雖然不錯,但是存在作文模式趨同化的問題,在寫作的時候學生沒有加入自己獨特的想法或者是個人的特色,這樣的情況語文作文教學的目的不相符。語文作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而不是讓學生按照模板寫出所謂的優(yōu)秀作文,因為這樣的作文缺少創(chuàng)新的靈魂,也不能促使學生提升語言的素養(yǎng)。而對小學生想象能力的培育過程中,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進行寫作,促使學生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自己的個性。
(三)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寫作的能力。在語文作文的教學中,讓每個學生寫出范文式作文并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才是語文教學的目的。而語文的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育出來的的,這一語言素養(yǎng)需要長期的系統(tǒng)化的作文教學,需要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加入想象力的創(chuàng)造。因為小學生的知識面有限,加之其生活和社會經(jīng)驗不足,在寫作的時候容易出現(xiàn)缺少素材的情況,這就需要學生利用豐富學習能力拓寬創(chuàng)作的空間,進而加強作文的流暢程度,最終實現(xiàn)提高作文寫作水平的教學目標。
二、在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的措施
(一)在語文作文的教學中增加小學生的表象知識儲備。由于受到學習能力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很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力不夠強,對于很多生活問題以及社會現(xiàn)象的理解不深入,在涉及到具體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內容時不夠形成一個完整性的認知。這與小學生表象方面的知識儲備不足有著較大的關系,這些問題都阻礙了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師需要在作文課堂中增加想象素材的比例,促使小學生不斷加強寫作方面的想象能力。
教師需要先加強小學生對于自然事物的想象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這一方天地,帶領小學生到室外觀察自然中的事物,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自然景象的變化來發(fā)揮想象能力。除了對自然方面的想象力,教師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工藝作品的想象能力。比如教師可以打破課堂的限制,帶著學生去美術館或者是博物館進行參觀活動,不斷豐富作文教學的表象教學資源。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學習藝術的表現(xiàn)方法,拓寬學生表象知識的儲備,進而實現(xiàn)加強寫作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
(二)在作文教學課堂中培育小學生的立體性思維素養(yǎng)。平面化的想象力不能最大限度地促使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只有幫助小學生將的想象力變成立體的事物,才可以促使學生加強想象力,只有這樣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才可以將想象的畫面也文字描述出來。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學生去細心觀察。
例如,在學習了《冬爺爺?shù)膱D畫》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類似的作文練習主題,比如作文的題目可以是《春姑娘的畫卷》,一方面教師可以搜集春天的風景圖片或是相關視頻,讓學生對春天形成立體的認識,還可以鼓勵學生帶室外觀察春天的足跡,通過親身接觸春天的事物進而產生立體化的感知。在培育立體性思維的過程中,引導小學生在寫作中運用自身的想象力,提高作文的品質。
三、小結
從當下的與教育理論來看,語文知識的掌握和寫作方法的學習并不是語言教育的終點,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在于培育學生的語言表達素養(yǎng),這需要在作文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小學生的想象能力。語文教師應該及時變革陳舊的作文教學模式,拋棄所謂的范文和寫作模板,推動學生的寫作個性化發(fā)展,在開發(fā)小學生想象能力的同時提升作文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湯建英.小學作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讀者意識”的實踐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