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摘要:回顧從教之路已有二十二載春秋,困惑之后是成長,付出之后是回報。從教路漫漫,其中有淚水,也有鮮花。我一直懷揣著一顆摯誠的心來從事自己喜愛的教育事業(yè),不帶有多少功利性,我只管好好教我的書,并努力看書學習,我不想其他,所以沒有多少思想負擔,這么多年來從事教學工作,我教書教得很快樂,也學得很開心。這篇文章主要來談談我這二十二年來的從教之路。
關鍵詞:從教之路;堅持;積累;升華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248-01
我1996年吉安師范畢業(yè),當年就進入教育系統(tǒng)成為一名教師。從教至今,不知不覺已經22年了。時光荏苒,華發(fā)已生。掃描一張張聘任證書時,看著照片上的人如同放電影式的老去,不由的感嘆不已。按照在三個不同學校工作的情況,這22年來,我把它概括為堅持、積累、升華這六個字。
1.第一階段,堅持
我最初分配的學校是吉水縣金灘鎮(zhèn)的一所村小——麻塘小學,這所學校在我離開后幾年,因為網點規(guī)劃而被撤了。它離中心小學有十公里以上。那時的工作條件非常的艱苦,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交通,二是住宿,三是飲食。那時不像現在,村村通水泥路。那時的道路是村村通泥水路。每到雨季,道路泥濘不堪,我們去學校上班,騎著自行車,往往只能看到反著天光的泥水,卻見不到路面。有一次,路上有一條小溝,但被泥水遮擋住了,我騎著自行車從那兒經過,被小溝一震,人摔了下來,身上的衣服沾滿了泥水,狼狽不堪。如果說交通的困難一個星期只有兩次的話,夏天四面曬太陽,屋內溫度高達40度以上,難以落足的住宿條件,和每日不知道到哪兒才有菜買的飲食等,更是讓人十分痛苦。在那一段時間,我學會了兩個字——堅持。就在這樣一所小學里,我呆了整整五年。在這兒,我每天備課,上課,讀書、寫字、學習。在這五年里,我第一次參加鎮(zhèn)里面的講課比賽,獲得了二等獎,第一次參加全縣的書法比賽,獲得了一等獎,代表獲獎者在頒獎典禮上發(fā)表感言。第一次被評為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第一次被評為縣優(yōu)秀教師,獲得縣委縣政府的表彰。這五年里,我還完成了學歷提升,通過自學教試獲得了??莆膽{。
這是一個痛并快樂著的五年,因為堅持,有了一些成績。
2.第二階段,積累
2001年9月,我來到了金灘小學。這是一所充滿傳奇的學校。在我到這所學校之前,很多初中生,寧愿不去縣城中學,也要來到金灘附中,這里有著全縣最高的升學率,有著全省優(yōu)秀班主任,有全國優(yōu)秀教師,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團體。在這兒,我學到了很多。正是在這兒,我開始思考,怎樣讓我的學生不把在我教室學習的這幾年看成是痛苦的深淵。我開始有了我的教學理念,——“每天都很快樂,每天都有收獲”。我開始鉆研,用什么樣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們團結、合作、激勵、提高。這段時間我開始在他們之間使用小組合作的方法組織教學以及班級管理。我把學生根據他們的學習能力、勞動能力、交往能力等等分成五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班級一天的所有事務。在辛勤的教學和細心的班級管理下,班上的同學在快速的成長。六一兒童節(jié),全班同學組織了豐盛的班級晚宴。自己做的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品,邀請的佳賓的祝福,讓他們過了一個一輩子也不能忘記的六一兒童節(jié)。元旦的時候,一個班的同學組織的文娛晚會,就讓很多的老師感慨它的精彩。
從這里開始,我有了我自己評價學生的方法,有了我組織班級的方法,有了我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方法。這個過程,一共十年,我把它稱為“積累”。
3.第三階段,升華
2011年9月,我來到了我的第三所學校,吉水縣城東第二小學。這是一所縣城學校。來到這兒,我不再是一名普通老師,我升“官”了,成了學校的教導主任。擔任了這個職務之后,我才體會到欲戴王冠,先承其重的含義。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和實踐者,我一直呆在教學一線。這些年來,在安排教學工作中,要考慮很多問題,有時候教師們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擔任某個年級的課程,我得頂上;縣里面搞高效課堂教學改革,我得引領;裝備站推行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我得成為專家……在任務和壓力下,我加強學習,刻苦工作。在2016年9月,我獲得了縣委縣政府的表彰,成為了“課改標兵”。
結束語
22年,彈指一揮間,而從教之路,依舊漫漫長途。我將百折不撓,奮勇前行,勇攀高峰。人貴立志,我將沿著自己選定的道路,不斷的努力,也定會獲得成績。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我會爭取在教學上再上一個新臺階,新的教育課程改革為我們學校帶來了挑戰(zhàn),帶來了生機,帶來了發(fā)展,我們愿帶著新思想、新認識、新做法去放飛學生靈動的翅膀,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