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影
摘 要:對于數學這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而言,教師有必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寫數學日記,讓學生能夠通過寫數學日記總結數學的學習過程,學生寫數學日記也能夠更好地整理數學知識,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通過寫數學日記,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能夠長久地保持對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日記;錯題修改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積極地引導學生寫數學日記有助于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但如此,教師還能夠通過數學日記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思維也能夠有充分的掌握,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同時,通過引導學生寫數學日記,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本文針對如何引導學生寫數學日記,小學生寫數學日記的意義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一、巧用數學日記,進行錯題修改
數學的學習過程是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對于出現的這些錯誤,如果學生沒有及時進行改正的話,很容易就會再次出現相同的錯誤,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就有必要引導學生對錯題進行及時的修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寫數學日記的方式來修改錯題,例如,在學習“百分數與分數的區(qū)別”這一課時的時候,很多學生由于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對概念理解不清,常常在做題的時候出現錯誤,很多學生在做題的過程當中常常會出現“一段路長20%米”這種狀況,學生這種描述方式是錯誤的,根據學生出現的這一狀況,教師就有必要對百分數以及分數的相關概念向學生進行具體的闡述,告訴學生“百分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百分數只能用來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百分數不能用來表示某一個具體的數量”,還要向學生闡述分數的概念“分數不但能夠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分數還能夠用來表示數量”,讓學生對概念有更加充分的理解,避免出現混淆,最重要的是避免再次出現錯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錯題寫入自己的數學日記當中,并分析錯誤的原因,將相關概念寫在下面,并養(yǎng)成運用數學日記進行錯題修改的習慣,讓數學日記的意義充分發(fā)揮出來[1]。
二、巧用數學日記,實現知識總結
數學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不但會涉及很多的計算,也會涉及很多知識的記憶,學生如果沒有將相關的數學概念等進行良好的記憶,做題就相對困難,因此,結合這一特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有必要引導學生學數學日記,通過寫數學日記,對所學的相關知識進行總結,更好地記憶知識,例如,在學習“奇數和偶數的運算性質”的時候,很多學生對于相關的概念掌握不牢固,常常出現記憶偏差的狀況,簡單的加減法運算規(guī)律學生能夠掌握,但是對于乘法的相關運算,學生理解起來就不是那么容易,很多學生經常錯誤地以為“奇數×奇數=偶數”,因此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在數學日記中將“奇數和偶數的運算性質”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點進行總結,發(fā)現知識存在的規(guī)律,也能夠更好地記憶相關知識[2]。
三、巧用數學日記,記錄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這門學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幾乎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影子,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要意識到這一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必要通過引導學生寫數學日記的形式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感受數學的魅力,學生常常有和家長一起出去購物的情況,商場中不同的商品有著不同的價格,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計算購物的花銷,以此來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計算的過程記錄在自己的日記當中,通過引導學生在數學日記中記錄生活中的數學,學生很容易就能夠發(fā)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3],引導學生記錄生活中的數學,也能夠將數學日記的意義發(fā)揮到極致。
四、巧用數學日記,記錄解題過程
數學的學習重要的不單單是結果,還有學習的過程,這就凸顯出數學解題過程的重要性,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向學生滲透注重解題過程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巧妙地運用數學日記來記錄自己的解題過程,通過記錄解題過程,感受探究數學知識的奧妙。例如,在學習“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時候有這樣一道題:“給出長方體的具體底面積以及底面周長和高度,問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由于這道題邏輯性較強,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記錄解題的經過,例如,王明同學在數學日記中這樣記錄自己的解題過程:“想了很久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心情郁悶,打算吃顆糖放松一下,突然發(fā)現糖盒是長方體,通過將糖盒與問題進行聯系,很輕松地就計算出長方體的表面積?!睂W生通過在數學日記中記錄解題的過程能夠提高做題的效率[4],教師應當多鼓勵學生在數學日記中記錄解題的過程。
總之,日記是一個人記錄每天所發(fā)生的事情良好的途徑,通過寫日記能夠記錄心情的變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養(yǎng)成寫數學日記的習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感受數學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呂欣,唐亞茹.小學數學作業(yè)設計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36(6):25-26.
[2]劉月玲,白云驕.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實現“有效作業(yè)”[J].新課程(小學),2013,26(10):18-19.
[3]王九紅,王亞麗.小學數學作業(yè)的功能與設計[J].上海教育科研,2007,15(11):98-99.
[4]丁雄鷹,張志華.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發(fā)揮作業(yè)作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25(11):187-18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