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軒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河南 焦作 454001)
肛竇炎是指肛竇、肛門瓣發(fā)生急、慢性炎癥性疾病,又稱肛隱窩炎。其臨床特點是肛門部不適、潮濕、疼痛、有分泌物。肛竇炎是引起肛腸疾患的主要感染灶,約85%的肛周膿腫、肛瘺、肛裂、肛乳頭肥大是由肛竇感染引起的[1]。臨床中慢性肛竇炎比急性肛竇炎更為常見,具有難治愈、易復發(fā)的特點。筆者采用中藥保留灌腸結合西藥納肛治療慢性肛竇炎,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7月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肛腸科收治的53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29例;年齡30~76歲,平均53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1年。臨床癥狀表現為肛門墜脹、憋脹、隱痛、刺痛、灼熱等。??茩z查:指診可觸及肛竇質硬、寬大凹陷,有壓痛感。肛門鏡下可見病變肛竇表面潮紅、充血、水腫或表面有炎性分泌物等。
2.1 中藥灌腸 給予自擬活血祛濕湯灌腸。中藥組方:薏苡仁30 g,黃連片12 g,黃柏15 g,苦參20 g,當歸15 g,赤芍15 g,敗醬草15 g,乳香10 g,沒藥10 g,甘草片10 g。上藥加水1 000 mL,先浸泡20 min,再煎煮30 min,取其藥液,自然沉淀后取上清液加熱濃縮至150~200 mL。灌腸方法:囑患者排空大便,取側臥位,取藥液50 mL,溫度約35℃,用注射器抽吸藥液,將吸痰管用液狀石蠟潤滑后置入肛內,將藥液緩慢注入肛內,保留1~2 h,早晚各1次。1周為1個療程,治療1~3個療程。
2.2 西藥納肛 給予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膠(上海新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635)納肛。該藥是一種綠色透明的水性凝膠,有止痛止癢的作用。內含抗生素林可霉素和局部麻醉劑利多卡因。持棉簽蘸取藥膏少許,從肛門推入肛內肛竇處,環(huán)肛門反復操作5~8次。中藥灌腸間隙使用,每日2次,療程同中藥灌腸。
3.1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鏡下顯示肛竇部位恢復正常,無水腫、充血及糜爛癥狀;有效:臨床癥狀顯著改善,鏡下顯示肛竇部位仍帶有輕度水腫、充血及糜爛癥狀;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甚或惡化。
3.2 結果 53例患者中,治愈13例,有效3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2.45%。
肛竇炎分為急性肛竇炎和慢性肛竇炎。急性肛竇炎病程較短,肛瓣及肛乳頭紅腫糜爛或潰瘍,有炎性分泌物,指診時局部疼痛敏感,有韌性。臨床表現為肛門灼熱墜脹疼痛,在大便時加重,盆底部有放射痛,肛內有黏液、血水、膿液等溢出,導致肛周潮濕發(fā)癢。慢性肛竇炎病程較長,或反復發(fā)作后局部纖維化,癥狀不明顯,或僅在排便后肛門有短暫疼痛或下墜感。若局部纖維增生致肛乳頭肥大,可有肛門下墜、便意不盡及異物感等[2]。慢性肛竇炎具有發(fā)病較輕、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的臨床特點[3]。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栓劑、乳膏納肛,或西藥、中藥灌腸治療,療效多參差不齊。
中醫(yī)認為,本病有虛實之分,辨證分型如下。①濕熱下注型:肛門墜脹疼痛,排便時加重,肛門內有灼熱感,有黏液、膿血等自肛內溢出,小便短灼,舌質紅,苔黃或膩,脈數。②熱毒蘊結型:肛門墜痛明顯,大便秘結帶鮮血,小便短赤,面紅口臭,舌紅,苔黃燥,脈滑數。③氣虛型:便時或便后肛門疼痛不適,或有水樣分泌物,或伴肛乳頭脫出,疲倦乏力,舌淡或暗,苔白,脈細。④血瘀型:肛內有刺痛,指診時有硬結,舌暗或有瘀斑,脈細澀。筆者認為,臨床中該病證型多為濕熱蘊結,方中薏苡仁、黃連、黃柏、苦參、敗醬草清熱涼血利濕;赤芍、當歸、乳香、沒藥活血化瘀;甘草調和諸藥。上述藥物保留灌腸能直接作用于局部,療效確切。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膠為抑菌性抗生素,具有抗炎、緩解血管痙攣的作用[4],對需氧革蘭陽性菌如葡萄球菌屬(包括耐青霉素株)、鏈球菌屬、白喉桿菌、炭疽桿菌等有高效抗菌活性,對革蘭陰性菌也有良好抗菌活性。同時,利多卡因有局麻止痛的作用,起到了治標的效果。兩者聯合應用,標本兼治。綜上所述,采用中藥灌腸聯合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膠納肛治療慢性肛竇炎,療效顯著,費用低廉,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和社會效益。對于虛證患者,需應用益氣除濕中藥口服。個別癥狀頑固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