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萍
【內(nèi)容摘要】物理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積極開展實驗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實驗的基本技能,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規(guī)律的得出,或者學生感到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識難點,就需要實驗來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課本上如果缺少這樣的實驗或者是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的,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設計和發(fā)掘一些新的實驗來滿足教學的需求。
【關鍵詞】物理實驗 改進 創(chuàng)新
教材中有些實驗的效果不是很好,此時教師可不拘泥于教材的安排,以教材中的實驗為依托,拓寬思路,挖掘內(nèi)涵,對實驗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從而使得實驗更易操作,現(xiàn)象更明顯,更富有感染力。在設計物理實驗時應該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具有直觀性,讓學生能從實驗中直接觀察到物理過程,能透過物理現(xiàn)象認識本質,避免拐彎抹角;二是實驗器材盡量要少,結構盡量簡單,操作盡量簡便;三是要確保實驗的成功性和可操作性。我現(xiàn)在整理幾例和大家共同交流商榷。
一、“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實驗改進
存在的問題:在演示光的直線傳播的實驗時,白天光在透明介質中的傳播路徑從側面很難觀察清楚,再加上激光筆從玻璃容器的側面光射入時,一部分光在容器表面發(fā)生了反射,這樣進入介質的光變?nèi)趿?,所以光路不太明顯。
改進措施:
現(xiàn)在我們在盛有水的大試管中撒上白糖,在白糖開始溶化還沒有分布均勻時,用激光筆從試管口處垂直照射,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糖水中有一條彎曲的紅色的光路,攪拌均勻后用激光筆再次照射,可見光的傳播路徑是直線。兩次實驗形成鮮明的對比,學生很容易得出“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結論。
二、“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的實驗改進
存在的問題:學生容易形成錯誤認識,認為只要物體在液體或氣體中就受到浮力。
實驗器材:無底的可樂瓶1個,有色乒乓球1個,空水槽1個(用來接水的)
改進方案:將去掉瓶底的可樂瓶瓶口朝下放置在水槽上,里面放一個彩色的乒乓球,往瓶中注水,觀察到乒乓球不會浮起來;再在注水的同時堵住瓶口,發(fā)現(xiàn)乒乓球浮上來了。實驗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直觀,即糾正了學生的錯誤認識,還便于得出正確結論。
改進的優(yōu)點:實驗器材簡單,易于操作,現(xiàn)象明顯,結果出乎學生的預料,既能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又能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知識。
三、“探究物質的比熱容”的實驗改進
存在的問題:原來設計的實驗因為實驗室沒有電加熱器,所以就選的酒精燈進行實驗。取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別盛放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用兩個酒精燈同時給它們加熱,讓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時間,這樣不能保證在相同時間內(nèi)吸收相同的熱量。
改進的實驗:在兩只相同的大試管中裝上等質量的水和煤油,分別放入溫度計,然后再同時放入一個盛有適量溫水的大燒杯中,用一個酒精燈加熱進行實驗。
四、“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有關”實驗的改進
八年級下冊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關系的實驗中,用小桌的桌腳和桌面來改變面積這個變量,通過實驗學生也能得出結論:在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但該實驗趣味性不強,教師演示時學生積極性不高,還也有不少學生在實驗后對壓強的概念理解不深,因此我們進行了趣味性改進。
實驗器材:牙簽1盒,完全相同的氣球2個,木棒1只,泡沫板1塊。
改進方案:
1.將1只氣球放在1根牙簽的上面,用木棒敲打氣球,氣球就會破裂。
2.將一盒牙簽扎在泡沫板上做成釘床,將氣球放在釘床上,用木棒向下用力擊打氣球,而此時的氣球安然無恙。
改進的優(yōu)點:可以增強實驗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加深了學生對壓強的理解。
五、“聲音的特征”實驗改進與創(chuàng)新
存在的問題:
1.實驗室沒有示波器,敲擊音叉時發(fā)出的聲音小,當頻率和振幅改變時,聲音的特征變化不明顯,尤其后面的學生幾乎聽不出來;
2.音叉少不能做分組實驗,只能教師演示學生觀察,課堂教學效果差。
改進方案:拿一根橡皮筋,一端咬在嘴里,另一端用手拉長,用另一只手撥動橡皮筋,改變振動部分的長度和粗細,來感受聲音特征的變化。
六、“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實驗的創(chuàng)新
存在的問題:教材中沒有設計實驗,通常我們是用用釣魚的例子來講解的,不直觀,缺乏說服力。
實驗的設計:用細線系上幾把鑰匙,放入盛水的大飲料瓶中,然后上下抖動細繩帶動鑰匙在水中振動,就會聽到鑰匙碰撞的聲音。
實驗的優(yōu)點:該實驗簡單易行,效果明顯。
總之,要想取得好的實驗效果,作為物理教師應該擁有創(chuàng)新的理念,認真對每一個實驗進行分析、處理和研究,結合知識特征和初中認知能力的特點,多設計和挖掘一些新的、貼近生活的、便于觀察和理解的實驗來輔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 于恩坤.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 學苑教育,2014 (04).
[2] 陳明春. 淺談如何在初中物理實驗中展開創(chuàng)新教學[J]. 中學時代,2013(06).
(作者單位:甘肅省山丹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