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曦嘉 王明昊 孫卓 孔祥慧 王強 陳永國
【摘 要】目的 探討定量CT評價低強度超聲儀促進橈骨遠端骨折愈合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9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切開復位內固定方式治療,研究組患者應用低強度超聲治療,在患者治療后應用CT對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進行觀察對比。結果 治療效果方面,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愈合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并且研究組患者的皮質骨骨密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應用低強度超聲儀能夠取得理想的想過,促進患者骨折的愈合,并且定量CT能夠為患者的治療提供更可靠的依據(jù),臨床上應當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定量CT;低強度超聲儀;橈骨遠端骨折;愈合效果
【中圖分類號】R63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11-03--01
治療骨折患者時觀察其恢復情況需要借助X線片對臨床癥狀以及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在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采集時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醫(yī)師的經驗以及患者的主觀性等,這都會造成觀察結果的不一致;并且X線片檢查結果不夠精確,尤其是檢查骨折未愈合以及延遲愈合的患者。而應用定量CT進行檢查,能夠得到準確的結果,更好地觀察患者的愈合效果。本研究選取橈骨遠端骨折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探討定量CT評價低強度超聲儀促進橈骨遠端骨折愈合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9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納入標準: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未服用其他藥物。排除標準:呼吸功能障礙的患者;陳舊性以及病理性骨折患者;各種慢性系統(tǒng)疾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或有其他系統(tǒng)疾病史。研究組患者45例,男28例,女15例;年齡42-73歲,平均年齡(43.5±3.1)歲;對照組患者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齡41-45歲,平均年齡(45.4±2.8)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時本研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的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首先縱向切開患者的骨折處,并將皮膚以及筋膜逐層切開,直到骨折端以及移位的骨折端都暴露出來,然后將移位的骨折部分復位并用鋼板進行固定,最后將切開處進行縫合消毒處理。研究組患者應用低強度超聲治療,首先對患者進行麻醉處理,超聲強度應介于10-30mV/cm2,脈沖的頻率為1.0MHz,脈沖的寬度為200us,20min/次,1次/d,其次對患者進行復位手術治療,并在前臂進行石膏固定[1]。
對兩組患者進行定量CT掃描,其中儀器具體參數(shù)為電壓120kV,層厚2.0mm,掃描的速度為0.5s,首先對正位定相進行掃描,其次對骨折區(qū)域附近的體膜以及骨段進行掃描,對其皮質骨的橫斷面進行測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臨床愈合時間以及骨性愈合的時間以及皮質骨骨密度(cBMD)骨性愈合指的是經過定量CT檢查患者的骨折線已全部消失;臨床愈合指的是患者的骨折處沒有局部的壓痛感,局部活動沒有異常以及縱向叩擊時無疼痛感,在定量CT檢測時表現(xiàn)出骨折線模糊,骨折處無變形的現(xiàn)象。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shù)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檢驗, 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 結果
治療效果方面,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愈合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并且研究組患者的皮質骨骨密度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在臨床上橈骨遠端骨折的現(xiàn)象是較為常見,它主要指的是在橈腕關節(jié)面2.5- 3 cm內的松質骨骨折,如果對患者的治療不及時就可能會出現(xiàn)慢性疼痛以及腕關節(jié)僵硬的現(xiàn)象,甚至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患者的治療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手術治療以及非手術治療,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逐漸將低強度超聲儀應用在治療的過程中,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在四肢骨折中橈骨遠端骨折占有較大的比例,應用低強度超聲儀進行觀察,能夠觀察到更多紙幣哦,進而對患者骨折線以及骨質連續(xù)性的恢復有更加全面的了解,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2]。應用超聲儀進行治療一方面能夠降低骨折不愈合的發(fā)生率,減少患者再次進行手術的可能;另一方面能夠減少對患者身體以及生活帶來的不良影響,使患者身體更快恢復。通過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效果方面,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愈合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并且研究組患者的皮質骨骨密度高于對照組(P<0.05)。
低強度超聲儀能夠對患者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進行有效的改善,當患者處于恢復中期時可以刺激患者骨結構的基本構型,對骨痂截面的力矩功能有提高的作用,進而對骨痂整體的強度有提高的作用。對患者治療效果的檢查應用X線片,能夠在形態(tài)上觀察患者骨皮質、骨髓腔以及骨痂的變化,但是不能將量化表示出來,也就不能將骨折端力學強度值的具體情況展示出來;另一方面X線片的判斷會受到患者骨折處暴露的時間等因素影響,醫(yī)師對愈合情況較難做出一致性的結論。而應用定量CT評價進行分析,能夠將患者骨折愈合情況客觀、精確的展示出,并且不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所以更加保證分析結果的一致性,是治療更加科學有效。
綜上所述,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應用低強度超聲儀能夠取得理想的想過,促進患者骨折的愈合,并且定量CT能夠為患者的治療提供更可靠的依據(jù),臨床上應當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李會俠, 屈瑾, 雷新瑋. 螺旋CT對橈骨遠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臨床診斷價值[J]. 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 2016, 15(9):709-711.
李治國, 劉世軍, 索木森,等. CT三維重建在AO—C型橈骨遠端骨折復位固定質量評估中的應用[J]. 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 2017, 32(3):22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