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
糖的命名五花八門,甚至非常拗口。但人們經(jīng)常吃到的那幾種,名字卻簡單明了。因為它們有些是來自天然原料,比如蔗糖出自甘蔗,麥芽糖取自谷物;有些則是以形態(tài)命名,像冰糖形似冰晶,砂糖是細砂粒狀;還有白糖、紅糖等取自顏色。然而從化學角度說,這些樣貌出身各異的糖,卻有著另一套派系,分屬蔗糖、果糖、麥芽糖和乳糖這四類。
蔗糖:食用糖最大家族
蔗糖是人類從古至今食用最多的糖類,品種繁多,因它最初取自甘蔗,故而得名。后來在18世紀,歐洲人又發(fā)現(xiàn)甜菜的塊根中也含有大量蔗糖,于是甜菜和甘蔗同為如今制取蔗糖的主要原料。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制取蔗糖的國家之一。自周代開始,人們便學會把甘蔗榨汁,而后用小火慢熬,使之變成黏稠的液體,再經(jīng)晾干便成了糖磚,人們稱之為“石蜜”?,F(xiàn)代人制取紅糖依舊采用這種方法,只不過最后要將石蜜打成粉末。
紅糖雖只能算是蔗糖的粗制品,但由于它由甘蔗汁直接濃縮而成,含有很多甘蔗里的營養(yǎng)成分:各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因而紅糖除了調(diào)味,還有治病保健的功效。
麥芽糖:可硬可軟的糧食糖
麥芽糖又叫飴糖,是人類最早制取出的糖類。早在商代,人們便學會將糧食浸濕后與麥芽相混,利用麥芽中的淀粉酶分解糧食中的淀粉,而后榨擠出汁水,濃縮成糖,當時人們稱之為“餳”。餳是非常名貴的調(diào)味品,只有王公貴族才可以享用。
制好的麥芽糖是黏稠的棕黃色液體,不會像蔗糖類制品發(fā)生凝固或者結(jié)晶,只有在混入大量空氣后才會變硬,顏色也隨之變淺,我們過年吃的灶糖便是攪拌麥芽糖制成。
果糖:最甜的糖
果糖顧名思義,主要存在于水果中,另外蜂蜜中含量也不少。相比于蔗糖和麥芽糖,果糖屬于新興的食用糖,它的制取歷史還不到60年。人們制取果糖的初衷,是因為發(fā)現(xiàn)它的甜度是所有食用糖中最高的——是蔗糖的1.5倍,麥芽糖的近2倍。
果糖的溶解性非常好,所以很容易讓人嘗出甜味,而且它溶解時的溫度越低,甜度越大,特別適合制作冷飲和糕點。另外,它在人體內(nèi)代謝不需要胰島素參與,因而也就不會引起血糖大幅變化,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乳糖:不夠甜卻夠營養(yǎng)
果糖是最甜的糖,而乳糖則是最不甜的糖,甜度只有蔗糖的1/6。人們最早在乳汁中發(fā)現(xiàn)了它,便起名叫“乳糖”。乳糖雖然不太甜,卻對人體大腦、肌肉和腸胃的發(fā)育有著突出貢獻,還能促進其他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特別是對嬰幼兒,效果尤為明顯。
但是,乳糖卻不是人人都消受得了的,因為有些人的腸道中缺乏分解乳糖的酶,導致乳糖并不是按照“計劃”分解,而是變成了一些有機酸和氣體,引發(fā)腹脹腹瀉,這就是所謂的“乳糖不耐受”。如果改喝經(jīng)發(fā)酵后乳糖含量降低的酸奶,或者服用些能促進乳糖分解的乳酸片等,便可解決了。
話說至此,我們似乎忘記了沒有人不喜歡的一樣東西——糖果,它總是被人和甜美、舒適、愉悅聯(lián)系起來。這種甜美如果還可以咀嚼,就更令人心曠神怡了。
古希臘人會用樹脂清理牙齒、確??谇磺鍧?;印第安人愛咀嚼樹干中的汁液;中美洲的瑪雅人喜歡嚼糖樹膠……這些也許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口香糖。今天,我們就來探秘這種人間神器——口香糖。
口香糖的誕生
1836年,曾連續(xù)七次擔任墨西哥總統(tǒng)的桑塔·阿奈將軍在流亡期間,帶著一種曬干的人心果樹膠來到美國,去見新澤西州的冒險家亞當斯,想和他合伙做生意,開發(fā)利用樹膠來代替橡膠。可是生意慘敗。
一天,亞當斯發(fā)現(xiàn)藥店里有專門給人們嚼的石蠟賣,突然想起了曾經(jīng)的人心果樹膠。它嚼起來可比石蠟口感要好多了。于是,亞當斯和藥店老板商定,由他把樹膠加工成圓球狀,作為石蠟替代品。這就是最早的口香糖——“亞當斯紐約1號”。不久,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他又推出一種用甘草精調(diào)味的口香糖“黑杰克”,并把口香糖從球狀改為條狀。
口香糖立大功
軍事專家認為,口香糖可以幫助戰(zhàn)士穩(wěn)定焦躁情緒,為哨兵提神,預防飛行員耳鳴。當軍艦被擊沉,戰(zhàn)士坐在橡皮舟里等待救援時,嚼口香糖可產(chǎn)生唾液以維持生命。
1911年,英國皇家空軍F-34戰(zhàn)斗機在大西洋上空飛行時,機身突然有根水管漏水,機械師急忙用膠水和油灰試圖堵住漏洞,但完全不起作用。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有人遞過來幾片口香糖。機械師咀嚼之后堵住漏洞,又在堵好的口香糖上涂了一層薄薄的膠基,再裹上一條薄銅皮,用膠布包上,漏水就這樣被神奇地止住了,避免了一次可怕的空難事故。
口香糖的麻煩
經(jīng)常咀嚼口香糖不僅有益于牙周健康,甚至可以美容。因為咀嚼可促進面部肌肉運動,改善血液循環(huán),從而提高皮膚細胞的代謝活力。但咀嚼口香糖不宜過久,有胃病的人更不能長時間咀嚼。口香糖殘渣還是全球知名的環(huán)境殺手。
1992年,新加坡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頒布口香糖禁令的國家,直接原因是有人用口香糖堵塞地鐵列車門的開關(guān)孔,影響了運行秩序。直到2004年,新加坡才解除禁令,開始在國內(nèi)銷售具有醫(yī)療用途的口香糖。不過,口香糖銷售地點僅限于新加坡的藥店、醫(yī)院和戒煙診所。并且顧客在購買時必須登記姓名和身份證。
2003年,愛爾蘭在一份關(guān)于垃圾的報道中指出,每年清理垃圾的費用中用于清理口香糖殘渣的比例高達30%,因此,政府頒布法令,嚼口香糖者將繳納10%的口香糖稅。
當我們開心地咀嚼口香糖,體驗它帶給我們的種種愉悅時,請將嚼后的口香糖包好再扔到垃圾桶里!小小動作,路人贊揚的眼神帶給我們的愉悅不亞于糖果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