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許多國家都流傳著一些古老的格言。這些格言有的講的是平常的現(xiàn)象,卻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顯示了人類卓越而智慧。如果能夠從這些格言中領悟到生存和生活的本質(zhì),將會對于人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格言;哲學;智慧
許多國家都流傳著一些古老的格言。這些格言有的講的是平常的現(xiàn)象,卻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顯示了人類卓越而智慧。
老子曾經(jīng)說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逼渲刑N含著的是量變到質(zhì)變的哲學道理。萬事萬物都是量變和質(zhì)變的統(tǒng)一。而事物的質(zhì)變首先是從量的積累開始的。離開了貌似多余的量的積累,事物也就失去了旺盛的生命力。正所謂有了細微,也就有了巍峨。一點一滴的積累,匯成了質(zhì)變的結果。當然有量變到質(zhì)變必須把握好一個度,把握不好這個度,或許會使量的積累徒勞無功。比如,水的溫度在101.325千帕的情況下,只有高于100℃或低于0℃時,水的液態(tài)性質(zhì)才會發(fā)生改變。
毛澤東同志有句話:“愚蠢者最聰明,聰明者最愚蠢。”乍一聽,這似乎是無稽之談,但仔細一想,其中蘊含著的恰恰是哲學的核心思想——矛盾,體現(xiàn)的是矛盾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的相互轉(zhuǎn)化。蜀后主劉禪可謂家喻戶曉;這并不是因為他有什么經(jīng)天緯地之才,而是因為他的“愚蠢”,以至于他的小名“阿斗”都成了無能的代名詞。但就是這樣一位一無是處的庸才,卻演出了一出最聰明的自保大戲,如此看來,他實在是聰明之至。蜀國滅亡后,劉禪投降,并被封為安樂公,享受著十分安逸的生活。然而司馬昭對他疑心甚重,便設計試探他。一次宴會上,司馬昭故意安排演奏蜀屬地樂曲,跳蜀地舞蹈。當時許多跟隨劉禪投降的大臣都潸然淚下,劉禪又怎能不心如刀絞。然而他知道,此時自己若有半點悲傷之意,則必死無疑。于是他做出一副高興的樣子。司馬昭問他:“頗思蜀否?”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這一招果然騙過了司馬昭。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結束。劉禪的隨從告訴他,以后再遇到這種情況就應該痛哭流涕地表示很思念蜀地。他聽從了隨從的話,等司馬昭再次問起是否思念故國的問題時,他便假裝悲傷地把隨從的話說了一遍。司馬昭聽后說:“我怎么聽著像別人的話?”劉禪連忙裝作吃驚的樣子,說:“對??!就是別人教我的,你怎么知道!”從此司馬昭便認定劉禪真是“扶不起的阿斗”,與他榮華富貴,使他安度余生。
愚蠢的劉禪就這樣聰明地做到了自保。這是人生的一種大智慧。大千世界,既是矛盾的,有時相互轉(zhuǎn)化的。積極地思考這個問題,將會讓人受益無窮。
尼泊爾有一句名言:“多大的烙餅大不過烙它的鍋。”這句話可以做出這樣的闡釋:任何事物都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完全不受限制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包括我們的主觀能動性也不能例外。無論何時何地,人們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都要受到客觀條件的約束和限制。
人們可以做出很大的烙餅,但無論餅多大,都大不過烙它的鍋。正如人們可以很充分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但無論如何,都不能超越客觀條件的范疇。比如,偉大的科學家牛頓。他是一個十足的宗教信徒,甚至晚年的時候因為迷信而不再有任何科學成就。他斷言:星辰的運動是上帝的旨意,地球的自轉(zhuǎn),是因為上帝用手推了一下。我們或許會發(fā)問:如此聰明的牛頓怎么會得出如此荒謬的結論?其實,這不是牛頓的過錯,因為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是要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的。牛頓生活的那個時代,人人信奉宗教;牛頓再偉大,又怎么能超出那個時代呢?
古人云:“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城;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闭f的是事物的普遍聯(lián)系性。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著的,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低級生物到高級生物,從社會到思維,萬事萬物無不處于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之中。二月星辰在各自的軌道上運行,存在著萬有引力的影響,生物界的蟲魚鳥獸、樹木花卉之間存在食物鏈的影響。聯(lián)系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人們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聯(lián)系,也不能把主觀聯(lián)系強加給事物,否則會一敗涂地?!吧锶Χ枴保褪且粋€最好的例證。
隨著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的日益老化,科學家們想出一個辦法,能否建立一個完全封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使那里面有森林、沙漠、農(nóng)田、海洋、溪流……人們可以在里面自由自在地生活?1991年,耗資2億美元之巨的“生物圈二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落成。面積有兩個足球場那么大。8個人被送進去,完全與世隔絕。僅僅18個月之后,“生物圈系統(tǒng)”已經(jīng)嚴重失去平衡:氧氣濃度從21%降到14%,不足以維持研究者的生命;原有的25種小生物,19種滅絕,為植物傳播花粉的昆蟲全部死亡……“生物圈二號”實驗徹底失敗。由此可見,我們絕不可以與萬事萬物脫離聯(lián)系,也不可以隨意地更改聯(lián)系,否則就會招致“生物圈二號”那樣的慘痛結局。
格言之中有智慧。如果能夠從精彩的格言中領悟到生存和生活的本質(zhì),將會對于人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阿迪力·穆罕默德.《書籍格言》[M].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10年.
[2]金珺.《中外名言警句》[M].百花文藝出版社,2012年.
作者簡介:
武子越,山東省東營市,山東省廣饒縣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