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屬于高中課程體系中比較重要的一門理科課程,在學生的升學考試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作為一名高中學生,要想更好地提高化學成績,就需要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技巧,這樣不僅可以簡化運算過程,縮短解題時間,而且還可以減少出錯率,確保解題的正確率。本文將會對高中化學解題的守恒法、篩選法、變形法給予介紹,以期幫助學生提高化學解題方法與技巧。
關鍵詞:高中化學;解題方法;技巧
對大部分高中學生而言,化學課程的學習難度比較大,理論知識抽象性明顯,而且與實際生活缺乏必要的聯(lián)系,從而掌握起來比較困難,這無形之中就增加了解題的難度。因此,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地解決上述現(xiàn)狀,教師就需要在基礎知識講解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正確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的了解和掌握,而且還能通過解題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和準確率。
一、 守恒法巧解高中化學題
與其他理科學科一樣,高中化學在解答過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推理驗算來對其相關理論進行驗證,因此,守恒法在化學解題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守恒是最常見的詞語,是化學方程式的核心理念,如質量守恒、能量守恒、電荷守恒等,這樣一來在進行高中化學解題過程中應用守恒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解題效率和準確性。在進行高中化學學習時我們知道,在生成物和反應物之間具有質量、體積等守恒的關系,即化學反應前后原子數(shù)、得失的電子數(shù)都守恒。
例如,取3.84 g銅和一定質量的濃硝酸進行反應,當銅反應完時,共收集到標準狀況時的氣體2.24 L,若把裝有這些氣體的集氣瓶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需通入多少升標況下的氧氣才能使集氣瓶充滿溶液?
解析:銅失電子數(shù)=被還原的硝酸得的電子數(shù)=氧化硝酸的還原產物NO,NO2消耗的氧氣得的電子數(shù),省去中間計算,則銅失的電子數(shù)=氧氣得的電子數(shù)。則
n(O2)=n(Cu)×2×1/4=3.84 g÷64 g·mol/L×2×1/4=0.03 mol
V(O2)=0.03 mol×22.4 L/mol-1=0.672 L
若用常規(guī)解法,應先求出NO,NO2的物質的量,再根據(jù):
4NO2+O2+2 H2O4HNO3
4NO+3 O2+2H2O4HNO3
計算出O2的物質的量,并求出其體積,常規(guī)方法運算量大,中間計算多且復雜,容易出錯,用電子守恒法綜合考慮,可省去中間的各步計算,使計算簡化。
在進行化學解題過程中,運用守恒法進行解題有時候事半功倍。在進行化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對物質反應的前后變化、結構等掌握不清楚,此時就需要借助守恒法對其進行求解,從而使題目變得簡單。
二、 篩選法巧解高中化學題
高中化學問題設置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考查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了解和掌握情況,并非對學生運算技能的考察。因此,在實際解題過程中,要想在較短的時間完成對題目的解答,就需要借助篩選法。篩選法是高中化學解題過程中應用比較多的一種解題方法,其可以提前剔除一些不正確的答案,有效地簡化和縮短了解題過程,最終得到正確答案。篩選法主要應用于化學概念或原理解題等題目之中。
例如,題目:如果把幾類氣體均勻混合在一起,可以得到紅棕色的氣體,隨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后進行搖晃,可以得到棕色水,并且氣體的顏色開始慢慢地消失,隨后將混合氣體與外界空氣進行接觸,就又可以得到紅棕色。試問:混合氣體是由哪幾種氣體組成?選項有:A氧氣、二氧化氯、一氧化氯;B氧氣、一氧化二氮、液溴;C二氧化氯、氮氣、液溴;D二氧化氯、氮氣、一氧化氯。
通過對上述幾種氣體的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來對各選項進行分析。首先,能夠產生紅棕色的氣體包括了溴蒸氣和二氧化氯,并且只有溴蒸氣與水反應才可以得到溴水,然而二氧化氯與水發(fā)生反應只能得到硝酸和一氧化氯,因此四個選項中不含有液溴的選項A和選項D可以排除。隨后通過對題目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氧氣與混合氣體發(fā)生接觸后會生成紅棕色的氣體,而選項中的氣體只有一氧化碳滿足要求,因此可以排除選項B,則選項C為正確答案。
三、 變形法巧解高中化學題
化學式是高中化學解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主要是用元素符號來對物質組成的式子進行表示。在進行化學題目解答過程中,通過對已有的化學式進行變形,不僅能夠使題目的解答思路變得清晰,而且還可以縮短題目的解答時間,可以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正確的答案。
例如,題目“在氧氣中5g的C6H12O6完全燃燒,將燃燒后所得到的氣體通過過氧化鈉 Na2O2,發(fā)生一系列反應后過氧化鈉 Na2O2增重多少?”
在對上述題目進行解答過程中,可以借助方程式對反應后水和二氧化碳的量進行計算,這樣的計算過程比較復雜,而且所得到的結果容易出現(xiàn)差錯。此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化學式進行變形,即過氧化鈉 Na2O2和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后得到Na2CO3,可以將其變形為Na2O2·CO,而過氧化鈉 Na2O2和水發(fā)生反應后得到的氫氧化鈉NaOH可以變形為Na2O2·H2。通過變形后可以發(fā)現(xiàn),如果過氧化鈉Na2O2增重,將會等同于與二氧化碳反應增加氧和碳的重量,同時包括與水反應增加的水中氫。然后把C6H12O6變形成(CO)6H12,就能夠得出Na2O2反應后增重5 g。這樣的解題方法不僅可以使解題過程簡單明了,而且還能縮短解題時間,提高解題結果的準確性。
總之,在高中學習過程中,化學課程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其具有非常強的邏輯性和實踐性。在進行化學解題過程中,如果未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不僅會增加解題的難度,而且還會降低解題結果的準確性。因此,為了有效改變上述現(xiàn)狀,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善于從日常學習和解題過程中不斷地積累解題經驗,從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解題技巧,有效地縮短解題時間,提高解題的效率和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王敏.高中化學解題對守恒法的應用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3(12):126-127.
[2] 孟令艷.高中化學解題策略以及方法研究[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高中版),2013(09):62.
作者簡介:
劉粉仙,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云南省紅河縣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