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肇平
(湖南城建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湘潭 411103)
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場所,在促進地方經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大多數高校為了適應當前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大多數的高職院校注重培養(yǎng)定向性人才,以滿足人才市場的需求。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忽視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中國茶文化作為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融合道家、儒家、佛家的哲理和精髓,并在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中的得到了不斷的豐富和發(fā)展,并且茶文化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思想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及時了解中國的茶文化,并且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和教學資源為基礎,將茶文化融入高職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實現思想政治教學和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相結合,給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定的啟示和作用,培養(yǎng)一批具有專業(yè)化知識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飲茶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習慣,經過幾千年的不斷洗禮,已經將茶德作為茶道的根本,可以說是茶文化中的靈魂所在。同時,茶文化在不斷地發(fā)展中,人們逐漸依據時代發(fā)展的趨勢,注入了新的思想內涵,被世人所認可并被應用到多個領域。茶德中透漏出來的“廉、美、和、敬”是茶道中的核心內容,這不僅對做人做事等都有著要求,還促使人們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和品質,通過茶文化中的思想內涵,促使自己追求更高的自我目標,實現自身的價值。飲茶中體現飲茶人的思想品質,還需要人們加深對茶德的認識,引導人們將茶德滲透到教學和生活中,樹立良好的思想品質。
茶文化中涉及到飲茶、品茶等幾個步驟,通常人們將飲茶作為一種藝術的追求,人們在飲茶的過程中接受茶文化的熏陶,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茶文化的影響,促使在飲茶這一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同時,茶文化中的茶道作為整個茶文化的核心內容,需要在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中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促使文化和茶道有著更高層次的升華。
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一,其在時間的長河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其中重要有道、儒、佛三家的重要思想,還有美學、倫理學等各方面的知識。如果將茶文化融入到高職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接觸到茶文化中滲透的相關內涵,并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和習慣。同時,茶文化中囊括有很多傳統(tǒng)文化,將茶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直接的接觸與茶文化相關的知識和文化,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茶文化中的思想內涵包括茶葉生產種植、生產、銷售、飲茶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并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茶文化逐漸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促使茶文化不斷適應當前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其中茶文化滲透出來的精神內涵和優(yōu)秀品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茶樹似人,將茶樹無私奉獻的精神融入到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學中,讓茶樹中蘊含的思想品質洗滌學生的心靈。另一方面,茶葉中蘊含有很多值得人學習的道德和品質,老師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人們接觸的茶葉來系統(tǒng)的講解茶文化中的內涵,并且將這些優(yōu)良的品質作為學生不斷學習的目標,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但是,茶文化中的精神還需要老師引導下學生進行自我體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與探索能力,主動探尋茶文化總的內涵,將自身培養(yǎng)成品德高尚的專業(yè)性人才。
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學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有效的解決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問題,這種能力可以通過茶文化的學習得到系統(tǒng)和強化。就當前高職生思想政治教學的現狀來看,大多數的高職生對茶文化的研究和探索力度不夠,學生對茶文化的理解能力不全面,導致個人的品質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而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中思想內涵簡單的來說可以分為“八德”,對人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將茶文化融入到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對學生行為習慣、思想加以引導和啟發(fā)。同時,老師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要及時了解學生行為習慣和思想品質,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促使學生在茶文化的指導下,不斷反省并且及時尋求解決方法,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形成正確的三觀。
從目前我國高職生的教學情況來看,并沒有開設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針對性課堂,嚴重阻礙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而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學中涉及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需要相關部門的大力重視,將傳統(tǒng)文化教學與學生的思想政治相聯系,為增強我國的文化傳承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和繼承的重要載體,大學生在整個文化的發(fā)展中占據著關鍵地位。如果相關部門沒有及時認識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將會嚴重制約著我國文化的發(fā)展,這對整個民族來說都是極大的打擊。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人們在生活中能夠經常接受到茶文化的熏陶,通過茶文化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化古板為生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隨著世界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等現代信息設備逐漸應用于社會的各個方面,各國文化都可以通過多媒體等途徑進行廣泛的宣傳和傳播,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接受到外國文化的浸染。如果學生不能正確的認識西方文化,及時分辨網絡信息中的真假和好壞,將會導致學生盲目模仿西方文化,消弱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將茶文化融入到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學中,能夠有效的引導學生去認識和繼承中國的茶文化,幫助學生看清楚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避免學生盲目的學習西方文化和崇拜西方文化。
將茶文化融入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相關學者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出來的實踐經驗,已經成為了當前思想政治教學的發(fā)展方向。一方面,茶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能夠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另一方面,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建設已經成為了當前思想政治教學的關鍵,而將茶文化融入到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學中,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將茶文化在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學中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價值體現。
茶文化通常表現在人們的日常交往之中,其蘊含的行為規(guī)范和社會準則對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茶文化在日常的生活中通常具有樂觀積極、勤奮向上的價值觀,這些思想正是高職思想政治教學中關注的焦點之一,將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有效的彌補當前社會中的浮躁、攀比思想。而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還應主動地將其應用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對待身邊的人或事。
茶文化是茶葉種植、銷售、生產等各個階段凝聚下來的文化結晶,并且在時代的發(fā)展中得到了不斷的豐富和發(fā)展,將其應用于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學中,能夠有效地擴展教材的知識面。因為茶文化中涉及很多歷史典故、文化內涵、時代變遷等內容,這些都可以成為鮮活的教學內容,并且通過多樣的教學手段將這些典故和文化內涵融入到課堂中,從而有效解決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學課堂枯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的參與率。同時,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學講解教材中的知識點,促使思緒政治教學課堂過于理論化和抽象化,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很難對其中的知識點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就目前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的的參與度來看,大多數的學生都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不感興趣,甚至有的出現了嚴重的厭煩心理,以至于學生很難理解思想政治課堂的內涵和精髓。但是,將茶文化融入到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學中,促使學生在與傳統(tǒng)文化的接觸中,明白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在茶文化濃厚的文化底蘊中不斷豐富學生的歷史淵博和文化知識。
高職院校注重培養(yǎng)培養(yǎng)專業(yè)化高素質人才,而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保障。但是,很多高職院校受到傳統(tǒng)觀教學觀念的深刻影響,導致大多數的老師還停留在教材知識的集中講解上,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由于學生成長環(huán)境和經歷過的事情不同,導致學生的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迥然不同,甚至有學生的思想觀念等都存在一定的誤解,嚴重制約著學生的發(fā)展。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及時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價值取向,并且及時地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尤其是將茶文化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學中,讓學生將茶文化中的淡泊名利、謙和、無私奉獻等高尚的節(jié)操,成為學生不斷向前的動力。
相關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動機將會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在多媒體等現代信息設備的輔助下能夠將茶文化的知識點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表現出來,這種生動的教學課堂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老師在講解地域文化的時候,老師可以依據教材中的知識點選定一個主體,然后將班級中的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讓每組學生就不同地域下茶葉的文化特點等進行探討,老師需要不斷的詢問學生的討論的情況,并且及時的給予科學的引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這種課堂討論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情景化認知是目前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各個感官系統(tǒng),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但是情景式教學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老師需要在學校教學任務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下明確思想政治課堂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且將與茶文化相契合的知識點相融合,設置情景式教學。其次,老師需要全面了解茶文化中的文化底蘊,然后在日常的教學中體現出來,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茶文化的影響,從而為學生提供前景的動力和學習的目標。最后,構建思想政治群體活動,鼓勵學生主動對茶文化和思想政治課堂進行實踐探索,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
茶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結構與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結構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學校需要及時對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結構進行完善和改革,也就是不斷的轉變老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思路,突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一方面,學校需要及時了解學校思想政治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及時引進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手段,對學校的的教學體系進行完善和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轉變老師的教學觀念,將學生置于課堂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就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和重點進行探索,在實際中進行探索。
中國是茶文化的起始地,滲透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結晶,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瑰寶。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專業(yè)性的高素質的人才需求急劇增加,我國的高職院校的教育事業(yè)需要在時代的發(fā)展中進行不斷的完善和發(fā)展,以適應當前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將茶文化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學中,促使學生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得到不斷地成長進步,必將極大的縮短和適應學生融入社會的時間,從而實現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和進步。
[1]彭銀年,孟巧紅.茶文化在高校課堂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素質提高的路徑分析[J].福建茶葉,2017(6):389-390.
[2]周海燕.互聯網時代視角下茶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導入分析[J].福建茶葉,2017(4):40-41.
[3]李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意義及路徑——以茶文化為例[J].福建茶葉,2017(3):354-355.
[4]王亞全,王海燕.利用影視動畫藝術開展茶文化宣傳的意義及實施路徑[J].福建茶葉,2017(4):179-180.
[5]龍濤.新媒體理念下高校圖書館傳承我國傳統(tǒng)茶文化的路徑研究[J].福建茶葉,2016(10):39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