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芳
(甘肅省民勤縣西渠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733399)
羊肝片吸蟲病是由羊吃了被囊蚴污染的飼草料而感染發(fā)病,該病多發(fā)生在夏秋兩季,6~9月份為羊肝片吸蟲病高發(fā)季節(jié)。各種年齡、性別、品種的羊均能感染,羔羊和綿羊的病死率高。該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在低洼和沼澤地帶放牧的羊群發(fā)病較嚴重。羊患有肝片吸蟲后,到后期由于體內蟲體較多,肝臟硬化,單純用西藥的驅蟲藥一時難以奏效,可配合中藥治療,增加療效,降低羊只死亡率。
病羊精神表現(xiàn)沉郁,不食或食欲不好,可視黏膜表現(xiàn)極度蒼白,黃疸明顯,貧血。病程期間病羊逐漸消瘦,被毛粗亂,肋骨突出,眼瞼、頜下、胸腹下部有水腫。病情嚴重的,一般經(jīng)1~2個月后,出現(xiàn)死亡,癥狀較輕的,可拖延到次年天氣回暖,飼料改善后逐漸恢復。
肝片吸蟲病的傳染源主要是病羊和帶蟲者,對患病羊只主要進行驅蟲和治療,健康羊只進行驅蟲預防。急性病例一般在9月下旬幼蟲期驅蟲,慢性病例一般在10月成蟲期驅蟲。所有羊只應在春、冬兩季定期驅蟲,冬季驅蟲主要是保護羊只過冬,預防羊冬季發(fā)病,春季驅蟲是減少羊在夏秋放牧時散播病原。理想的驅蟲藥物是硝氯酚,每千克體重3~5毫克,空腹l次灌服,每天1次,連用3天。另外,還有聯(lián)氨酚噻、肝蛭凈、蛭得凈、丙硫咪唑、硫雙二氯酚等藥物,可選擇服用。
貫眾 9g,使君子 9g,檳榔 9g,大黃 9g,雞內金9g,蘇木 12g,丹參 12g,龍膽草 12g,茯苓 12g,白術12g,木通 3g,澤瀉 6g,甘草 6 克,厚樸 9g,白芍12g,當歸9g,黃芪15g,柴胡9g。水煎灌服或粉碎后兌水灌服,一日一次,連灌7日。
方中貫眾、使君子、檳榔殺蟲消積,大黃、雞內金且清除肝細胞的炎癥和膽汁淤積,有利于蟲體排出,為君藥;蘇木、丹參活血止痛,龍膽草利濕健胃,茯苓、白術滲濕健脾,厚樸、甘草理氣健脾,木通、澤瀉利水消腫,為臣藥;白芍、當歸、黃芪能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為佐藥;柴胡引藥歸經(jīng),清熱解毒為使藥。
對我鎮(zhèn)轄區(qū)內的養(yǎng)殖場臨床用藥后,得到養(yǎng)殖戶的高度評價,西藥驅蟲后,中藥加以調理,羊肝片吸蟲病發(fā)病率明顯降低,死亡率減少,該驅蟲模式可以在養(yǎng)殖場戶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