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兆佐 張萬義
【關鍵詞】冠心??;心絞痛;供血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1..02
冠心病心絞痛屬于臨床常見病癥,主要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發(fā)血管腔出現(xiàn)狹窄的現(xiàn)象,導致冠狀動脈的供血效果嚴重不足,出現(xiàn)心肌缺血與缺氧等現(xiàn)象,引發(fā)心絞痛[1]。在實際調查的過程中可以得知,近年來我國心血管發(fā)病率逐漸增加,冠心病心絞痛的致死率非常高[2]。張萬義教授是山東省名中醫(yī),國家優(yōu)秀中醫(yī)臨床人才,山東省首批五級師承指導老師,主要進行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工作時間30多年,主要將中醫(yī)方面的理論作為指導依據(jù),進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研究,張萬義教授根據(jù)宗氣的生理功能等相關理論,提出了冠心病心絞痛的病理過程是“宗氣虛—宗氣下陷”的過程,確立了“升補宗氣”的主要治療方式,通過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已經(jīng)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下文分析張萬義教授的臨床治療經(jīng)驗。
1 宗氣虛—宗氣下陷是冠心病心絞痛的重要病機
宗氣理論形成于《黃帝內經(jīng)》,是指積于胸中之氣,又名大氣。《靈樞》指出“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津液,故宗氣積于喉嚨,以冠心脈呼吸焉”[3]。后世醫(yī)家張錫純在《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明確提出宗氣即“大氣”,并創(chuàng)大氣下陷論,提出其“不但為全身諸氣之綱領,并可為全身血脈之綱領”[4]。宗氣的主要生理功能為貫心脈行氣血和走息道而行呼吸。對于宗氣而言,會產(chǎn)生呼吸或是血行方面的良好推動效果,且人類在呼吸與肢體運動等等生理功能方面,都對宗氣產(chǎn)生依賴性,只有宗氣充盈,才能保證符合要求。
張萬義教授提出,在人體年齡逐漸增長的過程中,肺腑之氣會出現(xiàn)虧損的現(xiàn)象,而宗氣主要就是元氣在肺臟與脾臟之內的補氣,因此,在人體衰老之后,臟腑的宗氣就會減少,導致宗氣逐漸衰弱。老年人冠心病心絞痛是在心血管系統(tǒng)“老化”的基礎上發(fā)生的。老年人冠心病心絞痛的主要表現(xiàn)常以胸悶、呼吸困難、氣短或心中“空墜”感為主,這與一般成年人心絞痛不同[5]。另外老年人冠心病心絞痛易發(fā)生各種心律失常,且臨床癥狀主要為胸悶與呼吸困難等,患者表現(xiàn)為渾身乏力,而宗氣下陷主要屬于宗氣虛弱的主要發(fā)展情況,表現(xiàn)為胸悶憋氣,心悸怔仲,或出現(xiàn)心律不齊等,宗氣下陷,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引發(fā)心悸問題,且脈搏細弱,或是脈搏小數(shù),亦或是出現(xiàn)結問題。對于冠心病心絞痛而言,其與宗氣下陷存在直接聯(lián)系,受到臨床基礎發(fā)病特點與其他特點的影響。由此可見,張萬義教授在研究中提出了觀點:宗氣下陷是老年冠心病心絞痛的重要病機[6]。
2 升補宗氣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重要法則
張萬義教授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提出在具體應用升補宗氣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時,應以補益為重點,升提是關鍵,兼顧和血。老年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表現(xiàn)為氣短、呼吸困難、胸悶,說明在發(fā)病機制上以虛為主。張伯臾教授[7]也提出“老年冠心病以虛為主,以補虛固本為治療大法”。宗氣下陷最為主要的就是虛弱與陷等問題,因此,在實際治療的過程中,需將補益作為核心依據(jù),促進治療工作的聯(lián)合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補的宗氣充盈效果,進而恢復走息道而行呼吸,貫心肺而行氣血的功能。老年冠心病心絞痛的形成的過程中,血瘀是老年冠心病心
絞痛的一個重要病理變化。因此,治療上應兼顧活血化瘀。張萬義教授在臨床上常運用黃芪、黨參二藥補益宗氣,葛根、柴胡、升麻三味升提陽氣,當歸、川芎二藥和血,諸藥相合,補中有升,兼顧和血,共奏補益、升提、和血之功[7,8]。
3 病案舉例
張某,男,62歲,2017年3月12日診。主訴:反復胸悶不適5年,病情逐漸加重,臨床癥狀還又有心慌與乏力,且此類癥狀連續(xù)7天左右?;颊邲]有明顯的誘因,出現(xiàn)了嚴重的胸悶癥狀,且心慌加重,乏力問題明顯,經(jīng)過休息與小憩此類癥狀可以得到明顯緩解。在當?shù)氐尼t(yī)院多次進行了住院治療,但病情時輕時重。1周前患者因家庭裝修勞累,心慌、胸悶發(fā)作較前加重,次數(shù)增多,持續(xù)時間較長,自服中藥后癥狀未見緩解,伴氣短、倦怠乏力、易汗出、納呆、眠差易醒,小便調、大便稍干。 舌暗紅,苔薄白膩,脈沉細無力。輔助檢查:心電圖:V1—V6ST段下移,T波低平,Ⅱ、Ⅲ、avF病理性Q波。中醫(yī)診斷:胸痹(宗氣不足)。西醫(yī)診斷:冠心病;高血壓病。治法:升補宗氣。處方:黃芪29 g,黨參29 g,升麻13 g,葛根11 g,柴胡
10 g,知母12 g,當歸18 g,川芎13 g,熟地黃16 g,酸棗仁30 g,7劑,水煎200 mL,分早晚2次分服。2診:心慌、胸悶、氣短、乏力等癥狀減輕,睡眠質量較低,且大便呈現(xiàn)較為干燥的狀態(tài),觀察口腔,舌苔顯示了暗淡的顏色,且舌苔白色,脈搏較為沉細。在原來的藥方基礎上,增加了柏子仁30 g,遠志12 g,郁金12 g,以增強安神、通便的功效,又取7劑。3診:心慌、胸悶、氣短、乏力明顯改善,睡眠可。舌質淡暗,苔薄白,脈沉,上方繼服7付。
冠心病心絞痛的防治已成為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張萬義教授勤求古訓,從宗氣虛、宗氣下陷的各方面角度來講,通過病理分析,可以將宗氣的補氣法作為主要治療原則,經(jīng)臨床觀察,療效顯著,值得學習推廣。
參考文獻
[1] 冷德生,高恩宇,李富震,等.中醫(yī)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信息,2017,34(04):119-123.
[2] 曹 輝,石立鵬,謝超明,等.中醫(yī)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研究進展[J].光明中醫(yī),2017,32(10):1523-1526.
[3] 楊 燕,胡鏡清,彭 錦,等.宗氣理論概述及現(xiàn)代研究進展[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4,16(11):2435-2439.
[4] 陳吉全,于慶衛(wèi).張錫純大氣理論探討[J].光明中醫(yī),2013,28(08):1545-1546.
[5] 張萬義.從升補宗氣論治老年冠心病心絞痛[J].湖北中醫(yī)雜志,2003(05):27-28.
[6] 張萬義.從升補宗氣論治老年人心絞痛[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12(11):6-7.
[7] 陳 銳.張伯臾心痹、真心痛治驗[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1,27(04):20+28.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