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晴晴
2025年,來自遙遠星球的外星探險家將與地球人第一次接觸。
外星探險家有通用的翻譯機,所以我們理解起他們的語言來并沒有那么麻煩。但是,不幸的是,他們已經(jīng)了解了太多人類負面的信息,對我們這個物種的看法并不是很好。
因此,為了把人類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外星人,地球的科學家、政治家等組成了歡迎委員會,他們決定選出一種語言,希望在第一次接觸中用最短的時間傳達最多的信息,以一個標志性的姿態(tài)來展示我們有多高效、智能。
那么,他們會選擇哪一種語言呢?因為地球上有超過5000種語言,所以要作這個決定并不容易。
科學家們?nèi)绻写罅康馁Y源和時間,就會這樣去研究這個問題:首先,選擇合適長度和文字書寫標準的段落;然后,周游世界,找適合的人朗讀這段文字。
每一種語言,至少需要找十幾個朗讀者來朗讀選定的段落??茖W家們需要記錄每一段文字的音節(jié)總數(shù),并測量每一個朗讀者朗讀完短文所用的時間,接著算出每秒鐘的音節(jié)數(shù)。最后,提取每一個音節(jié)包含的有意義信息,這樣就能得到每一個音節(jié)的平均信息密度。
最后,使用這些值可以推導出每種語言的“信息比率”。
法國里昂大學的研究人員弗朗索瓦·佩萊格里諾和他的同事沒有周游世界,他們也沒有時間、資源去調(diào)查每一種語言。但是,在:2010年,他們使用上面的方法確定了世界上七種語言的“信息比率”,分別是英語、法語、意大利語、日語、西班牙語、漢語普通話和德語。
結(jié)果顯示,英語的“信息比率”居前,但是也并沒有比其他語言高太多。大多數(shù)語言的“信息比率”相差不多,日語比其他語言都低。
有趣的是,每一個音節(jié)傳達信息較少的語言,如西班牙語、日語和法語,往往語速更快。這使得在相同時間內(nèi)這些語言(除日語之外)與意義密集的語言(如普通話和英語)提供的信息量相當。
看來,在現(xiàn)有的語言中進行選擇并不容易。
當然,地球上的外星人歡迎委員會還可以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人工語言。這種語言應(yīng)該是一種邏輯性非常強,效率非常高,表達非常詳細和準確的人類語言,它同時還要盡量減少歧義。因為,從目前我們對各種語言的了解來看,模糊、不合邏輯、冗余、一詞多義(多重含義)和整體的隨意性,似乎普遍存在于人類語言中。
現(xiàn)在,還真的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語言——伊斯奎爾語。
伊斯奎爾語是由美國人約翰·基哈達創(chuàng)造的,他曾是美國加利福尼亞機動車輛管理部門的中層管理人員。不要以為一個工作與語言研究毫不相關(guān)的人就不能創(chuàng)造新語言,事實上,約翰·基哈達創(chuàng)造的伊斯奎爾語出人意料的精彩。
約翰·基哈達創(chuàng)建伊斯奎爾語的初衷,是減少人類語言中的歧義和語義模糊。它通過合并一個嚴格的語法結(jié)構(gòu)中的58個音素,從而能更精確、深層次地表達人類可能出現(xiàn)的任何想法,特別是與人類自身相關(guān)的。
然而,伊斯奎爾語真的是太復雜了,以至如今還沒有人,甚至連創(chuàng)造者約翰·基哈達都不能流利地使用它。
不過,我們不需要說得很流利。我們只需要為來到地球的外星訪客舉行一個簡短的歡迎儀式,用最簡短的話語,向他們介紹我們自己,我們的語言和文化等,并表達我們希望和平的愿望,這就已經(jīng)達到我們的目的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