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錯了,我向總理檢討”
1965年,周恩來途經(jīng)開羅,赴阿爾及爾參加亞非會議。飛機抵達開羅前周恩來接到電報,阿爾及爾發(fā)生了軍事政變。當時對政變的背景及發(fā)展形勢都不清楚。趁飛機在開羅機場加油時,周恩來通過當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鄧小平,向毛澤東報告情況,并建議改變原來的計劃。
當時任外交部部長的陳毅打前站,已經(jīng)先期到達阿爾及爾。還有許多亞非國家的代表也到達了阿爾及爾。面對這樣的政局,他們都很焦急,紛紛來找陳毅,了解中國對是否繼續(xù)召開這次會議的態(tài)度。陳毅是個炮筒子,見到朋友們著急,他連想都沒多想,就擲地有聲地放了炮:“這次亞非會議必須開。而且一定要開好!”
結(jié)果,由于各種原因,會議無法舉行。代表們紛紛回國。本來,許多亞非國家對中國很尊重很信任。陳毅的許諾落空,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
周恩來回國后知道了這個情況,氣得在屋子里打轉(zhuǎn),不住地斥責:“胡鬧!簡直胡鬧!”陳毅也自知捅了婁子,一回北京就趕到西花廳,去向周恩來“負荊請罪”。
見到陳毅,周恩來背過身去,握住拳頭,在桌子上砰、砰、砰地敲了三下,嚴厲地說:“這是不允許的!”
“我負荊請罪,這一炮沒放好……”陳毅誠懇檢討。周恩來近于聲色俱厲地逼視著陳毅:“你是中國的外交部長,不請示不報告你就敢在那里擅自放炮表態(tài),誰給你的權(quán)力?這是國際影響問題!”
陳毅老老實實地又說了遍:“我錯了,我向總理檢討?!敝芏鱽砑ち业丶m正:“不是向我檢討,要向毛主席,向黨中央檢討!”
也許是受到了陳毅那始終如一的誠懇態(tài)度的打動,周恩來的目光和語調(diào)緩和了下來:“外交部不同于其他部門,一言一行都會帶來國際影響,一言一行都要慎之又慎。我在開羅下了飛機就向毛主席、黨中央?yún)R報請示,你在阿爾及爾就敢不匯報不請示擅自發(fā)表意見,革命大半輩子連這點組織紀律性都沒有?”陳毅心服口服地低著頭說:“我向毛主席、黨中央作檢討。”
“總理有事,叫你們都回去”
20世紀50年代,有一回周恩來送西哈努克離京,前往送行的還有一些將軍。三點開始,將軍們想去看球,都有點心神不寧。西哈努克進了機艙,門還沒關上,將軍們就往機場出口趕。
周恩來本是滿面春風地站在那兒,等飛機起飛。突然發(fā)現(xiàn)了將軍們的舉動,他勃然大怒,吩咐衛(wèi)士:“你跑步去,告訴機場門口,一個也不許放走,誰也不準離開,都給我叫回來?!?/p>
衛(wèi)士趕到門口,通知將軍們:“總理有事,叫你們都回去?!睂④妭冸m有些遺憾,但想到總理有事,也就都說說笑笑地回來了。
周恩來呢,始終筆直地站在那兒。目送飛機起飛,飛機繞空一周,然后逐漸遠去。接著,周恩來向前來送行的外國使節(jié)告別。外國使節(jié)都離開了,將軍們?nèi)栽谡f笑。
這時,一聲喝問打斷了將軍們輕松的情緒:“你們學過步兵條例沒有?”將軍們這才發(fā)現(xiàn)周恩來臉色不對,立刻屏聲靜息,按規(guī)范立正站好。周恩來放慢速度,一板一眼地說:“客人還沒走,機場已經(jīng)沒人了,你們是不是不懂外交禮儀?那好,我來給你們上課。按外交禮儀,主人不但要送外賓登機,還要靜候飛機起飛,起飛后也不能離開,因為飛機還要在機場上空繞圈,要帶動機翼……”
周恩來足足講了15分鐘,才抬起手腕看了一下表緩緩地說:“我知道你們是著急想看足球賽,我叫住你們,給你們講這些你們早就知道的道理。我講15分鐘,為什么?就是要讓你們少看點球賽,才能印象深些。好了,現(xiàn)在咱們一起去吧,還能看半場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