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師范大學數(shù)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
例1設x,y為實數(shù),若4x2+y2+xy=1,則2x+y的最大值是______.
(2011年浙江省數(shù)學高考理科試題第16題)
本題作為數(shù)學高考填空題的壓軸題,難度較大,許多學生面對此題時一籌莫展,無從下手.其實此題較為開放,入口較寬,是一道精心打造的好題.此題命題者是如何求解的筆者無從得知,以下是網(wǎng)上及眾多數(shù)學教輔資料上提供的一種解法:
解法1由4x2+y2+xy=1,得
則
當且僅當2x=y時,等號成立,即
上述解法非常簡潔,但是技巧性太強.第一步“配方”的過程尤如“神來之筆”,如同波利亞所謂的“從帽子里跑出一只兔子”,學生除了贊嘆方法的巧妙之外,只能望題興嘆:我怎么就想不到?[1]出現(xiàn)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上述解法的解題思路不“自然”.
那么,如何才能形成“自然”的解題思路呢?在面對一個較困難的問題時,波利亞在《怎樣解題》一書中,他給學生的建議是:通過聯(lián)想,找到一個你所熟悉的與現(xiàn)在的問題具有相同或相似未知數(shù)的問題,分析差異,然后利用你已有的活動經(jīng)驗對你現(xiàn)在的問題加以解決[2].
下面以上述試題的求解為例,就如何才能形成“自然”的解題思路作一些探討.
聯(lián)想1已知條件4x2+y2+xy=1的左式是一個二次三項式,對于這種二次三項式,常用方法是試圖將其配方,使其出現(xiàn)平方和的形式,然后采用三角換元.
解法2由4x2+y2+xy=1,配方得
聯(lián)想2將已知條件寫成
(2x+y)2=1+3xy,
聯(lián)想到基本不等式
可將其轉化為關于2x+y的不等式,求解后即得2x+y的最大值.
解法3由4x2+y2+xy=1,得
(2x+y)2=1+3y.
所以
即
聯(lián)想3將已知條件寫成
由左邊的形式可以聯(lián)想到余弦定理,從而可以將2x,y,1放入一個三角形中.
由正弦定理知
聯(lián)想4題目要求的是2x+y的最大值,這是一個二元一次函數(shù)的最值問題,聯(lián)想到我們常利用數(shù)形結合思想處理二元一次函數(shù)的最值問題.可將4x2+y2+xy=1視為一封閉的二次曲線,記2x+y=t,視為一動直線,目標函數(shù)t=2x+y的最值往往產(chǎn)生于直線與曲線相切這一極端位置.
解法5設2x+y=t,聯(lián)立
消去y,得
6x2-3tx+t2-1=0.
由于直線與曲線有公共點,則
Δ=(-3t)2-4×6(t2-1)≥0,
化簡得
從而
將已知條件4x2+y2+xy=1中的常量“1”用變量“z”替換,上述試題可拓展為:
本題的難度雖然很大,但是聯(lián)想到例1的多種解法,我們不難得出本題的多種解法,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試,以下提供其中的一種解法:
解由4x2+y2+xy=z配方得
設x=t(其中t≠0),則
y=2t,z=4t2+(2t)2+2t2=10t2,
在進行解題教學時,教師應淡化解題技巧,注重通性通法;應多引導學生去“聯(lián)想”,力爭貼近學生思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讓解題思路因聯(lián)想而“自然”,從而讓學生感到這種解法便是“他應當想到的”,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若能對已解決的問題進行適當?shù)耐卣?,則更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1] 波利亞.數(shù)學的發(fā)現(xiàn)[M].劉景麟,曹之江,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2] 波利亞.怎樣解題[M].閻育蘇,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3] 孔勝濤.編題教學法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嘗試[J].數(shù)學教學研究,2017(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