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縣農業(yè)廣播電視學校 馬喜利
西瓜嫁接的前期準備工作是西瓜嫁接育苗技術中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嫁接前,瓜農一定要選擇地勢平坦、避風性好、向陽性好的地方來搭建大棚。苗床應整理成為1.2 m×0.3 m的平實床面,并在大拱棚內的苗床上放置直徑為10 cm、高為12 cm的營養(yǎng)袋。在裝營養(yǎng)土之前一定要將袋子下面的小角剪開,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方便排水。一般而言,營養(yǎng)土所采用的是比較肥沃的沙壤土,適量的腐熟垃圾土,再加上比例為1%的三元復合肥進行均勻攪拌后的混合土。
在選擇砧木時一定要選經過多年篩選的。西瓜的品種可以選擇本省自產的、本地自產的或者是引進的瓜種。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氣溫比較穩(wěn)定的時候可以進行播種。但是播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先將營養(yǎng)袋用水浸透1 d,然后將已經催芽的砧木種子平放在營養(yǎng)袋的中間,最好是每個營養(yǎng)袋只放置1粒種子,再將厚度為0.5~1 cm厚的細沙覆蓋在上面。需注意的是,要及時對其進行澆水,以此來保證瓜種的濕潤性,當砧木苗出現(xiàn)真葉的時候還應及時完成打頂摘心工作。
選擇產量高、品質優(yōu)、外觀好、生長良好的西瓜品種。在砧木種子播種7~10 d后,砧木苗出現(xiàn)真葉時進行播種。在播種時要注意將催過芽的種子以粒距1.5~2 cm均勻地播種在沙土苗床上。另外,還需注意充足澆水,并蓋上塑料薄膜。
播種后到出苗前以提高地溫為主,覆土后平鋪一層塑料膜,并加蓋小拱棚,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 ℃,夜間溫度保持在18~20 ℃,促其早出苗。當60%頂土時撤去平鋪的地膜,70%出土時進行變溫處理,白天溫度保持在25 ℃左右,夜間溫度保持在16~18 ℃。接穗和砧木出苗后,特別是在嫁接的前幾天,要多見光、少澆水,防止徒長。嫁接前要澆足水。
嫁接的工具是刀片和竹簽。刀片要鋒利、耐用。插孔用竹簽,長6~7 cm,一端削成0.5~0.7 cm 長的橢圓斜面,近似于接穗莖粗斜切面,用火輕燒一下,使前端變硬變光滑。
嫁接的時機選擇在接穗種子剛張開子葉的時候,選擇天氣晴好、溫度在18 ℃以上的天氣,最佳的接種溫度是25 ℃,如果出現(xiàn)陰雨天氣一定要停止嫁接。在西瓜嫁接過程中,經常采用的方法是頂插嫁接法。在嫁接前的3~5 d可以將砧木瓤苗進行摘心處理。摘心的時間最晚不能超過砧木瓤瓜苗的第1片真葉生長到2 cm的時候。嫁接應在塑料大棚中進行,如果天氣晴好可以將稻草簾覆蓋在塑料大棚上,防止陽光直射。在嫁接的時候,還應用寬為0.2 cm、厚為0.1 cm、長為12 cm的扁竹簽從砧木的兩片子葉之間斜著插下去。拔出竹簽,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
西瓜從嫁接一直到成活需要經過10 d,在溫度、濕度、遮光及病蟲害防治良好的情況下保證種植的效果。保溫條件是要求塑料大棚內的溫度在20 ℃以上,不能超過35 ℃;大棚內的濕度應保持在85%以上,如果濕度不夠可以在大棚內用噴霧器進行補充。在嫁接后的2 天內一定要做好密閉遮光工作,第3天開始每天早晚可進行光照30 min,并每天揭開薄膜的兩頭換氣1次,以后就可以適當延長光照時間,增加通風次數(shù)。1天后,嫁接苗基本成活時就可去掉覆蓋物進行常規(guī)性管理。防治病蟲害主要是通過一些廣譜殺菌劑來實現(xiàn),特別要注意的是防治苗期碎倒病。
實行嫁接的西瓜苗栽培生長率較高,座果率也較高,第2次結瓜后的單瓜質量有的能達到6 kg。因此,這就需要瓜農在種植時采取“深溝龜背型高畦”的整地方式,將畦整理成為畦寬2 cm、溝寬45 cm的大畦。嫁接的接穗長出3~4片真葉時,應按照株距為140 cm的標準定植在大畦中間。一般而言,每667 m2定植密度為200株。另外,當出現(xiàn)較多的側枝時,要及時進行理蔓和整蔓的工作。
5月上旬選擇晴好天氣小澆一水,每667 m2施尿素5~7 kg?;ㄆ诮?jié)菜┓?。瓜長到雞蛋大時開始澆水施肥(看天氣),每667 m2施17:17:17的硫酸鉀復合肥20 kg或沼液500 kg。坐瓜后第1次澆水要一看苗子、二看瓜、三看天氣,掌握陰天不澆晴天澆,下午不澆上午澆,秧旺瓜小要遲澆,瓜大秧弱要早澆的原則。瓜膨大期重澆水施肥1次,以后每次澆水都要施肥,瓜成熟前7天禁止?jié)菜┓?。瓜膨大期,白天溫度控制?5~35 ℃,晚上溫度控制在15~20 ℃,后期拉大溫差。葉面追肥以0.2%的磷酸二氫鉀為主,或1:12~15的沼液。
西瓜生長期要及時預防炭疽病、白粉病、葉枯病等病害的發(fā)生。一般用生物防治和農業(yè)防治相結合的方法。為害大棚西瓜的主要害蟲是蚜蟲,可選用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噴霧防治。
一般早熟品種35~40 d成熟,根據標記計算日期,及時采收,適時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