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敬賢
(自貢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 四川 自貢 643000)
不完全性重復腎是先天性的上尿路畸形,由于其存在輸尿管-輸尿管反流現(xiàn)象,因此可能引起下半腎積水癥狀[1],一旦出現(xiàn)下半腎積水,需及時手術治療,以免加重腎損害。相較于過去的開放性手術,腹腔鏡下的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兒童泌尿系統(tǒng)畸形已成為可能[2]?,F(xiàn)回顧性分析我院35例伴有下腎積水的不完全性重復腎患兒的臨床資料,探究腹腔鏡手術的效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5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5例不完全性重復腎伴下腎積水患兒為研究對象,均為單側發(fā)病,均經(jīng)B超、靜脈尿路造影、CT等檢查確診。其中男童14例,女童21例。左側22例,右側13例,年齡3~58個月,平均(36.5±5.5)個月。
35例患兒在術前檢查見上下腎排泄功能較好,手術采取保留腎臟方式,術中根據(jù)患兒的重復腎輸尿管畸形狀況確定手術方法。建立CO2氣腹,置入套管以及腹腔鏡,探查患兒的泌尿系統(tǒng)畸形情況,經(jīng)操作孔置入操作鉗,切開患側結腸旁溝后腹膜,顯露出Y形輸尿管,仔細辨明重復腎-輸尿管的解剖結構,然后制定手術方案。本次35例患兒中,有14例患兒的下腎腎盂輸尿管連接處狹窄段較長,且上腎輸尿管和共用輸尿管通暢,在切除狹窄段后先于匯合點縫扎,離斷下腎輸尿管,行下腎腎盂-上腎輸尿管端側的吻合術。有13例患兒行下腎離斷式腎盂輸尿管成形術,術后留置F10腎周引流管。有8例患兒的狹窄段短,同時狹窄段接近于上下腎輸尿管匯合處,在切除狹窄端輸尿管,以及上下腎輸尿管匯合點到正常處,對下腎腎盂與匯合點以下的行共同輸尿管吻合術,上腎輸尿管與下腎腎盂的楔形吻合術,手術結束后將輸尿管導管插入下腎腎盂處便于術后引流,術后常規(guī)放置腎周引流管。
35例患兒均手術成功,術中無嚴重意外事件發(fā)生。手術時間69~135min,平均(118.4±11.2)min。術中出血量在5~13ml,平均(8.97±0.55)ml。術后住院時間5~10d,平均(6.58±1.04)d。術后6個月復查見下腎積水明顯減少,且無繼發(fā)性腎積水發(fā)生,腎功能恢復良好,吻合端通暢,無繼發(fā)狹窄。
不完全性重復腎是泌尿外科中較為少見的一種先天性畸形,一般有獨立的血供、集合系統(tǒng)和Y形不完全重復輸尿管。因先天發(fā)育的異常,重復腎往往體積偏小、功能不完善,加上伴發(fā)的輸尿管畸形,引流不暢,因此容易并發(fā)感染、腎積水、腎結石等,對應的輸尿管可并發(fā)膀胱輸尿管反流、感染、積水、梗阻等[3]。早期的診斷治療對于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發(fā)育有積極意義。大約60%的重復腎患兒沒有明顯癥狀,無需對癥治療,定期觀察和隨訪即可;但是當伴發(fā)腎積水或其他相關泌尿系統(tǒng)癥狀時,就需積極有效的治療。對于伴有下腎積水的不完全性重復腎患兒,及時的外科手術治療十分重要。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開放性手術是治療該病的唯一外科方法,但是自上世紀90年達腹腔鏡輸尿管膀胱再植術報道后,以及1993年首例腹腔鏡重復腎切除術開展以后,腹腔鏡手術逐漸成為該病的主要治療方法。相較于傳統(tǒng)的開放性手術,腹腔鏡下手術的操作空間大,視野清晰,清楚的觀察重復腎輸尿管的解剖結構,術中謹慎操作,減少術中術后并發(fā)癥,促進患兒的術后康復[4]。本研究中,術前評估患兒的重復腎發(fā)育狀況以及功能狀況,發(fā)現(xiàn)重復腎的功能較好,予以保留腎臟手術。由于重復腎的解剖結構復雜,術中根據(jù)探查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本研究中35例患兒的下腎積水形成均是因下腎腎盂輸尿管連接處狹窄(UPJO)引起的,但是不同的患兒的狹窄段長度、位置各有不同,術者術中根據(jù)患兒的狹窄段具體情況確定手術方案。如:對于狹窄段較長的患兒,在切除狹窄段后,無法進行傳統(tǒng)的腎盂輸尿管成形術,于是采用下腎腎盂與上腎輸尿管吻合術。對于狹窄段較短,有足夠的距離時,則行離斷式腎盂輸尿管成形術。也有少數(shù)患兒的狹窄段距離輸尿管匯合點較為接近,于是術中連同匯合點一起切除,行下腎腎盂輸尿管成形術,上腎腎盂則行端-側吻合術。術中根據(jù)患兒的具體情況個體化治療,以保證手術效果,術后留置腎周引流管,保證術后良好的引流,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本研究結果顯示:35例患兒均手術成功,術中術后后未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術后6個月復查腎功能良好,未出現(xiàn)繼發(fā)腎積水、狹窄現(xiàn)象。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手術治療兒童不完全性重復腎伴下腎積水是可行的,手術操作空間大,手術造成的創(chuàng)傷小,利于術后康復,術中依據(jù)患兒的病變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手術方案,最大化手術治療效果。對于符合腹腔鏡手術適應癥的患兒,盡量優(yōu)先選擇腹腔鏡手術治療,減輕手術造成的創(chuàng)傷,促進患兒術后康復。
[1]潮敏,蔡盈,曹永勝,等.小兒重復腎畸形的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學,2012,33(3):277-279.
[2]張殷,張賢生,潮敏,等.經(jīng)臍單孔腹腔鏡下重復腎半腎切除術與傳統(tǒng)開放手術治療兒童重復腎輸尿管畸形的對比分析[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6,37(3):184-189.
[3]魏春,何大維,劉星,等.腹腔鏡治療不完全性重復腎伴下腎積水的手術方式及效果[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7,38(4):281-285.
[4]習林云,何大維,劉星,等.腹腔鏡下雙側Anderson-Hynes腎盂輸尿管成形術治療UPJO所致腎積水[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15,36(10):72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