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素華
【摘 要】在我國,語文即國文,尤其是對于我國這樣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國家來說,語文自古以來都是我們教學的首要科目。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特殊的年齡階段,知識的啟蒙狀態(tài),因此,小學語文的教育重點就是達到良好的啟蒙和導向作用。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以這個時期的兒童為“教學本位”,從兒童的角度出發(fā)開展語文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 兒童視野 兒童本位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180
由于我國教育歷史悠久,尤其是自科舉制度設立以來,我國在教育方面也越發(fā)的重視,正因如此,我國教育思想更加偏向于應試教育。多年以來,在這種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國教育多以學生的分數(shù)和成績作為評價方式,同樣,小學語文也不例外。這就造成了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學更加傾向于分數(shù)教學,很多小學教師在語文教學的心態(tài)上仍然以一種成年人的心態(tài),秉承著成人教學的理念,忽略了小學語文的教學對象是兒童,在教學方式上有很多不適宜小學生的地方。因此,為了更好的語文教學,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我們必須對癥下藥,爭取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本文在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對一貫以來的小學語文現(xiàn)狀做出了如下探討,并針對這些現(xiàn)狀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小學語文的教學現(xiàn)狀
(一)小學語文教學理念過于傳統(tǒng)
就目前來看,小學語文教學在教學理念上過于傳統(tǒng),由于競爭壓力過大,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都過于急切,為了幫助孩子從小就打好基礎,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和老師都是煞費苦心。而語文又是小學階段最為重要的科目,不僅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也將貫徹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涯,因此,基于這種教學心理,并在小升初的影響下,面對應試教育,大多數(shù)小學教師都有一種操之過急的心態(tài)。在面對兒童教學時,并沒有站在兒童的角度設計教學,在教學中缺少了關于兒童心理階段的東西,造成了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的現(xiàn)象,忽略了兒童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正因如此,小學生在語文的學習階段,接受的教育有些相對成熟,不符合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征。
(二)課堂教學過于死板,不適宜兒童階段教學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主要科目,課時和內(nèi)容都比較多,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大多數(shù)教師都會選擇趕著完成新課的教學,然后加緊時間復習。因此,在教學方式上仍然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為主,一味地向?qū)W生灌輸語文知識,這種教學方法會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依賴性的習慣,不利于今后自主學習習慣的形成。另外,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影響下,語文課堂教學將會變得更加程序化,這樣一來,課堂氣氛將會變得沉悶。教師一味地講課,學生一味的聽講,這對于年齡尚小,心性不定的小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難度,他們不懂得如何約束自己,即使他們乖乖的坐在教室里也不一定會靜下心來認真聽課。因此,語文課堂教學就顯得收效甚微。
(三)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
在我國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有十分明確的界限,師即是師,學生即是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在課堂上,教師為了完成一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往往把課堂節(jié)奏放得很快,課堂期間缺乏互動。教師有時候難免會忘了教學的對象還是兒童,常以自己成人的角度思考和設計教學。沒有足夠的互動,教師很難理解學生的想法,也不會知道學生對于課上的知識內(nèi)容是否真正的理解,這同樣影響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語文教學要有兒童視野的措施
(一)打破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理念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在關于教育的理念不斷地推陳出新,其中,關于小學語文教學,更是推崇要切合實際的兒童視野。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懂得適當?shù)膿Q位思考,將自己置于兒童的世界,花時間和心思去觀察兒童在他們這個年齡階段有什么習慣和喜好,同時研究他們的心理特征,發(fā)掘能夠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的方式,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該把兒童本位的意識置于第一位,將教學的主體設定從新定位。
另外,在教學的設計上,要著重把握好教材的教學內(nèi)容,將每單元甚至是每一課的內(nèi)容都按照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來安排。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是兒童識字斷句的重要時期,這不僅關系著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文字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也關系著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理解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因此,教師的教學觀念也應該與時俱進,要摒棄應試教育和填鴨式教育的弊端,將新的教學觀念與自己的教學方式相結合。
(二)課堂教學要生動活潑,符合兒童心理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兒童活潑好動和愛好游戲的心理,教師不要單方面的將這種現(xiàn)象看做是不學無術,從而嚴加制止,我們要站在兒童的角度,創(chuàng)新的將語文教學融入學生的生活中。語文本身就是極具感性的科目,在富有情感和樂趣的生活中傳授語文知識不僅不會讓學生感到反感和不耐煩,反而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自主學習的良好心理。在教學的設計中,教師也可以多多嘗試一下現(xiàn)代兒童教學觀念下的游戲教學,將課本知識帶入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到語文的樂趣。
(三)教師與學生加強溝通和交流,并獲得教學反饋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都缺一不可,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只有師生關系著一種,相反,教師與學生還可以成為朋友,朋友相較于師生更能敞開心扉、無話不談。在課堂上,教師要有技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恰當而巧妙的提出問題,與學生溝通并且獲得教學反饋,將這些教學反饋通過整合和分析,再回顧自己的教學,找出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小學生比較單純,只要老師能夠站在他們的角度理解他們,并能和他們玩在一起有共同語言,那么長期下來,他們一定能夠自主的認真學習,比教師被動灌輸?shù)男Ч隙▉淼妹黠@。
三、結束語
小學階段是一個重要的啟蒙時期,想要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我們就要重視當代社會環(huán)境情況下關于兒童本位意識的缺失這一現(xiàn)狀,以兒童視野為重要突破口,轉(zhuǎn)變教學觀念,以更加活潑、靈動的思想設計小學語文教學,多方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爭取最大程度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化。
參考文獻
[1]陸彩萍.適時、適度:讓課堂練筆走向“有效”[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2011,(7).
[2]徐永.基于兒童文學視野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2(12):12.
[3]劉光.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J].教育教學論壇,20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