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志華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常常有這樣的怪現(xiàn)象出現(xiàn):課文本身很精彩,情感很濃郁,但就是沒有高潮出現(xiàn),總達不到所期望的那種效果。原因何在呢?教師缺乏激情藝術是其重要因素。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有深厚的情感體驗,以飽滿的情緒、昂揚的熱情去感染學生,更要有激發(fā)學生情感的手段和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情藝術
一、鼓勵想象,引入情境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文字是一道橋梁,橋這邊站著讀者,那邊站著作者。通過了這一道橋,讀者和作者才會會面。不僅會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彼鶑娬{(diào)的是讀詩學文中的想象。例如,一位教師在教《草原》一文時,對草原的描寫,引導學生進行再造想象。他首先要學生抓住“一碧千里”、“無邊無際的綠毯”、“輕輕流入云際”等短語,想象草原遼闊的特點,對草原獲得整體印象。然后,提示學生根據(jù)“一碧千里”中的“碧”、“無邊的綠毯”中的“綠”、“綠色渲染”、“翠色欲流”等詞句,想象草原的無邊綠色,體會草原色彩之美。接著,又引導學生抓住羊群像“繡上了白色的大花”、“四面都有小丘”因而“并不茫茫”,體會草原景觀協(xié)和之美。抓住“小丘的線條那么柔美”,體會輪廓美。最后讓學生把草原的這幾個特點聯(lián)系起來想象,學生的腦海中就會呈現(xiàn)出一幅完美的草原圖畫,隨著不斷的再造想象,學生便將抽象的文字符號感性化,輔以朗讀體驗,情感也就被激發(fā)內(nèi)化起來了。
二、注重啟發(fā),加深理解
著名哲學家黑格爾把審美欣賞的心理過程稱作“充滿敏感的觀照”。在閱讀教學中深刻了解到事物的本質(zhì)內(nèi)核,才能獲得審美快感、情感愉悅。毛主席也曾經(jīng)說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币虼耍處熞毦呋垩郏挥袉⒌闲闹堑哪芰?,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及教材實際,深入淺出的設計教學過程。在疑難處,啟疑導思,化難為易;于無疑處生疑,化平淡為神奇?!对鹿馇分袑懾惗喾覟槊す媚飶椡炅艘皇浊?,還要再彈一曲。這是為什么呢?這是課文中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許多老師都認為是貝多芬激動或在此地遇到了知音,才又彈了一曲。說貝多芬激動,倒是事實,誠如文中所言,那位盲姑娘不僅酷愛音樂,而且還挺在行;說他遇到了知音,由此激動而想再彈一首,這樣理解未免膚淺了。教師再設疑問:“貝多芬再彈一首是由于遇到知音嗎?”必會把學生思維引向深入。其實,貝多芬的樂曲演奏享譽世界,知音很多,何至于在此遇到“知音”而激動呢?我認為應該抓住“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這句話來理解。貝多芬是從盲姑娘的神態(tài)和語言中感到,這位盲姑娘不僅愛音樂,而且懂音樂;也看出她“愛聽”自己的演奏,為使盲姑娘得到更大的滿足,他便想為她再彈一首,以滿足她“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的強烈愿望。這樣理解,不就使學生感受到了貝多芬的真情實感、美好心靈了嗎?
三、加強感讀,激發(fā)情感
以讀帶講,常能避免情感淡化。讀法很多,但各有巧妙不同,有時幾種讀法并施,情感會倏然而生。筆者聽過一位老師教《黃繼光》一文,對文中四個“望著他”的句子,這位教師是這樣處理的:先讓學生讀一小節(jié)前半部分的敘述文字;教師四次領讀“他感到”,讓學生四次齊讀“指導員在望著他”、“祖國人民在望著他”、“朝鮮人民在望著他”;教師再接下去讀黃繼光用胸膛堵槍眼的描寫性文字。這樣,節(jié)奏起伏抑揚,學生的情感也會隨之起伏激蕩。
在提問、答問之后,常常要趁著情感的火候,以集體朗讀來進一步調(diào)動情感,烘托氛圍,有時還可以通過師生的對比朗讀、分角色朗讀、分組競賽朗讀等方法,讓學生在感情朗讀中體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評價激勵,調(diào)動情感
對于學生在課堂上回答的問題,不論結(jié)果正確與否,教師都應作出及時的適當?shù)脑u價。尤其是回答正確的,不僅要評價,還要給予相應的激勵,這樣會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陡F人》一文的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通過桑娜的內(nèi)心的矛盾心情,即既想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又怕增加丈夫的負擔,被丈夫揍,最后還是決定寧可挨揍,也要把孩子抱回來,體現(xiàn)了她心地很善良。要想突破這一難點,關鍵在于理解桑娜內(nèi)心的矛盾。我設計的教學過程是這樣的:先讓學生回答:從文中你可以看出桑娜的內(nèi)心為什么矛盾?然后抓住文中人物心理活動多這一特點,指名學生感情朗讀,以讀促教,通過朗讀競賽,使學生體會出桑娜的矛盾心理,從而進一步理解桑娜善良的心地。但在回答第一個問題的時候,一位同學不僅一下子全答對了,而且說得很詳細,很具體,我特別表揚了他。其余的學生很不服氣,“為什么叫他不叫我呢?叫我也能答對!”于是,又趁熱打鐵提了一個問題,“你能用自己的理解把桑娜內(nèi)心活動的話讀一讀嗎?”一連叫了三個,讀一個,評價一個,激勵一個,結(jié)果是一個讀得比一個好。全班同學都躍躍欲試,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這時,我又讓他們四人小組練讀,讓每個學生都有一次扮演桑娜的機會,體味桑娜的當時的心情。讀完以后緊追一問:你覺得桑娜是個怎樣的人?“非常善良”、“心地十分善良”、“很有同情心”、“一心想著別人,卻沒想到自己”……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對每個回答均給予一定的鼓勵,然后再分男女生進行朗讀競賽。
以上是本人總結(jié)的幾種語文教學的激情方法,每種方法往往不是孤立的,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如果你能靈活地運用這些方法,相信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