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并攝影/周一海
家住河南洛陽市的宋仁杰老人,今年90歲,是一位農(nóng)民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曾被載入 《百名書畫家作品集》《世界名人書畫大辭典》《紀念孫中山書畫作品集》《中國當代名家書畫作品集》等書籍,并被中國軍事博物館、臺灣樂群文物館、廣東中山紀念館和多國友人收藏,他本人也被中國書法研究會授予“書法大師”稱號。
不認識宋仁杰的人還以為他僅有60多歲呢,他紅潤的面龐、矯健的步伐,尤其是揮毫作書時那神態(tài)、那風度,好像是音樂家揮手彈琴,武術(shù)家持劍起舞。但見他站立如柱,懸肘運筆,揮灑自如。一時間,滿紙龍蛇起伏,長長的條幅一氣呵成。如果不是親眼得見,真難以相信那是出自一位年已九旬的老人之手。書界友人寫詩形容宋老作書的情景:“龍?zhí)⑴P各爭雄,筆底真參造化功。鐵畫銀鉤飛動愈,臨池揮灑氣如虹。”老人平常還很喜歡騎著一輛電動三輪車出行,和老友們以筆墨相會,他因為出身農(nóng)家,故被大家尊稱為“布衣墨豪”。宋仁杰老人藝術(shù)生命老而不衰,秘訣何在呢?
“世事滄桑人亦老,只今唯與筆相親?!边@是宋仁杰在88歲時抒懷的詩句,但他矍鑠的精神狀態(tài)無法讓人判斷真實的年齡,而“與筆相親”,既表達了自己作為書法家的幸福和純粹,更揭示了他走向成功的秘密。出生于1925年的宋仁杰,從小就用毛筆寫字,尤擅楷書,他認為楷書有其獨特的審美標準、藝術(shù)語言和表現(xiàn)手法,具有端嚴之風、正大之象、廟堂之氣,其大字雄渾厚樸,剛健磅礴;其小字沉靜高古,飄然靈動。
宋仁杰的健身秘訣是在練書法中強健筋骨,練字健身兩不誤。如果哪天因為有事耽誤了練字,他就要擠出時間補回來,因為書法已經(jīng)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哪天沒練字,他渾身不自在。他說寫字跟練氣功一樣,具有健身功效,尤其是大字的榜書,提筆蘸墨后,先吸口氣至丹田,用全身的力氣揮筆書就,全身的筋骨血脈都調(diào)動起來,經(jīng)常會通身發(fā)熱出汗。宋仁杰練到忘情時,連飯都顧不上吃。老伴兒經(jīng)常說他練字成癡,簡直是在玩兒命。
宋仁杰的書法作品在全國榜書大賽中屢獲大獎。有人勸他要提高作品的收藏價值,不要隨意送人。宋仁杰不管這些世俗名利,他雖出身農(nóng)家,沒有退休工資,但他不拿自己的作品當養(yǎng)命錢。誰看中他的作品,有錢就掏,沒錢就白送。洛陽師范學院一大學生曾駐足于宋仁杰的作品前不肯離去,一問才知他家境貧寒,上大學的學費都是勉強湊的,宋仁杰當即把作品送給他,鼓勵他好好學習,那學生千恩萬謝而去。其仁愛精神令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