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 要】縱觀國內外眾多優(yōu)秀的繪本作品,其特點除了具有繪制精美的畫面之外,還有一個能撼動人心的好故事。這就好比是一部成功的影視劇,其成功原因主要取決于劇本,也就是故事。
【關鍵詞】繪本;故事;敘述
中圖分類號:G61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3-0236-01
繪本是一種特殊的出版物,最早發(fā)端于歐洲,由于其輕松的閱讀體驗受到廣大少年兒童,甚至是成年人的喜愛,逐漸在世界范圍內流行開來。
隨著我國國民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家長對于孩子的早期教育也愈加重視,繪本閱讀在兒童早期教育領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通過閱讀大量優(yōu)秀的繪本作品,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還可以提升其審美能力,豐富想象力。國內很多藝術類院校也開設了與繪本創(chuàng)作有關的專業(yè)。盡管如此,依然有很多人對繪本存在偏見,他們認為,繪本不過是一些簡單的圖畫書。其實,圖畫書與繪本兩者并不相同。繪本是一種單純形式的圖畫故事書,而圖畫書所涵蓋的范圍比較廣泛,像很多知識類、游戲類的圖書也屬于圖畫書的范疇。
繪本的閱讀特點是以圖為主,文字為輔,繪本強調主題與情緒的連貫性,在短短的幾十頁內,形成一個連續(xù)的視覺影像。繪本的創(chuàng)作者,相當于電影導演,他必須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講得既精彩,又清晰。一部優(yōu)秀的繪本作品,可以讓不識字的孩子“讀”出其中的意思。
縱觀國內外眾多優(yōu)秀的繪本作品,其特點除了具有繪制精美的畫面之外,還有一個能撼動人心的好故事。這就好比是一部成功的影視劇,其成功原因主要取決于劇本,也就是故事。什么樣的繪本故事算是好故事呢?我們可以通過對以下幾個經(jīng)典繪本作品的分析,找到答案。
波蘭繪本大師麥克·格雷涅茨的代表作《彩虹色的花》,是在全世界范圍內流傳最廣,也是最受孩子們喜愛的一部繪本作品。他的繪畫風格強烈厚重,擅長運用特殊的紋理效果豐富畫面?!恫屎缟幕ā凡捎昧朔卤诋嫷睦L畫風格,制造出一種具有立體感的特殊效果,明快大膽的顏色也能迅速吸引讀者的目光,而這部作品之所以流傳至今,是因其感人至深又發(fā)人深省的故事。
一朵生長在原野上的彩虹色的花想要跟朋友們分享自己新生的喜悅,它不斷犧牲自我,用自己的花瓣去幫助遇到困難的小動物,最終奉獻出了自己的全部,它幫助過的所有動物都心懷感激將它銘記在心,故事到這里似乎已經(jīng)結束了,但是,故事的結尾,冬去春來,被大雪覆蓋在泥土里的彩虹色的花又重新破土而出了,它又見到了太陽……這象征了永不止息的生命的輪回,奉獻與博愛的精神永存其中。帶給讀者溫暖與感動。
故事的敘述方式是以彩虹色的花與其他角色的對話和互動展開的,比如“好,今天我一定要把積雪全部融化掉?!碧柹饋?,把原野照得亮亮的。它吃了一驚:昨天還是一片積雪的原野上竟然開著一朵花!“早安,你是誰?”太陽問?;▋夯卮鹫f:“早安,我是彩虹色的花。冬天的時候,我一直呆在泥土里,可我再也等不及了。現(xiàn)在終于見到你了,我多高興呀!我想跟每個人分享我的快樂?!?/p>
故事從開始到結束,都是以這朵花的視角來展現(xiàn)的,每一個角色的出現(xiàn)都會引發(fā)一段問答式的對話。這種對話式的敘事方式是作者經(jīng)過精心設計的,兒童在不識字的情況下,是需要跟家長一起進行親子閱讀的。想要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孩子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繪本上,不單要靠精美的畫面,更要設計一個充滿趣味的講述故事的方式。這樣,家長在給孩子講解繪本的過程中,不斷變換身份,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不同狀態(tài)把故事表演給孩子,而不是生硬死板“讀課本”。想要抓住孩子的心,就要用這種輕松愉快,幽默逗趣的方式講故事。
《好餓的毛毛蟲》是美國繪本作家卡爾的代表作之一,這部作品在繪本界享有很高的盛譽,這是一本充滿了驚喜與創(chuàng)意的圖畫書。整本書中只有一個角色——一只彎彎曲曲、胖胖的毛毛蟲,整個故事都在講一只饑餓的毛毛蟲,需要不停吃東西來填飽自己饑腸轆轆的肚子,作者還在故事結尾埋下了一個伏筆,原來這只毛毛蟲是一只蝴蝶的幼蟲,它在吃飽了之后把自己裝進繭里,最后變成了美麗的蝴蝶。
作者在講述故事的方式上做了大膽創(chuàng)新,即在書中每一頁毛毛蟲所在的位置上留了一個手指粗細的圓孔,這樣讀者就可以把自己的手指想象成書中的毛毛蟲,與繪本內容互動,這種充滿創(chuàng)意的奇思妙想在今天看來也是獨具匠心的。
毛毛蟲吃的食物也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我們來看一下原文是怎樣描述的,“星期一,它啃穿了一個蘋果??伤€是覺得餓。星期二,它啃穿了兩個梨子,可它還是覺得餓。星期三,它啃穿了三個李子,可它還是餓。星期四……”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孩子在觀察毛毛蟲吃東西的過程中,不光認識這些食物的外形特征,還學會認識數(shù)字和時間,多么巧妙的設計!毛毛蟲變蝴蝶是再平常不過的自然現(xiàn)象,作者用如此生動有趣的方式將這個自然現(xiàn)象呈現(xiàn)在孩子眼前,相信每個孩子在讀過之后都會印象深刻吧。
看過上面的兩個例子之后,相信大家對繪本的創(chuàng)作過程有了更進一步了解,我們在進行繪本創(chuàng)作之前,首先要學會怎樣講故事,這也是繪本創(chuàng)作的精髓。
參考文獻:
[1](日)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繪本之力(第一版)[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