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茂 祝躍君 王燕
(樂山市中醫(yī)醫(yī)院老年病科 四川 樂山 614000)
慢性阻塞性疾病是呼吸內科常見病,多發(fā)于老年患者,發(fā)病危險因素較復雜,可能與外界環(huán)境刺激、個體易感因素有關,疾病以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類型為主,患者出現氣流阻塞性障礙表現,影響老年患者日常活動,導致生活質量低下[1]。樹立護理目標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為主,護士結合多學科護理知識為患者實施干預計劃[2],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將我院于2015.6月-2017.4月間接收的11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按照便利抽樣法劃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58例與干預組58例,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31/27,年齡范圍:52~75歲,平均為(63.5±4.1)歲,患者合并基礎疾病類型:高血壓22例、糖尿病20例、冠心病16例。干預組患者男女比例32/26,年齡在51~74歲,平均為(63.1±4.0)歲,合并上述基礎疾病類型分別為21例、19例、18例。兩組患者疾病基本資料結果比較無意義,P>0.05。
科室為對照組患者提供一般疾病護理流程,包括入院后為患者提供多項檢查措施,了解患者疾病現狀,根據醫(yī)師診療計劃,護士為患者提供院內環(huán)境干預,提供生活協助,與家屬保持聯系,為患者提供疾病健康教育,告知飲食指導,提供吸氧干預,加強出院指導。
科室為干預組患者提供全科護理干預,流程:(1)基礎疾病護理措施同對照組,首先護士與患者保持密切交流,護士應主動關心患者,為患者介紹主治醫(yī)師與院內環(huán)境,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情緒,營造溫馨舒適病房環(huán)境。(2)心理干預:護士主動關心患者,了解其健康現狀,為患者介紹疾病治療過程及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情況,尊重患者知情權,針對老年患者心理特點,護士采取通俗易懂語言與患者交流,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能力,護士耐心回答患者疑問,提供生活協助護理,滿足患者基礎生活需求[3]。(3)住院期間,護士聯合家屬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及社會關懷,鼓勵親友積極探視,護士每周邀請心理治療師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治療,護士與院內營養(yǎng)膳食科工作者探討慢阻肺患者飲食原則,制定飲食計劃,護士指導患者戒煙限酒。對于機體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護士應與心血管內科護士保持聯系,遵醫(yī)囑提供基礎疾病藥物治療同時,結合慢阻肺疾病特點實施針對性干預。
對照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等指標評分均低于干預組,P<0.05,見表1。
本次研究對象為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此類患者主要特點包括病情發(fā)展較快、需維持長期治療,且疾病限制患者活動度,導致生活質量低下,大部分老年患者對于疾病知識掌握程度較低,不了解疾病發(fā)病機制,患者對于臨床治療措施配合度較差。針對此種情況,護士為患者提供全科護理干預,結合老年患者機體健康狀態(tài)、診療計劃、老年患者心理特點等,護士為患者提供綜合護理干預,取得較好效果[4]。
表1 評估兩組生活質量評分(n=58,分)
本次研究得出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機體健康表現、角色、情緒、疾病認知、社會融入、疼痛等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均低于干預組,P<0.05。結果提示科室為對照組患者提供一般疾病院內護理流程,著重藥物治療、生活護理,忽視患者身心感受,未結合老年患者特點及主要護理需求提供干預,導致患者生活質量評分低于干預組。而科室為干預組患者提供全科護理干預,此種護理模式是指為患者提供常規(guī)院內流程基礎上,結合生活舒適護理、增加與疾病相關學科的針對性護理內容,重視康復護理指導,要求護士積極掌握患者健康表現,根據患者機體伴隨基礎疾病、慢阻肺飲食注意事項、心理護理等多方面需求提供針對性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科室為老年慢阻肺患者提供全科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甘宜芹.安全護理干預對老年慢阻肺穩(wěn)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7):901-903.
[2]鐘素苗,尹良勝,蘇芬等.社區(qū)康復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41-42,137.
[3]蘇婷婷,鄭雅茹.老年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期患者應用霧化療法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2):210-213.
[4]孫婷,陸云,汪俊等.艾賓浩斯記憶法在老年慢阻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6):795-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