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鳴
多愁善感的小老頭
◎全一鳴
說實話,那里實在不像是煽情的地兒:只有半個籃球場大小的空間,用布帶隔成了窄窄的通道,剛剛夠一個人推著行李車通過。
那個小人兒推著行李車消失在通道的盡頭,朝你揮揮手,你想再多看一眼,那個小人兒的身影已經(jīng)沒了,你只能看見那排高大而漠然的隔離墻。
通道的入口處,做母親的已淚眼婆娑,奶奶和姥姥已老淚縱橫。做父親的那個男人怎么辦?有人控制著,不讓淚水涌出眼眶;有人躲到拐角處,擦干了淚水之后再回來安慰家人。
我講的這個地兒就是上海浦東機場國際航站樓的三樓—— 國際航班的入口處。
每逢春節(jié),我們這幫孩子不在國內(nèi)上學(xué)的老同學(xué)會組織一次“空巢老人”聚會。
有一次,某個女同學(xué)提了一個問題:“在機場入口處送別孩子的那一刻,你有沒有流淚?從實招來?!弊瞿赣H的都坦然承認哭了,男人們則有各種表現(xiàn)。老張說,送一回哭一回。老李說,此刻不哭,更待何時:孩子一出國,老婆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沖著他一個人了,想想都害怕。
同樣是在浦東機場,國際航站樓的二樓卻是個讓人高興的地方。那里很寬敞,空曠到可以踢足球。國際航班旅客的出口處就設(shè)在這兒。這兒也有隔離的通道,但用的是不銹鋼管或者鋁制管做欄桿。
飛機到了,最先看到的是空哥和空姐,帥是帥,靚是靚,可做父母的顧不上看一眼。終于,在轟隆隆的行李車后面看到了那張朝思暮想的面孔。那個小人兒突然將行李車撒手,撲過來,抱住母親或者父親。
我相信這些人群中的父母有很多人是在兒女成人后第一次擁抱他(她)。都說咱們中國人含蓄、矜持,未必,只是沒到動情處。
我認為每個留學(xué)生的父母淚點都很低,至少我就如此。自從我將女兒送進那個國際航班的入口處,我就變成了一個多愁善感的小老頭。
(摘自《揚子晚報》 圖/千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