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雄
【摘要】 圖像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在初中歷史學科中,與文字資料一起,組成了豐富多彩的學習內(nèi)容。圖像資料包括歷史圖畫、表格、地圖和圖注在內(nèi),相對文字來說,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更為生動有趣。同時,圖像資料有助于豐富教材內(nèi)容,提供真實的理論依據(jù),或增強歷史的真實感。歷史學科距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較遠,借助圖像,能夠拉近學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近距離了解歷史。人教版初中歷史課本中一共有各種插圖900多幅,平均每個年級的插圖多達300多幅。除此之外,課外資料中也有豐富的圖像資料。本文結(jié)合初中歷史圖像教育資源的運用意義與作用,就初中歷史學科中圖像資源的開發(fā)途徑和運用策略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究。
【關鍵詞】 初中歷史 圖像資源 現(xiàn)代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0-243-010
1.開發(fā)初中歷史圖像教育資源的重要性
在初中歷史學科中,圖像資源的教學功能是毋庸置疑的。歷史教材中的圖像資料,大都來源于真實的史料遺存,能夠真實、直觀的輔助展現(xiàn)歷史事件,起到加深學生記憶的作用。圖像資源在初中歷史學科中的運用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yōu)勢。首先,圖像資料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產(chǎn)生探究圖像資料背后故事的欲望,進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然后,圖像資源容易解讀,一目了然,對于學生記憶復雜的歷史事件具有輔助作用,學生記住了圖像中的信息,在記憶文字知識時就能形成基本印象,進而提高信息的記憶與整合能力,加快學習的步伐。同時,圖像資料相對于文字,更容易使學生感受到情感色彩,圖像傳遞出的情感更容易打動學生的心,由此對學生展開情感教育也會更加快速,學生對歷史事件產(chǎn)生共情,就能明白學習歷史的意義,對學科產(chǎn)生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2.初中歷史教學中圖像資源的運用概況
新課改的背景下,圖像資料在初中教學中的運用更為廣泛了,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推進也為初中歷史帶來了更多學習資源,其中就包含大量的圖像資源。初中教材中的歷史圖像資料包含了人物肖像圖、事件與活動圖、物類圖、地圖以及表格、漫畫與示意圖等。穿插在幾乎每一個歷史知識點中,美化了教材內(nèi)容,緩解了學生長久觀摩文字內(nèi)容的審美疲勞,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對于圖像資料的運用也更加得心應手了。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圖像資料在初中歷史課堂上的運用已經(jīng)趨于完美,實踐中仍然存在諸多的問題。首先,是部分教師未能明確認識圖像資料的教學功能,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將圖像的作用最大化,對于圖像的解析流于表面,學生不能產(chǎn)生深度思考。另一方面,教師在眾多教材外圖像資料的選擇上也有一定的方法錯誤,資料與資料之間不能相互配合,學生讀到的圖像比較散,解讀到的信息也比較雜,很難配合教材形成完整的學習系統(tǒng)。
3.初中歷史圖像教育資源的開發(fā)途徑和運用方法
3.1利用圖像資源的特性,引導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歷史學科中,包含豐富的圖像資源。圖像資源具有的生動特性,能夠調(diào)動學生產(chǎn)生更大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為了獲得最佳的學習效率,教師應當明確認識圖像資源與文字的差異性,借助圖像資料還原歷史事件,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的深刻背景和發(fā)展走向,讓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借助圖像資料串聯(lián)起來,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
3.2運用圖像加深重點知識印象,提升學生探究欲
人眼對圖像的感知度高,相較于單一的文字,學生更容易被圖像吸引注意力。結(jié)合學生學習特性,教室可以將圖像作為區(qū)分教學重點的分界線,以圖像為導引來突出教材上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快速準確地從圖像中獲取重要的信息。在運用圖像教學時,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和技巧,幫助學生養(yǎng)成科學系統(tǒng)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如在學習“秦始皇中央集權”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秦行政機構示意圖”導覽圖片,讓學生通過圖片上的支狀樹,了解秦國官職、職務的構成,然后再為學生提供秦朝的官員服飾、官印等圖片資料,讓學生比較不同職位的人在生活、辦公時鮮明的等級區(qū)分,認識到秦國的森嚴秩序。
3.3利用圖像展開多角度的問題解析,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理解能力
家國興衰,都體現(xiàn)在歷史中。歷史圖像資料是最好的愛國教育范本。圖像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再現(xiàn),從側(cè)面構建出了一個真實的歷史世界。在歷史中,學生既能感受到泱泱大國、萬邦來朝的自豪感,也能體味到近代史中殖民侵略、割地賠款的悲慘,激發(fā)對侵略者的仇恨,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如在甲午戰(zhàn)爭中的日軍屠殺旅順居民、《辛丑條約》簽訂的情景、南京大屠殺的相關照片再現(xiàn)了當時歷史的場景,令每一個中國人都悲憤、落淚。再為學生展示建國初期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汽車、自主研發(fā)核彈等圖片,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香港回歸、澳門回歸等的歷史影像,讓學生產(chǎn)生愛國激情,對國家艱辛發(fā)展還可以搭配《戰(zhàn)狼》等電影的劇照等作比較,讓學生認識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強大的祖國是我們生存發(fā)展的堅實后盾,激勵學生一心向?qū)W,為國家奉獻價值。這些圖像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留給后輩寶貴的精神財富,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和愛國觀念,激發(fā)學生的歷史探究精神和民族精神。
[ 參 考 文 獻 ]
[1]盛恒.初中歷史教學中不同圖像史料運用的實踐探討[J].江蘇教育研究,2012(18).
[2]陳曉菁.對初中歷史教學中趣味性教學的思考[J].求知導刊,2014(2).
[3]熊紹安.新課程改革指導下的初中歷史教學方法變革[J].知識窗:教師版,2015(1):40.
[4]郝玉磊.淺議歷史圖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學周刊,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