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湖
【摘要】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語文的外國小說教學的重要意義就凸顯出來。學習外國小說能夠豐富高中生的見聞,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語言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外國文學的基本素養(yǎng),也是高中語文課程的目的,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然而,傳統(tǒng)教學思想以及高中生升學的壓力等基本因素,外國小說教學現(xiàn)狀也不容樂觀。與此同時,網(wǎng)絡(luò)文學的興起,造就了一批快餐式的閱讀學生,盲目追逐著網(wǎng)絡(luò)文學,對外國小說和其他文學缺乏根本的興趣。應(yīng)該探索高中語文外國小說教學的心路徑,進一步加強高中生對外國小說的閱讀與指導,從而提高高中語文外國小說教學的效率。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 外國小說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0-175-010
外國小說是世界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與思想內(nèi)涵,是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習和欣賞外國文學作品,能夠幫助高中生具有積極的鑒賞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審美體驗,陶冶學生的心智,不斷提高學生的涵養(yǎng)。外國小說并不是高考語文閱讀試題的重要考點,也因此受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忽視。高中生的語文作文練習也通常以議論文為主,學生本身也并不掌握小說寫作的訓練和指導,因而大部分學生的寫作水平較差。學生和教師對外國小說重視不夠的同時,教師的課堂教學形式也較為僵化,不夠創(chuàng)新,小說的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存在著脫節(jié),也給高中語文小說教學帶來嚴重的阻礙。
一、高中語文外國小說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外國小說的興趣低下
高中生整體上的學習態(tài)度是較為積極的,但是對于外國小說作品的學習,更傾向于閱讀母語寫作的小說,大部分學生也認同學習外國小說的重要意義。但是真正進入外國小說學習的層面,卻遇到了很多問題,學生面對文化差異帶來的語境差異,會產(chǎn)生較為明顯的不適感。中學生更加傾向于閱讀以中文為母語的小說作品,相同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能夠讓學生迅速把握小說的主旨。但是學生仍然對網(wǎng)絡(luò)文學、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與言情小說較為感興趣,由于語言的簡單和口語化,以及內(nèi)容的過于簡單,也給學生的小說學習帶來不良的影響。
(二)學生課外自主學習能力較差
高中生課外閱讀小說通常以閱覽為主,很少進行積極主動地思考或者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閱讀的效率也不較高。學生第一次閱讀一篇外國小說往往會被小說中錯中復雜的劇情和較長的人名弄得很混亂,甚至無法依靠自己的能力梳理出來小說的敘事線索,與此同時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對于已讀過的國外小說也就沒有什么印象了。
(三)教師教學方法固化
大部分學生對于教師的外國小說教學都不太滿意,課堂評價也不高。大部分教師也較為缺乏良好的外國文學素養(yǎng),教師自身閱讀的外國小說作品也不夠多,也較為缺乏必要的外國小說理論知識,對于外國的歷史文化缺少必要的了解。教師在進行外國小說教學時,往往忽視進行科學的教學設(shè)計,從人物到主題,從情節(jié)到語言,課堂教學都使得學生對外國小說越來越缺失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動力。
二、高中語文外國小說教學的策略
(一)加強高中生外國小說教學設(shè)計
加強高中生外國小說學習的指導,課堂上的外國小說導學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有效的導學環(huán)節(jié),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與探究的欲望,為學生解決閱讀過程中存在的障礙,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效率。設(shè)置外國小說導學環(huán)節(jié)能夠激發(fā)教師的主導作用,促進師生的有效溝通。在外國小說導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應(yīng)當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積極了解和分析。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和學習動態(tài),教師才能有針對性地設(shè)置導學內(nèi)容,預估學生自主閱讀外國小說遇到的難點。
講解必修選文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選文的具體特色選擇恰當?shù)倪x修教材作為輔助資料進行教學設(shè)計。必修與選修教材都有海明威的作品。他偏愛硬漢形象,喜歡寫英雄人物,就像《老人與?!?。但是他也寫的平凡小人物,就像《橋邊的老人》。無論是《橋邊的老人》還是《老人與海》都能體現(xiàn)出海明威的不屈的精神,同樣是老人,他們?nèi)怏w上可能不再強壯,但是他們精神上不會被打倒。學生也能夠在有限的高中學習階段內(nèi),把必修教材和選修教材綜合起來,使教材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與完善,以便教師可以更好的利用教材進行小說鑒賞教學。
(二)利用比較教學方式,提高外國小說教學效果
比較教學是當前使用頻率較高的一種教學方法,小說則主要通過對同一篇作品中不同人物的對比,或者不同作品中相似人物的對比,讓學生產(chǎn)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和審美聯(lián)想。教師應(yīng)盡力在學生己有的知識儲備中找到與陌生領(lǐng)域的共同點,以舊知帶動新知,以熟悉接近陌生,打破隔閡,拉近距離,在比較中逐步進入外國文學作品的領(lǐng)域。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行出示比較對象,共同總結(jié)其特點,然后由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對象進行比較。例如,在講授《裝在套子里的人》的時候,為了加深學生對小說主人公別里科夫的形象和社會背景的理解和認識,可以使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對比必修三教材中的《祝?!穬?nèi)容,讓學生通過已學到的課文來與新課文進行對比,學生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接受,不會產(chǎn)生抗拒的心理。
結(jié)語
外國小說教學的目的不僅能夠豐富、深化學生對不同歷史文化、社會和人生的認識,提高文學素養(yǎng),還要讓學生以包容的學習心態(tài)與人交流。外國小說教學的成功與否與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的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聯(lián)。通過不斷探索外國小說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尋求解決路徑,不斷實現(xiàn)外國小說教學的意義和價值。
[ 參 考 文 獻 ]
[1]劉丹.淺析高中語文小說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09):70.
[2]王彩彩.高中語文小說教學存在的問題與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6):101-102.
[3]龐麗紅.高中語文小說教學中的情境教學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29):58.
[4]秦琳.論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改革[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5(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