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文
【摘要】 高中生的社會基礎素質(zhì)要求之一便是社會責任感。社會責任感不僅影響著高中生的道德規(guī)范,同時也對社會以及國家的未來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本文主要闡述社會責任感的意義,分析高中生在社會責任感方面的一些問題,采取措施并通過高中政治課來培養(yǎng)高中生的社會責任感。
【關鍵詞】 高中政治課 學生 社會責任感 滲透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0-146-010
每一個公民在社會上都會有其一定的責任,而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的基本素質(zhì)主要是責任感、道德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由于種種原因,現(xiàn)如今很多高中生的社會責任感意識不強。因此很多高中生在生活以及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很多不好的現(xiàn)象,比如學習不認真,以自我為中心,同學之間不會互相幫助,逆反心理的出現(xiàn)等等,這些都會影響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十分必要的,而在高中的教學過程中,高中政治課對于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滲透和培養(yǎng)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1.高中生社會責任感的主要意義
培養(yǎng)高中生的社會責任感,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每個學生的責任意識,在責任意識提高的同時,每個學生對于社會都有了重新的認識。而在高中政治課中可以直接有效的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進行培養(yǎng),這對于每個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都有所幫助,并且對于學生以后的人生道路也會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
2.目前高中生在社會責任感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
2.1家長對學生抱有過高的期望并溺愛學生
先如今很多家長對于孩子有過高的期望,在高中階段總是盼望著學生能考上名牌大學,確切的來說,高中作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轉折點確實備受重視,而很多家長對于學生過于溺愛,導致學生很多方面得不到發(fā)展,總是想依靠父母,不能獨立完成某些事,因此對于社會也不是特別了解,這樣也會讓他們對社會的認知太過片面。另一方面,家長們的期望也讓學生對于學業(yè)更加重視,而且由于我國的國情,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生的重點在于應對考試,從而社會責任感并不能有效的提高起來。
2.2高中政治課沒有做到學生為主體
首先在高中政治課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只能記住理論知識,不能很好的進行實踐,而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只是做到了“教師教,學生聽”的效果,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高中政治課不僅要讓學生在受到充分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自主選擇,還應讓他們自己理解,充分明確自身的社會責任,這樣才能在現(xiàn)實中更好的解決遇到的問題。
2.3社會中不良風氣對于高中生的影響
隨著我國社會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也隨之便利起來,在這個時候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很多電子產(chǎn)品都發(fā)展了起來。網(wǎng)絡對于高中生的誘惑以及社會上的很多不良風氣,比如崇洋媚外,拜金主義等等,這些不僅僅會影響學生的學業(yè),還會導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減少,影響學生以后的一生。
3.如何在高中政治課中向?qū)W生滲透和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
3.1政治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提取與社會責任感有關的教學內(nèi)容
對于學生來說,政治課本教材是學習的最基本工具,而高中生對于社會責任感并不能自主樹立起來,因此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師必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資源,提取教材中與社會責任感有關的教學內(nèi)容,結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教學,充分分析教材,讓學生們對于教材中的各個問題都能得到解答。
3.2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高中生學習的需求,因此在教學模式上必須進行改革,首先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對于社會責任感的認識,教師可以讓學生舉行一些辯論賽或者演講等等,這樣在提高學生學習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對社會責任感的認識。比如在學習“生活與消費”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相互討論對于消費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得到收入水平以及物價水平的因素,并且讓學生研究一些不同的消費類型,充分理解消費結構的含義以及消費結構的變化,緊接著是不同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以及消費觀念的變化。學生可以扮演一些角色,在模擬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一些情境,這樣學生一邊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還可以讓學生對于課程中的知識印象更加深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學會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樣才能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高中的政治課中,很多關于可以探究的學習內(nèi)容,教師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自主學習,這樣才能在學生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還可以讓學生之間增強團隊能力,這樣才以后的生活中才能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
3.3教師起到帶頭作用,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從點滴細節(jié)做起
為了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教育,首先教師要做的是提升自我,端正自身的態(tài)度,讓自己的社會責任感為學生起到帶頭作用,做每個學生的好榜樣。并且為了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高中生高一入學的時候就開始做起,通過學校中的學生守則以及各種約束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讓每個學生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并且提高自己,這樣才能有一個更好的校園環(huán)境,在教師以身作則,學生嚴于律己的氣氛下,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4.結束語
在目前的高中政治課對學生的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還有很大的不足之處,為了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高中的政治課中必須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在教學模式不斷的創(chuàng)新中,讓學生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廣大教師工作者也應該以身作則,為高中生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
[ 參 考 文 獻 ]
[1]楊美蘭.政治教學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有效途徑[J].江蘇教育,2013(6).
[2]李彩霞.淺談高中政治教學中應注重人文精神的滲透[J].學周刊,2013(28).
[3]鐘燕華.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哲學與學生生活的結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