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
摘 要: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會產(chǎn)生厭學情緒。這種心理,會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造成一定影響,尤其小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弱,很容易就被這種心理左右自身的學習。因此,教師就需要幫助小學生消除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厭學情緒。
關鍵詞:小學生 語文學習 厭學情緒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123-01
教育在人成長的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中,教育開展是否順利也直接影響學生的人生發(fā)展?,F(xiàn)階段,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厭學情緒,厭學情緒作為一種負面狀態(tài),能夠對學生學習質(zhì)量造成影響。小學生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往往會遵從自身的天性,但只是一味地為學生設計教學任務,就會與小學生的天性相沖突,這就必然會導致小學生的厭學情緒。
1 產(chǎn)生厭學情緒的主要原因
小學階段,如果學生承受了過多的學習壓力,就會超出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對枯燥的語文學習產(chǎn)生厭學情緒。教師要了解小學生可能產(chǎn)生厭學情緒的幾點原因。
1.1 沒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小學階段,學生處于建立情感基礎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影響學生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這是小學生在這個階段的身心特征。教學實踐表明,小學生之所以會對小學語文產(chǎn)生厭學情緒,與課堂教學氛圍比較差存在一定聯(lián)系,學生處在比較差的學習環(huán)境下,就不能專心的進行學習,不能第一時間弄懂教師講述的知識,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
1.2 沒有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
小學階段,有部分學習付出很少的學習時間成績就會非常優(yōu)秀,也有一定部分學生花了大量的學習時間而成績卻不是十分理想,學生付出了努力,但是效果卻不明顯,這必然會影響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心態(tài)。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小學生沒有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語文學習應該重視方法和技巧,而部分學生沒有認知到這一點,往往將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作為自身語文學習的標準,這樣的學習方法效率自然不會高,出現(xiàn)厭學情緒也就是必然的。
1.3 學生沒有確立明確的目標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開展教學任務時要根據(jù)每位學生的實際身心特征,針對性地選擇教學計劃,重視學生個體對學習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并沒有很好的做到這一點,許多教學計劃與小學生的實際能力不符,這樣學生就不能針對自身的學習現(xiàn)狀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現(xiàn)階段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已經(jīng)不能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否則就會會學生的積極性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2 消除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厭學情緒的方法
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是由諸多原因構成的,小學語文教師在面對學生的這種情況時,需要根據(jù)每種問題,采取針對性的策略。教師也需要深入學生之中,發(fā)現(xiàn)厭學情緒的來源,從源頭上消除這種情緒,從而使學生有更加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2.1 營造有利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學習
在小學語文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一定要設計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比較優(yōu)秀的環(huán)境下展開各項學習,這樣學生就會感受到非常明顯的學習樂趣。對于教師來說,也要注重自身在課堂中的言行、態(tài)度以及情緒等等,這樣在課堂教學上,就能夠使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教師也就可以更加方便的對學生表示關心,采取這種方式,讓學生能夠主動進行小學語文學習。另外,教師也要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從不同角度上挖掘學生的優(yōu)勢,從而使教學氛圍更有利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2.2 引導學生選擇適當?shù)膶W習方法
小學生往往沒有能力為自身選擇適當?shù)膶W習方法,付出了大量的學習時間和精力卻沒有收到相應的回報。為了避免小學生出現(xiàn)這種情況,教師就應該針對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學生,采取針對性教學,發(fā)現(xiàn)這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誤區(qū),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選擇適當?shù)膶W習方法。幫助學生建立比較系統(tǒng)的學習體系,讓學生及時進行課前預習以及課后復習等等,讓學生了解語文學科的特點,這對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有非常好的效果。通過這種形式,會極大程度上緩解學生的厭學情緒,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相應的也會高許多,自然學習質(zhì)量就會逐步提升上來。
2.3 利用教學專題、滿足學生的需求
為了避免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習產(chǎn)生厭學情緒,教師可以利用相應的課外教學活動,來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對枯燥的教學進行進行補充,這樣學生就會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語文。課外活動中,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會得到提高,與此同時,也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喜愛之情,教師要定期開展語文課外教學。另外,課外教學活動要立足與教材,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接觸到的事物對接下來的語文學習有促進作用,有助于教師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內(nèi)容,從而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3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想要加強教學質(zhì)量,就必須針對學生的厭學情緒采取相應的措施。從小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目標等方面入手,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從而促進學生的進步。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消除學生的厭學心理,讓學生在后續(xù)的學習過程中,都能夠保持比較積極的心態(tài),加強自身的語文學習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吳六英.如何應對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厭學情緒[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
[2] 方震.多媒體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J].中國新通信2015.08.046.
[3] 俞萍.小學語文快樂課堂的構建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5.
[4] 李美琴.談如何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數(shù)字化用戶
2013.33.145.
[5] 韋杰仁.淺談如何活躍小學語文課堂氣氛實踐[J].數(shù)字化用戶2017.14.0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