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益
[摘 要]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滾翻能力,提高學生協(xié)調(diào)靈敏素質(zhì),教師可采用象形練習、“人弓”練習、“斜坡”練習、“目標”練習、補償練習、保護幫助、遷移練習等學練方法,使學生快速學會遠撐前滾翻動作,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遠撐前滾翻;高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33-0046-02
遠撐前滾翻是水平四技巧——滾翻平衡類教材的內(nèi)容,這一教學內(nèi)容在整個滾翻教材中處于承上啟下的地位,是滾翻平衡類教材“前滾翻”的延伸和“魚躍前滾翻”的學習基礎,學習此內(nèi)容有利于學生克服學習魚躍前滾翻過程中“魚躍、前撐”的懼怕心理,為魚躍前滾翻動作技術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筆者根據(jù)多年的體操教學實踐經(jīng)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象行練習,蹬撐協(xié)調(diào)
蹬撐動作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力,有利于屈體加速滾動,便于順勢完成前滾翻動作。練習好蹬撐這個動作,是遠撐前滾翻的動力基礎,滾動圓滑的前提條件。作為教師,要想方設法尋找解決正確練習蹬撐動作技術的方法。模仿動物進行象行練習,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練蹬撐技術的興趣,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幫助學生順利學會蹬撐動作技術,發(fā)展學生的身體蹬撐力量和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調(diào)能力。比如兔子跳,學生每人拿一張小海綿墊,進行模仿兔子跳的練習,在雙腳蹬直地面的同時,兩手臂迅速撐地。在學會了兔子跳的動作后,全班學生把海綿墊圍成正方形或圓形,墊子相連。全班學生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進行兔子跳練習,在兩腳蹬直地面后,兩手臂迅速撐地,屈臂緩沖的同時,收腹兩腿屈膝前收,再次雙腳蹬地,以此類推進行反復練習,來加快體驗蹬撐協(xié)調(diào)發(fā)力,增加肌肉本體的感覺。
二、“人弓”練習,蹬撐同時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通過一些簡單可行的方法來教給學生一些技巧,讓學生更快地學會動作。遠撐前滾翻的蹬和撐動作必須是同步的,銜接在一起的,才便于產(chǎn)生人體向前的加速度;一旦蹬撐動作脫節(jié),撐地的時間過長,就會阻礙向前的速度,人體形成趴撐姿勢。而“人弓”練習,就是改正這一錯誤的最佳方法。“人弓”練習方法如下:全班學生每兩人一組,一人團身兩小腿跪地,兩手臂小臂支撐地面,另一人成俯撐懸空在同伴背的上方,進行屈膝蹬地,兩手臂順勢撐地屈臂緩沖練習,體驗蹬撐同時順勢傳遞前行練習,來發(fā)展學生兩腳蹬地的力量。
三、“斜坡”練習,緩解心理
學生在練習遠撐前滾翻動作時,兩腳與海綿墊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距離過近,會影響動作質(zhì)量,變成前滾翻動作;距離過遠勢必會使學生,特別是膽小和基礎比較差的學生產(chǎn)生恐懼心理,而且還會影響身體蹬撐而產(chǎn)生前滾的速度,導致學生完成不了完整的動作。因此,教師在教學遠撐前滾翻動作技術時,可以安排學生兩兩一組,告訴學生要逐漸加大兩腳站位與海綿墊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逐步調(diào)整適應,在加大距離的過程中,把一塊墊子折疊墊在另一塊墊子的下方,形成一定傾斜的坡度,通過學生的蹬撐而順勢前滾完成遠撐前滾翻的動作。這樣的練習加快了人體滾動的速度,便于學生掌握正確的遠撐前滾翻動作技術。
四、“目標”練習,蹬撐漸進
若想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就要根據(jù)自己身體和心理素質(zhì)的實際條件,制定出可行的學習目標。有了目標,自己才會向著這個目標不懈地努力。學生在制定目標時,不可遠離自己的實際水平,需因人而異。第一步,可以把距離定為30厘米;第二步,距離為50厘米;第三步,距離為70厘米。這樣,學生在自己學練的過程中,一步一步達到最適合自己的距離,完成遠撐前滾翻的動作。例如:在海綿墊上貼三個標志帶,帶與帶之間相距20厘米,在學練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標志帶,兩手去撐完成遠撐前滾翻練習。又如:在墊子的后端,畫出相距20厘米的標志線,第一個標志線離墊子30厘米,學生在練習時,兩腳先站在距離30厘米的標志線后進行遠撐前滾翻動作的練習,能順利完成后,再加大距離進行練習,完成自己認為雙手支撐最遠的前滾翻動作。這樣的練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循序漸進,達到自己所能達到的目標。
五、補償練習,蹬撐增力
遠撐前滾翻運動技術的提高需要一定的身體素質(zhì)基礎,如果學生的蹬地力量、腰腹力量和手臂撐地力量比較差,就會出現(xiàn)兩腿慢速離地、兩腿砸臉、手臂一觸地面撐不住而讓頭部著地的現(xiàn)象,從而影響動作的質(zhì)量。教師在教學時,必須仔細觀察學生在學練時所出現(xiàn)的錯誤現(xiàn)象,分析動作技術環(huán)節(jié)發(fā)力的肌肉、關節(jié)、韌帶的缺陷,針對這些現(xiàn)象采取相對應的補償性體能練習。教師要根據(jù)動作技術結構的特點采用體能訓練,了解需要哪些關節(jié)協(xié)助發(fā)力,各個關節(jié)、部位的肌肉力量的提高需要哪些方法來訓練,從而有效地提高技術技能水平。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兩腿慢速離地現(xiàn)象,采用原地縱跳、單足跳等練習來增強學生的腿部爆發(fā)力;針對砸臉現(xiàn)象,采用平板支撐、仰臥舉腿、立臥撐等練習來增強腰腹力量;針對手臂撐地發(fā)軟現(xiàn)象,可以采取俯臥撐、引體向上、推小車等練習來增強手臂力量。這些練習為順利完成遠撐前滾翻動作鋪墊了扎實的體能基礎。
六、保護幫助,合作完成
學生在學練遠撐前滾翻動作技術時,兩兩一組,合作學習,一人在練習遠撐前滾翻動作技術時,同伴跪在練習者的側面,推背幫助練習者完成滾翻。這樣,可以幫助同伴增加順利完成動作的自信心,克服恐懼心理,通過多次的學練,穩(wěn)定快速地完成滾翻動作。在練習者能獨立完成遠撐前滾翻動作技術后,盡可能拉大練習者與海綿墊之間的距離,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增加遠撐的距離,以此讓學生完成動作的幅度增大。這樣的練習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七、遷移練習,拓展延伸
學生在學會遠撐前滾翻動作技術后,可以逐漸增加人體騰空的高度,一旦騰空形成,就變成了魚躍前滾翻動作,進而也就為學習魚躍前滾翻動作技術打下扎實的基礎。教師可以在教學遠撐前滾翻動作技術時,在學生前面擺放一塊倒V字形的海綿墊,讓學生從倒V字形的海綿墊上騰空飛躍,這樣,魚躍前滾翻動作就非常規(guī)范地完成了;可以在魚躍前滾翻動作技術的基礎上,讓學生站立之前做直腿起,增加人體起來的難度,直腿站立;可以在遠撐前滾翻動作技術基礎上接側手翻、頭手翻等組合動作;也可以在教師的統(tǒng)一口令下,讓全班學生站在半徑為10米的圓上,向圓心的反方向,一起完成遠程前滾翻的動作。通過多種遠撐前滾翻動作練習,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練中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活學活用。
總之,教師在遠撐前滾翻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思考,挖掘遠撐前滾翻這一教學內(nèi)容的內(nèi)涵,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diào)動學生的學練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學而不厭,快樂學習,并能掌握遠撐前滾翻動作技術,為以后的遠撐前滾翻直腿起、魚躍前滾翻以及組合技巧動作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 蔡道尉.體育課堂教學導入技巧——以遠撐前滾翻技術教學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6(12).
[2] 謝雪平.常規(guī)式、游戲式、情景式三類準備活動案例分析——以七年級《遠撐前滾翻》為例[J].體育教學,2012(9).
[3] 劉季武,盧興永.遠撐前滾翻教學設計[J].體育教學,2015(8).
[4] 鐘傳祎.分解,讓習作更輕松——《我學會了前滾翻》實錄及點評[J].教育科學論壇,2013(5).
(責任編輯 袁 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