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艷榮
[摘 要]背誦在語文學習中對陶冶情操、培養(yǎng)語感、積累材料、提高寫作能力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在引導學生背誦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獨特作用,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情感因素;誦讀;有效背誦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33-0016-01
“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理自知?!?巴金曾說過:“現(xiàn)在有兩百篇文章儲存在我的腦子里面,這么多東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謂文章是怎么一回事了。”由此可見,背誦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讓背誦變得富有情趣而又高效呢?筆者認為,在引導學生背誦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獨特作用,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里說的情感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賞析文章語言意境等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從而產(chǎn)生背誦的沖動;二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重點運用激勵的方法使學生產(chǎn)生愉悅、自信的情感,從而達到主動背誦、高效背誦的目的。
一、明創(chuàng)作背景,品作者內心情感
經(jīng)典詩文往往都有其特定的創(chuàng)作背景,要全面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題和內容,必須在賞析文章之前就和學生一道深入了解作者本人的基本情況及其背景,為學生深入體會情感和背誦做好準備。如杜甫的《春望》這首詩作于唐肅宗至德二年(157)。當時長安因安史之亂,遍地荒涼。杜甫看到這一國破家亡之景,不禁憂從中來,發(fā)而為詩。了解了這些背景知識及作者沉郁頓挫、憂國憂民的詩歌風格后,就能夠把握詩歌的基本情感,在朗讀、賞析等學習環(huán)節(jié)中去深刻體會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的沉痛思緒,為背誦打好基礎。
二、充分發(fā)揮范讀的作用,引導學生產(chǎn)生誦讀沖動
需要背誦的經(jīng)典篇章往往情感豐富,有對家國淪喪的悲慟,有對田園情趣的向往,也有對懷才不遇的憤懣等。因此,在開始學習的時候,教師應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這一特點,用飽含深情、抑揚頓挫和富有音樂感的語調范讀課文,結合之前對背景的分析了解,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生的語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也可讓有朗誦特長的學生朗讀或以名家錄音作為范讀輔助手段來達到以情動人的目標??傊?,情感范讀是關鍵的第一步,若能通過這一步把文章的情“挖”出來,就會使學生在學習伊始就對文章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全面深刻理解文章內容,進而熟練背誦做好鋪墊。
三、采用激勵的形式調動學生大聲朗讀詩歌
馬斯洛關于人的需要的學說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被人愛和受人尊重的愿望。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和贊賞,學生的潛能就會被不斷地激發(fā)出來。在讀完或聽完錄音后,找一兩名有較強誦讀能力的學生大聲朗讀,并用真誠贊賞的語言及時給予鼓勵和贊揚。這樣就會使他們對語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其他學生看到后也會躍躍欲試,想要展示自己以引起老師和同學的關注。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朗讀、背誦乃至語文學科產(chǎn)生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對背誦自然也就不再那么望而生畏了。
四、賞析文章的魅力,使學生進入佳境
需要學生背誦的經(jīng)典篇目無一例外是作者情感的產(chǎn)物,其中蘊含的深厚情感也是作品的魅力所在。因此,教師在講解課文時盡量要做到以情動人,把學生的情感遷移到作者創(chuàng)設的意境之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這樣一來,學生背誦的欲望就會更加強烈。如教柳永的《雨霖鈴》時,可借助《雨霖鈴》的教學磁帶,讓學生在民樂伴奏、悠揚悅耳的簫笛聲中,傾聽凄楚婉轉的女高音歌唱,配合課文注釋,很自然地就可進入詞的意境。
五、引導學生有效背誦
讀、賞幾個步驟之后,背誦的時機可謂基本成熟,通常背誦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在經(jīng)過一番個人朗讀背誦之后安排學生齊背,齊背的好處是個體會在齊聲背誦的節(jié)奏中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增加自信心和自豪感,為達到全面背誦的目標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情感基礎。
2.讓背誦基礎好的學生先背,這樣做一方面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激勵其他學生向這些同學學習;另一方面也為背誦基礎差的學生留出了一些背誦的時間,尊重學生背誦基礎參差不齊的現(xiàn)實,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3.接著讓背誦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背誦展示,背得好的極力表揚,背得差一點的教師要努力發(fā)現(xiàn)其在背誦過程中的閃光點并加以肯定和鼓勵,真誠地幫助他們找出并解決背誦中存在的問題。
4.第二天安排抽查背誦,這樣可促使學生利用課后的時間進一步鞏固,最終完成背誦。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平時多安排一些形式多樣的朗讀、背誦、課本劇表演等比賽活動,涉及的內容盡量與背誦的那些篇目有關。長期堅持下來,學生既鞏固了背誦內容,也逐步養(yǎng)成了將情感融入背誦、融入語文學習的習慣。這樣,學生的語文成績、語言素養(yǎng)、寫作能力自然也會逐步提高。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