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天一
在北京這樣的都市,
我們有時候會覺得充滿了鋼筋水泥,
很難看到野花在身邊盛開。
其實只要你想找,
野花會無時無刻出現(xiàn)在身邊。
北京,
是一個野花叢生的地方。
觀花,從腳下和身邊開始
一說起觀花,我們都知道要去花多的地方。北京野花多的地方一般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山區(qū),所以很多時候說起觀花,都是往山里跑,往相對人跡罕至的地方跑,或者去踏青,或者說像植物愛好者有時候專門為某一些物種去某些地方看一看。但對入門愛好者來說,觀花要從腳下和身邊開始,從認識身邊的植物開始。身邊的植物也許并不起眼,但是絕對充滿了魅力。
二月藍
二月藍(又名諸葛菜)是北京最常見的一種野花,非常普通,但是開花的時候非常壯觀。在各個公園,如景山、北海、頤和園以及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經常能夠看到成片的二月藍花海。
二月藍的“二月”也許是指陰歷二月,在北京開花的時間大概是陽歷三月底四月初。二月藍的花期非常持久,從3月起一直不斷地開,直到6月依然可以看到花。
二月藍雖然很普通,但是它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特點。秋天,路邊經常能看到一種奇奇怪怪的野草,葉子很大,像圓圓的荷葉有一個缺口。其實這是二月藍的秋季型,但是它的樣子和春天差別很大,所以很多人無法把它跟二月藍聯(lián)系到一起。二月藍是二年生植物,在秋天會先發(fā)芽,長出來跟春天發(fā)芽的時候完全不同的形態(tài)。從它秋天長出來的葉子中,完全看不出一點它春天開花的痕跡。
二月藍的花有4個瓣,花瓣十字形排列,這是十字花科的典型特征。二月藍雖然是一種野花,但是它繁殖率非常高,而且花色也很好看,甚至還有香味,所以在歐美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地被植物。
點地梅
北京有幾種點地梅,其中只有一種最常見。它長得像打開的小傘,每一根傘骨都開出一朵小花。小花的顏色還有變化,有時是純白的,有時會帶一點粉紅色。葉片不太顯眼,藏在小傘的最下面。
北京的點地梅和青藏高原墊狀的點地梅是親戚。青藏高原很多點地梅屬植物形狀很特別。為了適應高原氣溫低、風力大的高寒環(huán)境,點地梅生長得非常緩慢,長成很密集、非常可愛的墊狀來抵御強烈的風,并利于內部保暖,我們將之稱為“切糕”。北京海拔低,這里的幾種點地梅并不會長成切糕狀。
彎齒盾果草
紫草科的彎齒盾果草在早春開一片一片的藍色花,但因為花太小,很容易被人們忽略。它藍色的小花可能比綠豆還要小一些。
打開一個彎齒盾果草的果實,會發(fā)現(xiàn)它長得非常精致,果實上面有彎曲的齒,中間被齒包圍的是一個圓形的盾狀結構,就像爪柱鑲嵌的寶石,所以這種植物叫做彎齒盾果草。在春天大概4月份的時候去草坪上找一找,可能會發(fā)現(xiàn)它。它原產黃河以南地區(qū),近些年才隨著花木土壤進入北京,目前非常常見,但是也比較容易被人忽略?!侗本┲参镏尽飞暇蜎]有收錄這種植物。
紫花地丁和早開堇菜
紫花地丁和早開堇菜是兩種北京早春最常見的草本野花。有時候紫花地丁和早開堇菜非常難辨認,但是如果細心去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它們還挺好認的。
紫花地丁的葉子比較狹長,是披針形的;早開堇菜的葉片接近卵圓形,比較寬。早開堇菜大概要比紫花地丁早開一個星期到半個月,所以叫做早開堇菜,它是北京城市里能見到的開花最早的草本植物之一?;旧?,早開堇菜全部開完后再過一周,紫花地丁才會慢慢地冒出來。
榆樹和黃櫨的花
還有一些非常常見、人們平時不太關注的花:
榆樹可能是北京早春開花最早的木本植物。
黃櫨在春天的末尾開花,花序上會有一些不孕花。黃櫨花后久留不落的不孕花的花梗會逐漸變成粉紅色羽毛狀,在枝頭形成似云似霧的景觀。所以黃櫨還有一個別名叫煙樹——夏天的時候枝頭粉色的羽毛舞動,就像一陣煙飄過這棵樹。
市區(qū)觀花地
北京市區(qū)的各個公園,都有很好的觀花地。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本土野生植物種類比較多,在北京市內是一個很好的觀賞野花的地方。在這里可以看到非常壯觀的二月藍花海,還有一些在北京城里經常出現(xiàn)的野生植物,比如非常可愛的米口袋——它的果實是一個小豆莢,像一個裝米的口袋一樣膨脹,所以叫它米口袋。
頤和園有很多水系,有一些水系除草不是很頻繁,留下了很多在北京郊區(qū)可以看到的野生水生植物。比如田字蘋,或者簡稱一個字“蘋”。田字蘋非常有趣,天然就是四葉草,而它和偶爾會出現(xiàn)四片小葉的車軸草和酢漿草不同,是一種水生的蕨類植物。像滿江紅這種水生蕨類植物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水植物,而田字蘋是把植株扎根水下、把葉子挺出水面的挺水植物。頤和園的水邊長有北京野生的薄荷,味道比用來做牙膏的留蘭香薄荷更沖,秋天開花。
北京植物園(北植)和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園(南植)是物種寶庫,基本上每個星期都會見到不同的植物。尤其是春天,天氣熱得非???,每隔一周甚至半周,物種就會更新一次。
北京處于華北海拔較低物種到處流竄的地方,很少有特有種存在。有北京特色的植物主要有槭葉鐵線蓮、小藥八旦子、北京延胡索和房山紫堇等。
槭葉鐵線蓮
槭葉鐵線蓮可能是最具北京特色的野生植物,它曾經是北京少數(shù)幾個特有種之一。雖然后來在河南、河北也發(fā)現(xiàn)了槭葉鐵線蓮的變種,不過槭葉鐵線蓮依然是北京的名片。
在野外有時候會看到槭葉鐵線蓮和獨根草一起生長。它們都是典型的石灰?guī)r伴生植物,石灰?guī)r質的懸崖峭壁是它們最喜歡也最適應的生境。它們一路沿著太行山分布,這一帶都是典型的石灰?guī)r山。
小藥八旦子和北京延胡索
小藥八旦子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名字,來源于北京周邊的方言。其實更加準確的寫法應是“巴蛋子”,是說它的根部有一個球形的塊莖。這種植物在北京比較潮濕陰暗的林下可以見到,比如西邊的西山山脈、北邊的玉渡山以及后河。
小藥八旦子在林下會扎堆生長,到春天開出一大片藍色的花朵,非常漂亮。它也是北京顏值最高的花之一。
和小藥八旦子近似的紫堇還有北京延胡索,這也是一種非常有北京特色的紫堇屬植物。它和小藥八旦子不同,小葉有很多裂片,不是規(guī)整的卵圓形,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的宿根園中可以見到。
房山紫堇
房山紫堇也是一種沿著太行山分布的典型的石灰?guī)r伴生植物。它最早在房山被發(fā)現(xiàn),以房山為名,但它其實分布比較廣,從北京一直到河北再到山西都有分布。
到北京山區(qū)觀花去
北京大致是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西部主要是西山。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脈,與河北、山西的太行山連成一片,所以在西山可以看到很多太行山特有的石灰?guī)r植物,比如早春開花的“房山石灰?guī)r三寶”,也就是房山紫堇、槭葉鐵線蓮和獨根草,這3種植物只生長在太行山山脈石灰?guī)r的懸崖峭壁上。
北部是軍都山,屬燕山山脈,連接的是東北和內蒙古的植被,和西邊的植物有一些不同。
北京的野生植物種類大多集中在山區(qū),以西部的門頭溝區(qū)、房山區(qū)和北部的延慶區(qū)、懷柔區(qū)、密云區(qū)為主。
小龍門
小龍門的春天鮮花盛開,有蒙古堇菜、小頂冰花、稠李、五福花等。小頂冰花屬于頂冰花屬,這一類植物之所以叫頂冰花,是因為開花時間比較早,北方雪還沒有化就開花了,所以經常頂著冰出來。但是北京的頂冰花開花的時候雪已經化光了,所以并不能看到小頂冰花和冰雪在一起的景觀。
五?;ㄊ欠浅S腥さ闹参铩K浅P?,而且還是綠色的,生長在林下的陰濕處,不容易看到。它的一枝花莖上有5朵花,其中頂上1朵、周圍4朵,所以叫五?;?。而且很有趣的是,它周圍的4朵花開5個花瓣,頂上1朵開4個花瓣。
迎紅杜鵑和東北的金達萊也就是興安杜鵑長得非常像,都能形成非常漂亮的景觀。早春,小龍門附近的山坡上,樹木剛剛發(fā)芽,顯現(xiàn)出不同的綠色和黃色,中間攙雜著很多紫紅色的迎紅杜鵑,樹林像調色盤一樣色彩豐富。
百花山
百花山是北京植物種類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可以說是京郊觀花的一個勝地。為了保護山上的植被,這里很早以前就把纜車廢棄了,這對游客來說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從海拔1000米多的地方爬到1900米甚至2100米,對缺乏鍛煉的人來說還是挺消耗體力的。但廢棄纜車對于植物卻是很好的保護措施。
百花山草甸上有非常值得一看的植物——大花杓蘭,是北京的明星植物之一。杓蘭的花結構非常特殊,下面是一個密不透風勺子一樣的兜,所以叫杓蘭。兜的兩旁是側萼片,上部是上萼片,中間白色的部分是一個合蕊柱,雌蕊和雄蕊都在上面。
大花杓蘭主要引誘熊蜂一類的昆蟲鉆到它這個勺子里面,鉆進去以后熊蜂會發(fā)現(xiàn)無法從原來的口再出去,只能從后面合蕊柱和唇瓣之間的夾縫擠出去,杓蘭也在這個地方很貼心地長了一堆毛方便抓握攀爬,讓昆蟲可以帶走花粉塊,到另一朵大花杓蘭上面去完成授粉。
北京還有其他幾種杓蘭,比如紫點杓蘭。紫點杓蘭和大花杓蘭的生境不一樣,大花杓蘭一般生長在草甸上,而紫點杓蘭一般在林下。
北重樓是一種很有特點的植物。它綠色的部分并不是花瓣,而是萼片;細小的、下垂的被片才是真正的花瓣。北重樓的花和葉子一樣是綠色的,不太顯眼,但是整體看起來非常好看。北重樓有個親戚叫七葉一枝花,更有名一些。
白苞筋骨草也生長在草甸上。在北京非常少,可能在百草畔才能零星見到一點。但是如果去內蒙古、青海這些海拔比較高的地方,在河灘旁邊會發(fā)現(xiàn)一片一片全都是白苞筋骨草。北京的草甸剛剛達到這種植物分布的最低海拔,冰期過后白苞筋骨草留在了這里,百花山這些高山草甸便形成了一個個留存物種的孤島。
珊瑚蘭是生活在林下的一種腐生蘭。腐生蘭不能或者只能進行少量光合作用,整個植株基本上是紅色、黃色或者白色。
胭脂花是一種報春,也叫段報春,是草甸上顏值最高的植物之一。6月中旬左右去百花山,能在草甸上看到像大花杓蘭、胭脂花這些顏值高的植物,7月時會徹底更替一批。
百花山的亞高山草甸很特殊,它的海拔非常低,只有1900米。1900米一般形成不了這樣比較典型的亞高山草甸,更別說還有這么多特殊的植物。但這個草甸恰好位于一個潮濕的低洼地,經常會積水,水分特別充足,所以才形成這樣一塊植物生長非常良好的草甸。
在百花山的林緣,能見到植物生長在巖石的縫隙里。這些地方由于沒有上層林子遮擋,風力非常強勁,所以它們形狀扁平,甚至長成一團,接近墊狀。
叉歧繁縷的植株非常有趣,長成丫字形。
柳蘭是先鋒植物,它是最早一批占領被火燒過或者被火山吞噬過的地表的植物,非常頑強。
從北京西邊到北邊,有很多同屬的不同物種在更替。比如在百花山能見到的丁香屬的物種,巧玲花分布在海拔比較低的地方,但是如果海拔到了1800-1900米,物種就會變化,隨處可見的巧玲花就會慢慢變成紅丁香。
紅丁香是華北比較有特色的一種丁香,它的花序非常巨大并且下垂,非常壯觀,也很香。紅丁香的葉片是不太常見的卵圓形,而在城市中常見的紫丁香的葉片是心形的。所以在山上觀野花的樂趣之一就是能看到物種隨著海拔和不同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你會發(fā)現(xiàn)不同的物種占據(jù)不同的地盤,它們都有各自的生態(tài)位。
東靈山
東靈山也是非常好的觀花去處。草甸上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植物,比如非常壯觀的大頭風毛菊,中國只有在東靈山及其附近河北的小五臺山才有,是分布非常窄的一種植物。
東靈山粉色的大花藍盆花非常漂亮。黃色的野罌粟并不是罌粟,不能提取鴉片,是現(xiàn)在公園里栽培的冰島虞美人的親戚,也叫冰島罌粟。野罌粟分布非常廣,從北歐一直分布到西伯利亞和中國北部。
如果仔細觀察城市中的植物,會發(fā)現(xiàn)大概3月底就有第一批野花冒出來,其中就有附地菜,極其微小,可能是肉眼能見到所有的野花中最小的之一。但是山上的附地菜顏值猛漲,鈍萼附地菜非常漂亮,配色和勿忘草一樣。勿忘草屬在北京也分布有幾種,它們一般喜歡生活在水邊或者林下比較陰暗的地方。
東靈山修了棧道之后雖然觀光游客增加了,但是也產生了另一個問題:有很多當?shù)卮迕駮谏巾敺拍粒缴嫌泻芏嗟鸟R和牛供人騎,這對高山草甸是非常大的破壞。北京幾個高山草甸的面積小且非常特別,是很多冰期留下來的植物的分布地,每一個高山草甸都是一個孤島。東靈山高山草甸恢復力弱,又受到很多大型動物比如馬和牛的啃食和踩踏,所以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變成了裸露的泥土。
我第一次去東靈山,看到一些比較少見的植物,比如鐮萼喉毛花、華北馬先蒿等,3年后再去就已經見不到或者很少了。
爨底下
爨底下是門頭溝區(qū)一個非常漂亮的村子,很多建筑都是明代留下來的,保存得很好。這些老房子也留下來很多原生的植物,它們跟人類關系很密切,古時候便在一起,曾經在城市中也很常見。但是隨著北京城市化進程的逐漸加劇,很多原來在城市中很常見的植物就慢慢從城市里面退出了,現(xiàn)在只有在近郊這些老村子里面能見到。比如小紅菊、北方獐牙菜等,都是北京比較有趣的植物,秋天開花。
春天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植物,比如山丹。這種百合生在非常惡劣的環(huán)境中,一般長在土壤非常少的山坡或者日照比較強的地方。京黃芩也是一種以北京為名的植物,最早在北京被發(fā)現(xiàn),分布很廣,在東北也有。遠志是一種非常著名的小草本。馬棘有一個名字叫河北木藍,另外也叫鐵掃帚,它的枝條雖然非常短小,但是非常堅硬,干了以后很像掃帚。
松山、海坨山
松山和海坨山有趣的開花植物,有耬斗菜、凹舌蘭、河北假報春、丁香、雙花堇菜、舞鶴草等。
北京北部山區(qū)常見的耬斗菜開黃色花。而在北京西邊,常見的耬斗菜花色變成了紫色,也就是耬斗菜的變種紫花耬斗菜。
凹舌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地生蘭,它的唇瓣也就是舌的先端有個凹陷,所以叫凹舌。
河北假報春是一種顏值非常高的植物。
雙花堇菜是分布非常廣的堇菜。它有一堆別名,比如雙黃花堇菜、雙花黃堇菜、雙花堇菜。雙花堇菜這個名字來自于它的學名,它的種加詞是biflora,但是這個名字起得非常怪,這種植物明明是單花的,但也許是命名的人恰巧發(fā)現(xiàn)了一個極為特殊的植株長兩個花,所以給它命名為雙花堇菜。
舞鶴草的名字非常好聽,也是林下經常成為優(yōu)勢種的小草本,經常會鋪滿整個林下。葉片是圓圓的心形,非??蓯邸?/p>
后河
延慶區(qū)的后河,對觀花者的體力要求可能比較大,但是風景非常好,能見到明星物種北京水毛茛——這又是一個以北京為名的植物,曾經很長時間被認為是北京特有的物種。
更為常見的水毛茛和北京水毛茛都開白色小花,花朵類似。不過二者的葉子不同。水毛茛的葉片是同形,就是只長一個類型的葉子,都是絲狀分裂,像頭發(fā)絲一樣細。北京水毛茛是二形葉,分裂得比較寬,是水上葉,水枯時會露出水面,適合進行光合作用。但是水下面的部分和水毛茛比較像,也是絲狀的,比較適應水下水流比較湍急的環(huán)境,以免被水流打爛。
毛茛科盛產顏值高的花,如長瓣鐵線蓮、半鐘鐵線蓮和華北耬斗菜,都是非常美觀、值得引入庭園觀賞的植物。
坡頭
北京密云的坡頭有一些比較有北京北部特色的植物。比如坡頭的明星植物——巖生報春,也是一種顏值非常高的報春花,可能是中國北部花朵最大的報春之一,盛花時開成一片一片的,非常美觀。
裸莖碎米薺的葉片是一個一個類似于心形的形狀,生長在林下非常幽暗無光的地方。柔毛金腰也是一種生長在林下缺光環(huán)境中的植物,它的果實像一個打開的錢夾,中間裝著種子。滴下來的雨水打到錢夾一樣的果實中,就會把里面的種子給沖走,很適應陰森無光、水分充足的環(huán)境。
短莖馬先蒿是一種非常特別的馬先蒿。大部分馬先蒿有挺拔的地上莖,但是短莖馬先蒿很有趣,它的花開在地上,藏在葉叢之間,遠看很難見到它的花朵,扒開葉子才能發(fā)現(xiàn)其真身。
野花,與城市共存
野生植物和城市如何共存?
閆家坪是北京北邊高山和河北大海坨中間的一個埡口,有很多在北京非常特別的植物,比如春季可以見到的箭報春,是北京難得一見、顏值非常高的一種報春花。細葉白頭翁在北京只有去閆家坪能找到。夏天這個地方非常漂亮,能見到一些高山草甸上常見或者不常見的植物。
但是2016年我經過閆家坪時,看到這里正在大興土木,配套進行的綠化方式比較簡單,都是一個種類種一大片,其中有很多市內常用的地被植物,比如林蔭鼠尾草。閆家坪本身就有草甸,不用人管理就可以長成不同種類有機組合在一起的美麗景觀。為什么不留給美麗的原生植物一些空間,作為北京的一個自然名片呢?
瓦松可以說是很不挑地方的植物,在野外巖縫中大量生長,在北京很多老房子瓦片上也生長得很好,屋頂上常能看到一片一片的瓦松。北京北邊或者西邊的村落老房子的瓦片上長的全是瓦松,到秋天開花的時候很漂亮,像一片片粉色的小星星。
但瓦松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逐漸離開了城市,甚至離開了村莊。瓦片房頂可以留存一些土壤和水分,對于瓦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生存空間。但如果每一座房屋的房頂都是平整的,瓦松就再也沒有可以存活的一席之地,所以瓦松逐漸從市區(qū)往城市外沿一點點撤退。
我們現(xiàn)在還能在城市中看到地黃。地黃比瓦松更不挑地方,也是非常有北京或者華北特色的植物。地黃比瓦松更能適應城市生活,現(xiàn)在在北京依然極為常見,路邊草坪里經常會出現(xiàn)它的身影,不過比起草坪它更喜歡石縫,在北海、景山、故宮的古建筑的磚瓦之間總是可以看到地黃。
現(xiàn)在城市綠地對待雜草的方式可能比較簡單,很多時候只是暴力剪掉或者拔除,如果我們到歐洲和北美很多城市公園走一走,會發(fā)現(xiàn)他們更多會保留本地的野草,因為野草經過群落的自然演替,也會呈現(xiàn)非常美麗而豐富的景觀。其實每個城市的雜草都很有當?shù)氐奶攸c,雜草的花能營造出另一種自然的美,而生態(tài)上頑強的雜草和城市環(huán)境其實也可以兼容并包。但是很多時候人們意識不到這個問題。
北京特色植物
一說起觀花,我們都知道要去花多的地方。北京野花多的地方一般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山區(qū),所以很多時候說起觀花,都是往山里跑,往相對人跡罕至的地方跑,或者去踏青,或者說像植物愛好者有時候專門為某一些物種去某些地方看一看。但對入門愛好者來說,觀花要從腳下和身邊開始,從認識身邊的植物開始。身邊的植物也許并不起眼,但是絕對充滿了魅力。
二月藍
二月藍(又名諸葛菜)是北京最常見的一種野花,非常普通,但是開花的時候非常壯觀。在各個公園,如景山、北海、頤和園以及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經常能夠看到成片的二月藍花海。
二月藍的“二月”也許是指陰歷二月,在北京開花的時間大概是陽歷三月底四月初。二月藍的花期非常持久,從3月起一直不斷地開,直到6月依然可以看到花。
二月藍雖然很普通,但是它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特點。秋天,路邊經常能看到一種奇奇怪怪的野草,葉子很大,像圓圓的荷葉有一個缺口。其實這是二月藍的秋季型,但是它的樣子和春天差別很大,所以很多人無法把它跟二月藍聯(lián)系到一起。二月藍是二年生植物,在秋天會先發(fā)芽,長出來跟春天發(fā)芽的時候完全不同的形態(tài)。從它秋天長出來的葉子中,完全看不出一點它春天開花的痕跡。
二月藍的花有4個瓣,花瓣十字形排列,這是十字花科的典型特征。二月藍雖然是一種野花,但是它繁殖率非常高,而且花色也很好看,甚至還有香味,所以在歐美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地被植物。
點地梅
北京有幾種點地梅,其中只有一種最常見。它長得像打開的小傘,每一根傘骨都開出一朵小花。小花的顏色還有變化,有時是純白的,有時會帶一點粉紅色。葉片不太顯眼,藏在小傘的最下面。
北京的點地梅和青藏高原墊狀的點地梅是親戚。青藏高原很多點地梅屬植物形狀很特別。為了適應高原氣溫低、風力大的高寒環(huán)境,點地梅生長得非常緩慢,長成很密集、非??蓯鄣膲|狀來抵御強烈的風,并利于內部保暖,我們將之稱為“切糕”。北京海拔低,這里的幾種點地梅并不會長成切糕狀。
彎齒盾果草
紫草科的彎齒盾果草在早春開一片一片的藍色花,但因為花太小,很容易被人們忽略。它藍色的小花可能比綠豆還要小一些。
打開一個彎齒盾果草的果實,會發(fā)現(xiàn)它長得非常精致,果實上面有彎曲的齒,中間被齒包圍的是一個圓形的盾狀結構,就像爪柱鑲嵌的寶石,所以這種植物叫做彎齒盾果草。在春天大概4月份的時候去草坪上找一找,可能會發(fā)現(xiàn)它。它原產黃河以南地區(qū),近些年才隨著花木土壤進入北京,目前非常常見,但是也比較容易被人忽略?!侗本┲参镏尽飞暇蜎]有收錄這種植物。
紫花地丁和早開堇菜
紫花地丁和早開堇菜是兩種北京早春最常見的草本野花。有時候紫花地丁和早開堇菜非常難辨認,但是如果細心去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它們還挺好認的。
紫花地丁的葉子比較狹長,是披針形的;早開堇菜的葉片接近卵圓形,比較寬。早開堇菜大概要比紫花地丁早開一個星期到半個月,所以叫做早開堇菜,它是北京城市里能見到的開花最早的草本植物之一。基本上,早開堇菜全部開完后再過一周,紫花地丁才會慢慢地冒出來。
榆樹和黃櫨的花
還有一些非常常見、人們平時不太關注的花:
榆樹可能是北京早春開花最早的木本植物。
黃櫨在春天的末尾開花,花序上會有一些不孕花。黃櫨花后久留不落的不孕花的花梗會逐漸變成粉紅色羽毛狀,在枝頭形成似云似霧的景觀。所以黃櫨還有一個別名叫煙樹——夏天的時候枝頭粉色的羽毛舞動,就像一陣煙飄過這棵樹。
市區(qū)觀花地
北京市區(qū)的各個公園,都有很好的觀花地。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本土野生植物種類比較多,在北京市內是一個很好的觀賞野花的地方。在這里可以看到非常壯觀的二月藍花海,還有一些在北京城里經常出現(xiàn)的野生植物,比如非??蓯鄣拿卓诖墓麑嵤且粋€小豆莢,像一個裝米的口袋一樣膨脹,所以叫它米口袋。
頤和園有很多水系,有一些水系除草不是很頻繁,留下了很多在北京郊區(qū)可以看到的野生水生植物。比如田字蘋,或者簡稱一個字“蘋”。田字蘋非常有趣,天然就是四葉草,而它和偶爾會出現(xiàn)四片小葉的車軸草和酢漿草不同,是一種水生的蕨類植物。像滿江紅這種水生蕨類植物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水植物,而田字蘋是把植株扎根水下、把葉子挺出水面的挺水植物。頤和園的水邊長有北京野生的薄荷,味道比用來做牙膏的留蘭香薄荷更沖,秋天開花。
北京植物園(北植)和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園(南植)是物種寶庫,基本上每個星期都會見到不同的植物。尤其是春天,天氣熱得非???,每隔一周甚至半周,物種就會更新一次。
北京處于華北海拔較低物種到處流竄的地方,很少有特有種存在。有北京特色的植物主要有槭葉鐵線蓮、小藥八旦子、北京延胡索和房山紫堇等。
槭葉鐵線蓮
槭葉鐵線蓮可能是最具北京特色的野生植物,它曾經是北京少數(shù)幾個特有種之一。雖然后來在河南、河北也發(fā)現(xiàn)了槭葉鐵線蓮的變種,不過槭葉鐵線蓮依然是北京的名片。
在野外有時候會看到槭葉鐵線蓮和獨根草一起生長。它們都是典型的石灰?guī)r伴生植物,石灰?guī)r質的懸崖峭壁是它們最喜歡也最適應的生境。它們一路沿著太行山分布,這一帶都是典型的石灰?guī)r山。
小藥八旦子和北京延胡索
小藥八旦子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名字,來源于北京周邊的方言。其實更加準確的寫法應是“巴蛋子”,是說它的根部有一個球形的塊莖。這種植物在北京比較潮濕陰暗的林下可以見到,比如西邊的西山山脈、北邊的玉渡山以及后河。
小藥八旦子在林下會扎堆生長,到春天開出一大片藍色的花朵,非常漂亮。它也是北京顏值最高的花之一。
和小藥八旦子近似的紫堇還有北京延胡索,這也是一種非常有北京特色的紫堇屬植物。它和小藥八旦子不同,小葉有很多裂片,不是規(guī)整的卵圓形,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的宿根園中可以見到。
房山紫堇
房山紫堇也是一種沿著太行山分布的典型的石灰?guī)r伴生植物。它最早在房山被發(fā)現(xiàn),以房山為名,但它其實分布比較廣,從北京一直到河北再到山西都有分布。
到北京山區(qū)觀花去
北京大致是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西部主要是西山。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脈,與河北、山西的太行山連成一片,所以在西山可以看到很多太行山特有的石灰?guī)r植物,比如早春開花的“房山石灰?guī)r三寶”,也就是房山紫堇、槭葉鐵線蓮和獨根草,這3種植物只生長在太行山山脈石灰?guī)r的懸崖峭壁上。
北部是軍都山,屬燕山山脈,連接的是東北和內蒙古的植被,和西邊的植物有一些不同。
北京的野生植物種類大多集中在山區(qū),以西部的門頭溝區(qū)、房山區(qū)和北部的延慶區(qū)、懷柔區(qū)、密云區(qū)為主。
小龍門
小龍門的春天鮮花盛開,有蒙古堇菜、小頂冰花、稠李、五?;ǖ?。小頂冰花屬于頂冰花屬,這一類植物之所以叫頂冰花,是因為開花時間比較早,北方雪還沒有化就開花了,所以經常頂著冰出來。但是北京的頂冰花開花的時候雪已經化光了,所以并不能看到小頂冰花和冰雪在一起的景觀。
五?;ㄊ欠浅S腥さ闹参铩K浅P?,而且還是綠色的,生長在林下的陰濕處,不容易看到。它的一枝花莖上有5朵花,其中頂上1朵、周圍4朵,所以叫五福花。而且很有趣的是,它周圍的4朵花開5個花瓣,頂上1朵開4個花瓣。
迎紅杜鵑和東北的金達萊也就是興安杜鵑長得非常像,都能形成非常漂亮的景觀。早春,小龍門附近的山坡上,樹木剛剛發(fā)芽,顯現(xiàn)出不同的綠色和黃色,中間攙雜著很多紫紅色的迎紅杜鵑,樹林像調色盤一樣色彩豐富。
百花山
百花山是北京植物種類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可以說是京郊觀花的一個勝地。為了保護山上的植被,這里很早以前就把纜車廢棄了,這對游客來說是非??膳碌氖虑椤獜暮0?000米多的地方爬到1900米甚至2100米,對缺乏鍛煉的人來說還是挺消耗體力的。但廢棄纜車對于植物卻是很好的保護措施。
百花山草甸上有非常值得一看的植物——大花杓蘭,是北京的明星植物之一。杓蘭的花結構非常特殊,下面是一個密不透風勺子一樣的兜,所以叫杓蘭。兜的兩旁是側萼片,上部是上萼片,中間白色的部分是一個合蕊柱,雌蕊和雄蕊都在上面。
大花杓蘭主要引誘熊蜂一類的昆蟲鉆到它這個勺子里面,鉆進去以后熊蜂會發(fā)現(xiàn)無法從原來的口再出去,只能從后面合蕊柱和唇瓣之間的夾縫擠出去,杓蘭也在這個地方很貼心地長了一堆毛方便抓握攀爬,讓昆蟲可以帶走花粉塊,到另一朵大花杓蘭上面去完成授粉。
北京還有其他幾種杓蘭,比如紫點杓蘭。紫點杓蘭和大花杓蘭的生境不一樣,大花杓蘭一般生長在草甸上,而紫點杓蘭一般在林下。
北重樓是一種很有特點的植物。它綠色的部分并不是花瓣,而是萼片;細小的、下垂的被片才是真正的花瓣。北重樓的花和葉子一樣是綠色的,不太顯眼,但是整體看起來非常好看。北重樓有個親戚叫七葉一枝花,更有名一些。
白苞筋骨草也生長在草甸上。在北京非常少,可能在百草畔才能零星見到一點。但是如果去內蒙古、青海這些海拔比較高的地方,在河灘旁邊會發(fā)現(xiàn)一片一片全都是白苞筋骨草。北京的草甸剛剛達到這種植物分布的最低海拔,冰期過后白苞筋骨草留在了這里,百花山這些高山草甸便形成了一個個留存物種的孤島。
珊瑚蘭是生活在林下的一種腐生蘭。腐生蘭不能或者只能進行少量光合作用,整個植株基本上是紅色、黃色或者白色。
胭脂花是一種報春,也叫段報春,是草甸上顏值最高的植物之一。6月中旬左右去百花山,能在草甸上看到像大花杓蘭、胭脂花這些顏值高的植物,7月時會徹底更替一批。
百花山的亞高山草甸很特殊,它的海拔非常低,只有1900米。1900米一般形成不了這樣比較典型的亞高山草甸,更別說還有這么多特殊的植物。但這個草甸恰好位于一個潮濕的低洼地,經常會積水,水分特別充足,所以才形成這樣一塊植物生長非常良好的草甸。
在百花山的林緣,能見到植物生長在巖石的縫隙里。這些地方由于沒有上層林子遮擋,風力非常強勁,所以它們形狀扁平,甚至長成一團,接近墊狀。
叉歧繁縷的植株非常有趣,長成丫字形。
柳蘭是先鋒植物,它是最早一批占領被火燒過或者被火山吞噬過的地表的植物,非常頑強。
從北京西邊到北邊,有很多同屬的不同物種在更替。比如在百花山能見到的丁香屬的物種,巧玲花分布在海拔比較低的地方,但是如果海拔到了1800-1900米,物種就會變化,隨處可見的巧玲花就會慢慢變成紅
丁香。
紅丁香是華北比較有特色的一種丁香,它的花序非常巨大并且下垂,非常壯觀,也很香。紅丁香的葉片是不太常見的卵圓形,而在城市中常見的紫丁香的葉片是心形的。所以在山上觀野花的樂趣之一就是能看到物種隨著海拔和不同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你會發(fā)現(xiàn)不同的物種占據(jù)不同的地盤,它們都有各自的生態(tài)位。
東靈山
東靈山也是非常好的觀花去處。草甸上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植物,比如非常壯觀的大頭風毛菊,中國只有在東靈山及其附近河北的小五臺山才有,是分布非常窄的一種植物。
東靈山粉色的大花藍盆花非常漂亮。黃色的野罌粟并不是罌粟,不能提取鴉片,是現(xiàn)在公園里栽培的冰島虞美人的親戚,也叫冰島罌粟。野罌粟分布非常廣,從北歐一直分布到西伯利亞和中國北部。
如果仔細觀察城市中的植物,會發(fā)現(xiàn)大概3月底就有第一批野花冒出來,其中就有附地菜,極其微小,可能是肉眼能見到所有的野花中最小的之一。但是山上的附地菜顏值猛漲,鈍萼附地菜非常漂亮,配色和勿忘草一樣。勿忘草屬在北京也分布有幾種,它們一般喜歡生活在水邊或者林下比較陰暗的地方。
東靈山修了棧道之后雖然觀光游客增加了,但是也產生了另一個問題:有很多當?shù)卮迕駮谏巾敺拍?,山上有很多的馬和牛供人騎,這對高山草甸是非常大的破壞。北京幾個高山草甸的面積小且非常特別,是很多冰期留下來的植物的分布地,每一個高山草甸都是一個孤島。東靈山高山草甸恢復力弱,又受到很多大型動物比如馬和牛的啃食和踩踏,所以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變成了裸露的泥土。
我第一次去東靈山,看到一些比較少見的植物,比如鐮萼喉毛花、華北馬先蒿等,3年后再去就已經見不到或者很少了。
爨底下
爨底下是門頭溝區(qū)一個非常漂亮的村子,很多建筑都是明代留下來的,保存得很好。這些老房子也留下來很多原生的植物,它們跟人類關系很密切,古時候便在一起,曾經在城市中也很常見。但是隨著北京城市化進程的逐漸加劇,很多原來在城市中很常見的植物就慢慢從城市里面退出了,現(xiàn)在只有在近郊這些老村子里面能見到。比如小紅菊、北方獐牙菜等,都是北京比較有趣的植物,秋天開花。
春天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植物,比如山丹。這種百合生在非常惡劣的環(huán)境中,一般長在土壤非常少的山坡或者日照比較強的地方。京黃芩也是一種以北京為名的植物,最早在北京被發(fā)現(xiàn),分布很廣,在東北也有。遠志是一種非常著名的小草本。馬棘有一個名字叫河北木藍,另外也叫鐵掃帚,它的枝條雖然非常短小,但是非常堅硬,干了以后很像掃帚。
松山、海坨山
松山和海坨山有趣的開花植物,有耬斗菜、凹舌蘭、河北假報春、丁香、雙花堇菜、舞鶴草等。
北京北部山區(qū)常見的耬斗菜開黃色花。而在北京西邊,常見的耬斗菜花色變成了紫色,也就是耬斗菜的變種紫花耬斗菜。
凹舌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地生蘭,它的唇瓣也就是舌的先端有個凹陷,所以叫凹舌。
河北假報春是一種顏值非常高的植物。
雙花堇菜是分布非常廣的堇菜。它有一堆別名,比如雙黃花堇菜、雙花黃堇菜、雙花堇菜。雙花堇菜這個名字來自于它的學名,它的種加詞是biflora,但是這個名字起得非常怪,這種植物明明是單花的,但也許是命名的人恰巧發(fā)現(xiàn)了一個極為特殊的植株長兩個花,所以給它命名為雙花堇菜。
舞鶴草的名字非常好聽,也是林下經常成為優(yōu)勢種的小草本,經常會鋪滿整個林下。葉片是圓圓的心形,非??蓯?。
后河
延慶區(qū)的后河,對觀花者的體力要求可能比較大,但是風景非常好,能見到明星物種北京水毛茛——這又是一個以北京為名的植物,曾經很長時間被認為是北京特有的物種。
更為常見的水毛茛和北京水毛茛都開白色小花,花朵類似。不過二者的葉子不同。水毛茛的葉片是同形,就是只長一個類型的葉子,都是絲狀分裂,像頭發(fā)絲一樣細。北京水毛茛是二形葉,分裂得比較寬,是水上葉,水枯時會露出水面,適合進行光合作用。但是水下面的部分和水毛茛比較像,也是絲狀的,比較適應水下水流比較湍急的環(huán)境,以免被水流打爛。
毛茛科盛產顏值高的花,如長瓣鐵線蓮、半鐘鐵線蓮和華北耬斗菜,都是非常美觀、值得引入庭園觀賞的植物。
坡頭
北京密云的坡頭有一些比較有北京北部特色的植物。比如坡頭的明星植物——巖生報春,也是一種顏值非常高的報春花,可能是中國北部花朵最大的報春之一,盛花時開成一片一片的,非常美觀。
裸莖碎米薺的葉片是一個一個類似于心形的形狀,生長在林下非常幽暗無光的地方。柔毛金腰也是一種生長在林下缺光環(huán)境中的植物,它的果實像一個打開的錢夾,中間裝著種子。滴下來的雨水打到錢夾一樣的果實中,就會把里面的種子給沖走,很適應陰森無光、水分充足的環(huán)境。
短莖馬先蒿是一種非常特別的馬先蒿。大部分馬先蒿有挺拔的地上莖,但是短莖馬先蒿很有趣,它的花開在地上,藏在葉叢之間,遠看很難見到它的花朵,扒開葉子才能發(fā)現(xiàn)其真身。
野生植物和城市如何共存?
閆家坪是北京北邊高山和河北大海坨中間的一個埡口,有很多在北京非常特別的植物,比如春季可以見到的箭報春,是北京難得一見、顏值非常高的一種報春花。細葉白頭翁在北京只有去閆家坪能找到。夏天這個地方非常漂亮,能見到一些高山草甸上常見或者不常見的植物。
但是2016年我經過閆家坪時,看到這里正在大興土木,配套進行的綠化方式比較簡單,都是一個種類種一大片,其中有很多市內常用的地被植物,比如林蔭鼠尾草。閆家坪本身就有草甸,不用人管理就可以長成不同種類有機組合在一起的美麗景觀。為什么不留給美麗的原生植物一些空間,作為北京的一個自然名片呢?
瓦松可以說是很不挑地方的植物,在野外巖縫中大量生長,在北京很多老房子瓦片上也生長得很好,屋頂上常能看到一片一片的瓦松。北京北邊或者西邊的村落老房子的瓦片上長的全是瓦松,到秋天開花的時候很漂亮,像一片片粉色的小星星。
但瓦松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逐漸離開了城市,甚至離開了村莊。瓦片房頂可以留存一些土壤和水分,對于瓦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生存空間。但如果每一座房屋的房頂都是平整的,瓦松就再也沒有可以存活的一席之地,所以瓦松逐漸從市區(qū)往城市外沿一點點撤退。
我們現(xiàn)在還能在城市中看到地黃。地黃比瓦松更不挑地方,也是非常有北京或者華北特色的植物。地黃比瓦松更能適應城市生活,現(xiàn)在在北京依然極為常見,路邊草坪里經常會出現(xiàn)它的身影,不過比起草坪它更喜歡石縫,在北海、景山、故宮的古建筑的磚瓦之間總是可以看到地黃。
現(xiàn)在城市綠地對待雜草的方式可能比較簡單,很多時候只是暴力剪掉或者拔除,如果我們到歐洲和北美很多城市公園走一走,會發(fā)現(xiàn)他們更多會保留本地的野草,因為野草經過群落的自然演替,也會呈現(xiàn)非常美麗而豐富的景觀。其實每個城市的雜草都很有當?shù)氐奶攸c,雜草的花能營造出另一種自然的美,而生態(tài)上頑強的雜草和城市環(huán)境其實也可以兼容并包。但是很多時候人們意識不到這個問題。
責任編輯 / 王苒 胡曉雪
(李鴻濱、陳月龍、黃巧雯對編輯本文均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