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亞玲
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的金秋時節(jié),我們迎來了第33個教師節(jié),恰巧也是我從事教育工作整33年。
1984年,我從成都體育學院藝術體操專業(yè)畢業(yè),分配到云南民族大學工作。從到學校的第一天起,我一直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先后承擔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9門,年年超額完成教學工作量。教學中,我注重育人,以“大愛”為理念,把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和使命。
立德樹人,先要立德樹己。多年來我堅持追求認真嚴謹?shù)慕田L,一絲不茍的科研態(tài)度,在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領域出版專著、教材7部,發(fā)表學術論文50余篇,編導創(chuàng)作的作品在全國屢獲金獎,并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從把教師作為一種職業(yè),到把它當作一種理想與事業(yè),這其中,有淺嘗甘霖的欣喜、有受到挫折的痛楚,也有不眠不休的焦慮。然而不忘的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我堅持將課程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相結(jié)合,優(yōu)勢互補,形成合力,堅持課堂內(nèi)外用實際行動助力校園文化建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增強“教書育人”的整體效應。
在教學、科研的過程中,我總是把育人擺在第一位。從本質(zhì)上來講,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唯有教師人格的高尚,才可能有學生心靈的純潔。作為一名少數(shù)民族教師,我始終秉承“大愛育人”的教育理念,希望用自己真誠的愛,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膶W生。我認為愛學生是教師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愛是教書育人的原動力。
老師的體貼與關愛,會使學生感到舒暢、親切。有時一句恰如其分的贊揚和關心,遠遠勝過冷冰冰的指責。我對學生嚴而有度,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與同學們真誠相處,用愛與學生溝通。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幫助學生樹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多年來我用愛關心著每個學生,在生活上一直照顧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2009年有一位學生家里發(fā)生了突發(fā)事件,父母雙亡,受到了殘酷打擊的學生精神接近崩潰。我心急如焚,對這個學生給予了經(jīng)濟上的幫助、心理上的疏導,鼓勵他走出陰影、振奮精神完成了學業(yè),順利走向了工作崗位。也曾有學生遇到情感問題處理不當,曾產(chǎn)生輕生念頭,最終在我耐心開導下放棄輕生。我也曾為學生不學習而焦慮不安,曾為學生的不理解而難過流淚,曾為做不通學生的思想工作而絞盡腦汁。一路走來我始終憑著一顆愛心做好大學生的教育工作,同時分享著學生成長的喜悅和快樂。
作為云南民族大學的一名教師,我始終堅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民族團結(jié)進步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推動者。例如,我在“民族體育文化學”課程教學中,就非常注重挖掘傳承好各少數(shù)民族留下的文化瑰寶,并將其融入中華文化教育教學中,引導教育學生爭做民族團結(jié)進步的模范。
一根教鞭育桃李,三尺講臺度春秋。教書育人,傳授的是知識,感化的是人心,收獲的是沉甸甸的真情。經(jīng)過了33年的教育生涯,我真切地感受到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神圣的職業(yè)。我很知足,知足于擁有這份高尚的職業(yè),知足于學生的愛戴和信任,知足于清新而富有生機的校園氛圍。我恪守“教書育人是自己的職責,愛崗敬業(yè)是自己的本分”,愛灑桃李,我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