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教育局 呂欣怡
用汗水播種希望 用赤誠澆灌教壇
——記陜西省小學數(shù)學學科帶頭人、大荔縣荔東小學教師劉建紅
渭南市教育局 呂欣怡
劉建紅,大荔縣荔東小學數(shù)學教師、副校長。從教十九年來,在神圣而又清廉的三尺講臺上,她以掛一身粉塵為光榮,以伴一生黑板為自豪,就像跳動的火焰,照亮別人,燃燒自己,譜寫了一曲“紅燭頌”。
“用心教育好每一個孩子,讓家長放心”,這是劉建紅為自己樹立的教育理念。在學校里,她給予學生春風拂面般的溫暖,用愛和智慧,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快樂的精神家園。
從教十九年來,劉老師每天迎著晨曦,踏著去往學校的那條小路,精心栽培著祖國的花朵,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2004年被評為縣級教學能手,2009年被評為市級教學能手,2010年被推薦為陜西省首屆骨干教師培養(yǎng)對象,2012年被評為陜西省優(yōu)秀教學能手,2013年被評為陜西省課改新秀,2014年4月被評為陜西省小學數(shù)學學科帶頭人。她執(zhí)教的《比賽場次》錄像課在2011年陜西省首屆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評優(yōu)活動中獲錄像課類一等獎;撰寫的教學論文《淺談我的教學設計》,參加由中國基礎教育研究所主辦的“2012年全國基礎教育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選”活動,榮獲“國家級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2012年,她參加渭南市課改“十年論壇”,獲得一等獎;2013年11月,她所撰寫的《新課標、新理念、新思考》,獲全省小學語文、數(shù)學、思品及學前教育優(yōu)秀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4年5月,她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新課改中的新思考》,在國家級專業(yè)教育教學刊物上發(fā)表。2013年至2014年,連續(xù)被評為大荔縣教研先進個人、大荔縣優(yōu)秀教師,連續(xù)5年在學年度考核中被評定為優(yōu)秀等級。
她曾先后進行學校、縣級和市級公開課教學或專題報告30余場次。2011年至2013年,連續(xù)三年參加渭南市“陽光師訓”送教下鄉(xiāng)示范課展示活動,所執(zhí)教的示范課,更是受到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教師改革創(chuàng)新的實踐園地。在教學中,劉建紅老師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把學生置于開放、多元的學習環(huán)境中。在她的課堂上,每個學生的思維都是那么活躍,參與的熱情都是那么高漲,語言表達都是那樣的清晰流利。為提升課堂教學魅力,她總結出了“談話法”“故事激趣法”“對比觀察法”“自主學習法”“動手操作法”等別具一格的教學方法;制作課件一百多個,形成了富有自我特色的“趣、實、活、新”教學風格。
劉老師很注重教學效果,每次在講新課之前,她都會有計劃地布置第二天的上課內容,讓學生進行預習,在整堂課的45分鐘里,她能將有效的課堂內容嚴格控制在30分鐘以內。
從教十九年來,劉老師一直把對學生的愛默默地傾注在日常的工作中,特別是在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十五年里,更是贏得了師生和家長的好評。她能將“愛”和“嚴”有機地結合起來,堅持以德服人、以情感人、用心育人。在班級管理中,實行民主管理,讓學生當主人,指導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堅持利用班隊會、思想品德課和晨會等,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在所帶班級開展“陽光如注”“一分鐘演講”“實話實說”等多項特色活動,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找回本屬于他們的自信心,學生的自學、自強、自律精神得到了充分發(fā)揚。
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不歧視任何一個學困生,是劉老師的帶班原則。對于學困生,不僅從生活上給予關心,更是從思想上給予開導。她始終認為,貽誤一個學生,就等于毀滅了一個家庭,因此她特別注重對學困生的轉變。
王同學之前在學校是出了名的調皮學生,不但遲到、曠課、欺負小同學,而且學習成績還很差。劉建紅老師多次和她談心,樹立她的自信心。她發(fā)現(xiàn)王同學勞動特別積極,就大力給予表揚,并在生活上給予幫助。同時,利用休息時間給王同學輔導功課,該同學深受感動和鼓舞。在劉老師的辛勤付出和努力下,僅半個學期,王同學的學習成績就由原來的下游迎頭趕到了班級的前30名,不良習慣也改正了不少。
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是劉建紅老師帶班的一面旗幟,是她一種美好的追求。作為班主任,劉建紅老師始終想著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帶著這樣的情感她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學生少了苛求,多了希冀。多年來,她將“愛”和“嚴”有機結合,以高尚情操感染學生,以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陶冶學生,以豐富的知識哺育學生,以滿腔的熱情關愛學生,以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成長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每一個問題。有付出就有收獲,她所帶班級在學校組織的各種大型活動中頻頻獲獎,多次被學校評為“模范班集體”“學雷鋒先進集體”和“星級中隊”。
或許是由于女性的善良和母親般的柔腸,或許是由于教師天職的驅使,劉老師對待學生,總是在知識上悉心教導,在思想上嚴格要求,既認真?zhèn)魇谥R,更注重培養(yǎng)人格。
“在班上,可以說我曾經是排得上號的調皮鬼。記得有一次,老師批評了我,我感到吃不消,就和幾個同學罵老師,本以為要受到嚴厲地批評,但后來劉老師卻苦口婆心地給我講道理,教育引導我,并沒有嚴厲地斥責我。從那以后,我發(fā)誓再也不做不尊重老師的事情了?!眲⒔t老師帶過的學生如是說。
是啊,在學生眼中,劉老師既是導師,又是慈母,她捧出的是教師的熱心,奉獻的是慈母的愛心。她用實際行動默默地感染著每一個學生,用獨特的教育方式叩開學生們的心扉,讓真誠的關懷滲透在每個學生的心田。
一個潛心于事業(yè),一心撲在工作上的人,往往很難照顧好自己,自然也很難顧及家庭。提起2002年3月的那些日子,她至今都難以控制住自己的淚水:“父親生病,多次打電話叫我回家,而且學校已經批假了,但為了不影響畢業(yè)班的教學工作,我推遲了一天回家??上氩坏降氖歉哐獕阂鸬哪X梗塞,父親已經不省人事,三天后便與世長辭,臨終沒給我留下一句話……”劉建紅老師含淚遺憾地說。
有人曾說:“生命的過程也是塑造人格的過程。”從教十九年來,劉建紅老師以滿腔的熱忱,無私的投入,在平凡的校園里默默地辛勤耕耘,年復一年為教育事業(yè)播種希望、播種未來。她那執(zhí)著的追求和無私奉獻的敬業(yè)精神,她那顆為教育事業(yè)增添光彩的赤誠之心,不正像燃燒的紅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