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凌
【內(nèi)容摘要】我國教學領域當中,體育項目始終是受到文化科目排擠與影響的科目之一,初中階段亦是如此,但是在初中階段,學生處于身心成長的關鍵期,隨著第二性征的出現(xiàn),學生在身體素養(yǎng)及個人性格上的差異也逐漸體現(xiàn)出來,所以后進生與優(yōu)秀生的差距也會更加明顯,如果這一階段的體育教學無法得到充分的重視,教師無法合理的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無法讓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真正得到提升的,為此文中將深入展開分析,確保初中體育教學質(zhì)量提升。
【關鍵詞】初中教學?體育教學?后進生
初中階段無論是對教師的教學來說,還是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特別是對體育教學來說,考慮到初中階段學生的成長特點及發(fā)展需求,教師需要首先意識到在這一階段學生在身體與其他素養(yǎng)上的差別很可能越來越明確的填出來,所以對于相對后進的學生,必須要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思考行為引導策略,以確保學生的體育學習成果更加理想。
一、初中體育后進生歸類分析
1.外向影響型后進生
在這類后進生在初中階段是十分常見的一種類型,多以男性學生為主,在到達初中階段時,由于受到自身激素水平的影響,很容易有藐視規(guī)范、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出現(xiàn),體育教學過程中亦是如此,這類不具備秩序意識的學生,普遍不會遵從教師的引導投入課堂,甚至會對其他學生的學習與訓練產(chǎn)生影響,是影響極大的后進生類型之一。但是這類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卻普遍是較為理想的,只要樂于參與,必然能夠更快更好的完成體育項目的學習與訓練,但是教師卻多數(shù)會將這類學生視作無法挽救的存在,任其發(fā)展,在這類學生不參與課堂或是影響其他學生時,只是給予警示與懲戒,而并沒有合理的引導,這并不會讓學生有所收斂,反而只會讓學生產(chǎn)生反抗心理,變本加厲,影響自身與他人的體育學習與訓練[1]。
2.內(nèi)向逃避型后進生
內(nèi)向型的學生與外向型的學生是完全相反的,這類學生在課堂上由于發(fā)言與行動不積極,所以很容易被人忽略,一般情況下在單獨訓練時并不會影響他人。但是在集體活動時,特別是要與他人相互配合的訓練中,便會有無法與其他同學配合,甚至是逃避訓練的情況,便很容易被他人所排擠,進而產(chǎn)生惡性循環(huán),愈發(fā)恐懼體育項目的學習與訓練。而且許多教師也通常會因?qū)W生的存在感薄弱且無惡性影響而忽視這類學生的引導。
3.天賦與技巧后進生
這類學生最主要的共同點,是在身體技術或體育技巧上存在不足,即便自身努力的學習模仿,或是經(jīng)過教師的多次引導,也很可能難以找到學習與訓練訣竅,有良好的成績。無論是技巧上的差異,還是體質(zhì)基礎上的差異,都很容易讓這類學生產(chǎn)生自卑感,進而很可能因此對體育產(chǎn)生厭惡心理。
二、初中體育后進生引導策略
1.外向影響型后進生行為引導策略
外向影響型的后進生,許多教師都會普遍展現(xiàn)出無能為力的態(tài)度,只求這類學生安分不影響他人,而絲毫無其他的余力去思考如何向著正面的方向引導學生投入體育學習與訓練,如果影響到他人則給予懲罰,僅僅如此。但是這樣的教學思想不但無法確保這類問題生遵守秩序,反而會激化其反抗情緒,使其變本加厲,做出更多擾亂課堂的行為。為引導這類學生投入課堂,教師首先必須要意識到的是這類學生張揚行為背后的目的。這一階段學生的過激行為與許多要素相關,包括自身的激素水平、家庭環(huán)境等等,簡而言之很可能源于吸引外界注意的需求,所以教師應當利用激勵性的語言,幫助這類學生將精力轉(zhuǎn)移到其他方面去吸引人的注意,例如可以更多的讓這類學生進行動作示范,給同學講解活動內(nèi)容等,也可以讓這類學生擔任組織委員,讓學生感到得到了教師的認可及同學的重視,自然會開始考慮自身行為的合理性,并且更快投入課堂[2]。
2.內(nèi)向逃避型后進生行為引導策略
相對于以上談及的外向影響型學生,內(nèi)向逃避型的學生是更容易受到教師忽視的群體,因并未造成明顯的影響,所以教師普遍都不會意識到這類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甚至連最基本的溝通都可能不樂于去做,亦或是不考慮學生自身的需求,盲目的要求其他同學去鼓勵這類學生,甚至會強求學生參與進來,這并不能起到正面引導的效果。實質(zhì)上對于內(nèi)向逃避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理解與陪伴,而不是教師的施舍或是強求。例如考慮到這類學生很可能并不具備很好的身體素養(yǎng),很可能有強烈的自卑感,教師在學生不樂于參與訓練時,或是跟不上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時,不妨陪伴在旁,默默關心,這要比千萬句的鼓勵更加有效。例如教師發(fā)現(xiàn)班級群體活動時,其他同學都有伙伴,而內(nèi)向的學生則在角落自己獨處,便可以在學生的身旁默默的陪伴其一起看著其他的同學,在學生感到情緒緩和時,詢問學生要不要參與,也許會得到更好的反饋。
3. 天賦與技巧后進生行為引導策略
天賦與技巧后進生,與其他類型的學生,是有著一定差別的,這類學生的問題也許并不在性格方面,而是天賦與認知特點等方面。但是長久處于體育訓練的瓶頸,學生也難免會產(chǎn)生自卑甚至是厭惡的心理。所以這類學生的引導策略與內(nèi)向型學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是教師可以給予更多的鼓勵與指導,因為這類學生是需要鼓勵與指點的,同時教師也要如同陪伴內(nèi)向的學生一樣,去陪伴這類學生一起跨越難關,例如在田徑課上,學生因無法掌握技巧或是身體素養(yǎng)不足無法趕上其他同學時,教師可以跟著一起跑,并且激勵學生,引導學生掌握技巧,這會讓學生意識到教師的重視,進而更加努力[3]。
結語
初中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確保學生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其中包含每個學生。但是在學生步入青春期的前提下,難免會有學生因身心發(fā)展無法同步而成為后進生,教師的責任,則是引導后進生跟上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更加健康的成長,所以文中針對引導策略展開了分析,望成為參考。
【參考文獻】
[1]高乙能.初中體育后進學生的行為及教學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2):142.
[2]馮在兵.如何針對后進生做好初中體育教學工作[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2):84-85.
[3]孫偉恒.初中體育如何做好對后進生的教學[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1):68.
(作者單位:廉江市塘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