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小紅
引言
《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強調(diào),在教學中教師應從生活經(jīng)驗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在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中,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背景
到了初中階段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在擴展,課本中的文章也加長了篇幅,長課文教學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一直是比較難處理的一個問題。基于此,本人于科組的一次公開課上,對課文教學作出了一點嘗試——短語教學。
二、教學實踐與分析
下面本人以(go for it)八年級(上)Unit10,Section A 3a的課文My dream
job為例,分析本人以短語教學為目標的教學探討過程。
1.課前預習、自主學習
在提倡整體性教學與任務型教學相結合的理論指導下,本人在教授學生學習課文前會布置學生課前預習:找出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新舊短語,并將其翻譯成中文。并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層次,用發(fā)散性思維,聯(lián)想與基本短語相關聯(lián)的詞組或用法。根據(jù)課文My dream job的內(nèi)容,本人要求學生在上課前預習做了以下作業(yè):List out all the things that Tian Tian is going
to do when she grows up.
[分析]詞組教學是英語作為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詞組的用法掌握了,對學生的閱讀、寫作及語法知識的提高都有不同程度的幫助。因此,幫助學生學習歸納大量的詞組,并通過運用達到熟練掌握,為學生學好英語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2.課堂參與,活學活用
針對My dream job的內(nèi)容,本人會提出以下問題:What is Tian Tian going to be when she grows up?Did you find out the
answers?同時老師把課文中出現(xiàn)的詞組的中文意思在屏幕上呈現(xiàn)出來,學生根據(jù)預習說錯對應的英語,學生在齊讀時邊讀邊記,進一步加深對本課文詞組的理解與掌握。
本人接著把本單元的Grammar Focus內(nèi)容:What is Tian Tian going to be when she grows up?重復提出,學生便可馬上根據(jù)所歸納的短語內(nèi)容進行操練,把整篇文章的短語及時態(tài)be going to
+動詞原形的結構練習一遍,那么,整篇課文的內(nèi)容就能在頭腦中留下清晰的印象,要復述出來也顯得輕而易舉。
接著,再用How is she going to do that? Where is she going to
work?進行提問,通過這幾個問題的問與答,學生基本能掌握課文的內(nèi)容并能根據(jù)意思把課文復述一遍甚至背出來。
[分析]從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出發(fā),從反復重復,再加上機械式的操練,通過進行了上一步的操作后,學生基本上達到了掌握本課文的基礎詞組、課文大意以及時態(tài)be
going to+動詞原形結構用法的目的。
再接下來就是學生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舉一反三的時候了。《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強調(diào),倡導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的過程?;诖宋覀儼才乓韵氯蝿眨?、pair work活動:What are you going to do/be when you grow up?要求:List out at least five phrases,再仿照剛才的做法,tell your deskmate about your dream job. 2、group work活動:以四人為一小組,每人用一張紙寫出兩個詞組(about your dream job),再把詞組并在一起,串成一篇短文。3、Do a survey and then make a report每個學生完成學案中的表格,在表格的第一行分別填上自己的名字、將來想做的工作及實現(xiàn)理想的計劃;再詢問本組成員的相關信息,完成表格的填寫,最后作出匯報,談談自己及伙伴們將來的工作愿望及如何實現(xiàn)理想。4、將填寫好的表格形成文字,題目為:Our
dream job.經(jīng)過一步一步的推進,學生此時寫起這文章來就得心應手了。
[分析]關鍵的短語,激發(fā)學生動腦學習與擴展詞匯的興趣,利用關聯(lián)的詞群串聯(lián)短文,激發(fā)學生的想象,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主動思維。通過造句子、串短文的實踐操作活動,教師將動腦和主動體會語言的機會交還給學生,擴大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最后,由學生總結自己預習本課文前時對詞組的擴展學習情況,教師從旁指導,真正地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
[分析]《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強調(diào),教師的角色在慢慢地轉(zhuǎn)變,轉(zhuǎn)為學生的合作者與指導者,傳授者的身份正在淡化,從“講”師變?yōu)椤皩А睅?,從教育學生“學會”轉(zhuǎn)變?yōu)槿绾我龑W生“會學”。課后歸納,積累鞏固。
課后作業(yè)是學生對本課堂所學內(nèi)容的鞏固過程,每完成一篇課文的學習后,老師要求學生將本課文中所學習的新舊詞組歸納出來,對應課前預習的情況,選出當中的8個詞組串成一篇短文。
結束語
在英語教學中利用短語的列舉來教課文,一方面,使學生對文章中的短語得到一個學習與復習的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動腦學習與擴展詞匯的興趣;另一方面,給學生帶來了另一個信息:原來長課文也不是很難,甚至要把其復述或背誦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從而排除了學習英語長課文的心理障礙,同時又能很好地操練了語法知識。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永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