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荔
摘要:在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和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國小學音樂教育還需轉變觀念,小學音樂教育如何才能適應變遷的社會環(huán)境?在目前教育環(huán)境下強化音樂教育的功能,發(fā)揮音樂教育作用,便成為我們音樂教師必須思考和重視的首要問題。下面我就此談些體會和看法。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體會;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218-01
1.教師應在音樂課教學前做好充足的備課工作
"磨刀不誤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都充分說明了完成一項工作前準備工作的重要性。成功的教學永遠離不開教學前的充足的準備工作。小學音樂教學亦如此,教學前必須對整本教材做充足的研究,對每一章節(jié)的認真解讀,每一次教學前都必須弄懂弄透此次音樂教學的目的,重點,難點。本人做小學音樂教學準備工作遵照三步走:"一通看二研究三形法",一通看是指一拿到教材我都通看幾遍,腦海里對整本教材有個基本印象,對教材的結構內容和教學宗旨也有個基本了解;二研究是指完成步驟一的基礎上認真研究章節(jié)內容,弄懂該章音樂內容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同時與同科目老師交流探討該章節(jié)的教學,思考將采取哪種教學方法或哪幾種教學方法比較合適;三形法是指在完成前兩步基礎上上,形成教學方法,形成教案,同時準備好教學需要的課件、樂器,道具等。事實證明,做足準備工作的我不僅在教學時充滿自信,而且也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多次被選中代表學校參加公開課比賽并獲獎。
2.在歌唱教學中激發(fā)學習興趣
歌曲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小學生鍛煉少見識淺,所以他們往往想唱而又怕唱,那么怎樣激發(fā)學生歌唱的興趣和熱情呢?首先讓學生減輕身心負擔,引導學生用科學發(fā)聲方法進行輕唱,避免喊唱而造成嗓音過度疲勞。其次對歌曲認真分析,挖掘其含義,盡量用故事、等方法激發(fā)學生學唱歌的興趣。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為了讓課堂成為學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平等、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華。我根據(jù)兒童好動、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把少兒的音樂學習與游戲、舞蹈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概念、復雜的音樂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訓練,轉化成生動有趣的游戲、舞蹈,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讓少年兒童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視、觸等各種感覺活動和唱歌、表演、游戲、舞蹈等結合起來。從而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既動口、動手、動腳,蹦蹦跳跳地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培養(yǎng)思維能力,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
如在教學《小小蠟筆》時,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編出很多優(yōu)美的舞蹈動作。這首歌的歌詞是這樣的:"小小蠟筆,穿花衣,紅黃藍綠多美麗。小朋友們,多么歡喜,畫個圖畫比一比。畫小鳥,飛在藍天里,畫小草,長在春天里。你畫太陽,我畫國旗,祖國祖國,我們愛你。"歌詞具有很濃的生活氣息。因此,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知識背景,運用多種充滿生活氣息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并結合歌曲內容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教育。
3.讓小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音樂知識
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是一種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和"培訓式"的一言堂教學。學生只能夠死板的跟進學習,被動機械的再現(xiàn)教師的"教學",基本上沒有自由發(fā)揮的余地。這樣的教學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激情是一個打擊,就更不用說是"興趣"學習了。我們知道"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教師如果僅靠"正經(jīng)"的教學,是不能夠適應新時期的教學的。為此教師要從多個方面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及參與興趣。小學生對"游戲"更是情有獨鐘,是學生喜歡的活動,能滿足他們愛玩好動的需求。而且游戲還能激發(fā)學生大腦最積極最有創(chuàng)意性區(qū)域,把音樂活動與創(chuàng)新能力有機結合在一起。新課程音樂教材的大部分內容當中,多有一些潛在的游戲內容。所以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潛在的游戲成份,利用游戲教學來促使學生較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游戲的名稱也要符合學生的心態(tài)。教師要針對游戲的具體內容起一個既吸引學生又具有音樂課特色的名稱。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課堂教學的新鮮性和趣味性,讓他們更加喜歡上音樂課。
4.創(chuàng)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式方法
小學音樂欣賞課主要以專題欣賞課為主,所以必須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一是讓學生明確學習課本內容的目的,也就是通過教學讓學生獲得哪些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國音樂的藝術特點,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強民族自豪感。二是在音樂專題欣賞教學中,采用談話法、討論法、伴音、放錄音、幻燈等手段調節(jié)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鼓勵他們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積極討論。教師再對同學們細微的觀察、深刻的體會分別給予充分的肯定,能使音樂欣賞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根據(jù)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打造新時期的高效小學音樂課堂,讓學生學有所得,實現(xiàn)音樂學科教育肩負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