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健
摘要:《論語》作為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張,道德觀念以及倫理思想。品讀這本書,對我們在做人、做事方面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特別是對于我們軍校學員來說,更應該去研讀,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強軍興軍的進程。
關鍵詞:論語 孔子 儒家 仁
一、古之道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這是中庸。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是大學。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這是孟子。
二、道之懷
中庸不求為首,不敢為末,是一種處世態(tài)度。大學教誨千秋儒生“八要”,是一種理想和追求。孟子追求內(nèi)在的雄渾之氣,是一種修身的方法。而論語闡發(fā)的,是孔子的思想,是三千弟子七十二賢的感悟,更是一種對人間正道的捍衛(wèi)和對人民的憐憫,是一種悲天憫人之心。
文章憎命達,孔子一生郁郁不得志,五十五歲還外出周游列國,遍識人間甘苦。這些加上他淵博的學識,便誕生了那些熠熠生輝的句子。
三、懷天下
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惡人之有禍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報也。故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p>
這句話出自《韓非子·解老》,但這是我認為的整部論語的精髓。仁者,愛人,看到別人都很幸福,他便感到欣慰,看到別人遭受禍害,他便心生悲憫。這是從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漾起的情感,無法阻擋也根本不需要阻擋,它不求回報,也不求感激,只是激勵一個真正的哀民生之多艱的仁者去九死猶未悔,去上下而求索,去清白以死直,去用自己的雙手乃至生命創(chuàng)造出一個太平盛世,而這,不是刻意為之,而是前圣之所厚,是真正的仁者的自發(fā)行動,不求回報,也根本不需要回報。是的,這是我最看重的部分,也是一個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所必須具備的品質(zhì),有了它,我們的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我們的希望才不會死去。我不禁想起了那些就像鳴沙山般永遠突?;厥幍拿?。
一曲空城千古絕唱,撫琴的你緊張惶恐自信的時候,是不是還有一絲倔強和無奈,漢家大業(yè)不扶也罷,但百姓又何苦涂炭。你高臥隆中,并不是沽名釣譽,而是待價而沽;應邀出山,并不是追名逐利,而是不忍百姓。這是仁人的舉措,這是志士的選擇,智慧計謀都超過孔子的你,是不是也在感謝老先生的教誨呢: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是不是仍然堅信夫子的話語呢: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收二川,取西蜀,排八陣,定南蠻,六出七擒,東和北拒,中軍帳變金木土神異卦,五丈原設四十九盞明燈,一心也許不是酬三顧,但是一定是“欣然愛人”。這,便是仁者之心。七擒番王,奠定了北伐的基礎;六出祁山,演繹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悲愴傳奇,你的四輪車一遍又一遍碾過這片土地,留下的印轍是你對天下蒼生的憐憫。終于,到了那片方圓五丈的平原上,秋風吹面,徹骨生寒,“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星落秋風五丈原,你可知道,你死后那些被你關懷的,被你愛過的那些百姓“情愿以死換他的生,好率咱將士再出征”。
明代最偉大的內(nèi)閣首輔,沒有之一。張居正,這個再過五百年也仍然會閃耀光芒的名字,這個深諳權(quán)謀之道、以自己的力量延續(xù)一個衰敗朝代的人,我相信,夫子質(zhì)樸的語言一定是你前進的動力。三十歲的時候,你退出朝廷,遍游天下,見識到了一個翰林永遠見不到的情景:餓殍遍地,流民逃竄,路有凍死骨;夜開豪宴,鶯鶯燕燕,朱門酒肉臭真的也就是一墻之隔。
從那一刻起,你決定照夫子的話去做,盡管,你似乎沒有戰(zhàn)友??汲煞?,一條鞭法,魚鱗圖冊,這些政令是你愛人的表現(xiàn)。你將你的矛頭指向了曾為你帶來巨大利益的階層,你也知道,勾心斗角,權(quán)力傾軋,青燈破壁,手不釋卷,不過是為了混碗飯吃。但是你堅信,貧苦的百姓也是人,也有父母妻兒,也想活下去;你堅信,當國家危亡的時候,必須挺身而出,去捍衛(wèi)那些自己不認識,或許永遠也不會認識的蕓蕓眾生,無論對方是否知道,是否理解。國有道,不變?nèi)?,國無道,至死不變!你生命的每一步,都灑滿了理想與信念的光輝。
八十年前,魯迅曾經(jīng)奮筆疾書:所以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zhàn)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也許八十年后,讀完論語之后,我們的社會將有更多的人擁有仁者愛人之心,將他人的禍福加諸自己身上,然后,以他人乃至天下人的福祉為畢生奮斗的目標。仁人們從來就不怕犧牲,因為他們寧愿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太平盛世的出現(xiàn);仁人們從來就不怕反抗,因為他們愿意通過這反抗來實現(xiàn)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任能,講信修睦;仁人們從來就不怕單身鏖戰(zhàn),因為他們流的血或許是變法的先河;仁人們從來就不怕?lián)峥夼淹?,因為他們自身也是那個官僚階層的叛徒。
四、決之意
我知道,我有著極為堅強的意志,我的斗志不會衰竭,我的心智不會動搖,即使與全天下人為敵,我也決不妥協(xié),因為我要為了那些風雨中顫栗的藝人,街道旁露宿的乞丐,垃圾桶旁蹣跚的老者,山溝里撐起一個家的孩子而奮斗,而努力。他們的笑容,是我最大的滿足。
倚天照?;o數(shù),流水高山心自知。
論語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那便是這愛人的仁者之心,關懷天下受苦受難的人民,是我們的責任,同時也是我們對夫子應盡的義務。
參考文獻:
[1]王財貴.學庸論語[M].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2000.
[2]陳曉芬.論語·大學·中庸[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11.
[3]王曉文.大學·中庸解讀[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警官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