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玲
摘 要:在小學教育階段,數(shù)學是其中的基礎學科,在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的提問技能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欲望。本文主要圍繞小學數(shù)學 教師的課堂提問技能存著的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課堂提問技能 現(xiàn)狀 對策
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通過提問來組織、指導以及實現(xiàn)教學目標,一個好的提問能夠引發(fā) 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故此,教師提問技能的高低就非常重要,會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然而,一些數(shù)學教師的提問技能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下文就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數(shù)學教師課堂提問技能的主要現(xiàn)狀
1.有數(shù)量無質量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提問之時,許多問題都是建立在教師主動的前提上,許多教師都形成了一個口頭禪,比如對不對啊或者是不是這樣。其實這種提問沒有太大的意義,許多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激發(fā),只能夠盲目的回答是與不是。此外,許多教師在課堂中所提出的問題雖然數(shù)量較多,但是質量卻不夠理想,因為許多問題都是站在教師的立場上提出的,而沒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設計問題,導致學生處于一個被動的位置,沒能夠體現(xiàn)新課改對突出學生主體學習的要求。
2.問缺乏針對性
新課改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故此,許多教師都設置了一些與學生生活相聯(lián)系的情境。然而,一些教師卻未能重視對問題的設計,所以導致自己所提出的問題沒有針對性,這樣就很容易引導學生的思維失誤[1]。如,在《認識乘法》的一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情景圖,讓學生對雞和兔子的擺放情況進行觀察,讓學生了解是幾個和幾個相乘。然而,有一些老師這樣提問,“同學們,你們從圖中看出了什么?”這種問題的指向性就較為模糊,缺乏了與實際教學內容的聯(lián)系,所以學生觀察結果無非是幾只兔子,兔子在吃草等無關緊要的回答。這樣一來,教師為了引導學生進入《認識乘法》這一課,還需要進行二次提問。
3.問缺乏互動性與評價性
新課改指出,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然而,在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忽視了這一點,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都是自己設計的,卻未能考慮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就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師還需要設計一些能夠引起學生互動的問題,讓學生將自己的疑惑表達出來,那么教師就能夠了解學生是否已經(jīng)掌握教學內容[2]。此外,許多教師在提問之后,都沒有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有的教師是直接讓學生坐下,然后讓其他的學生來進行評價,而有的教師直接用一些較為敷衍的不錯或者好的方式來給予評價。這樣就會讓學生不能夠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且有可能在內心形成一種不良的想法,會覺得自己的表現(xiàn)不夠好,繼而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
二、解決對策
1.提高問題的質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確保自己所設計的問題是提前精心設計好的,要使問題存在一定的思維價值,不能夠較為隨意。此外,問題的設計難度需要進行控制,若問題過于簡單,則難以幫助學生進行思考;若問題設置的難度過大,就會打擊學生的自信。故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掌握好提問的技巧,要設置一些高質量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品質。
2.重視提問的目的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的技能會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效果,所以教師就需要從學科的特征著手,在提問之時,就一定要具有目的性,要提到關鍵點上,讓學生有著明確的思考方向。此外,在提問時要注意語言的嚴謹性。例如,出現(xiàn)了情境圖,那么教師就不應該說:“同學們,你們從圖中觀察到了什么?”這樣就會讓學生感到茫然,會脫離與數(shù)學教學內容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可以換一種提問的方法,以體現(xiàn)出提問的目的性,如“同學們,你們從圖中獲得來什么有用的數(shù)學信息呢?”,這樣就給學生指出 了明確的方向[3]。比如,在《有余數(shù)的除法》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提出問題讓學生明確目標,如,“同學們,在對除數(shù)以及余數(shù)的觀察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樣一來,學生的思考也就有了方向,就會更好的尋找問題的答案。
3.確保提問的評價性
當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相應的評價非常重要,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表現(xiàn)有著初步的認知。故此,教師要確保提問的評價性,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作出相應的評價,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來進行點評,然后自己再進行總結,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此時,教師要盡可能的給與鼓勵性的評價,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信,然后對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指出,讓學生后期加以改正。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每一個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知識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教師需要用到分層教學法,將全部學生根據(jù)他們的數(shù)學水平進行分級,對于不同層級的學生提出不同難度的問題,從而實現(xiàn)一種良性的 評價。比如,對于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那么教師就可以設置一些較為 簡單的問題,而對于那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就可以提出一些有難度的問題,這樣就會使每一個層級的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fā),使他們得到相應的提升。
綜上,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提問技能極其重要,會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率。現(xiàn)如今,一些數(shù)學教師的提問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影響了學生數(shù)學知識的接受,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提高問題的質量;要重視提問的目的性;確保提問的評價性。如此,就能夠使提問變得更加有效,進而促進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學習。
參考文獻
[1]楊中俠.小學數(shù)學教師課堂提問技能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06):44.
[2]崔占景.小學數(shù)學教師課堂提問技能的現(xiàn)狀及對策探討[J].知音勵志,2016,(24):97.
[3]曹歡.小學數(shù)學教師課堂提問技能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