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信息技術與中職電工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融合,能夠全面提升專業(yè)人才的綜合素養(yǎng),滿足人才社會的實際需要。針對融合的對策進行研究。
[關 鍵 詞] 中職電工電子;信息技術;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6-0051-01
隨著如今社會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如何把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得更好已經成為當今的熱點話題。所以,為了激發(fā)中職學生對電工電子的學習熱度,需要把中職電工電子與信息技術進行融合,從而使學生在較為輕松的環(huán)境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一、中職電工電子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價值
在如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職電工電子的課程教學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但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始終不變的,而教師要想實現這一最終目標就必須做到教育模式的全面創(chuàng)新,在課堂教學中引進信息技術,并與理論實驗相結合,這對中職電工電子的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職電工電子技術教學中將信息技術進行深度的融合,能夠加速教育事業(yè)的改革。將信息技術融入課程教學中不僅能夠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先進技術,還能讓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為其以后的就業(yè)提供良好的條件,并提升其專業(yè)素質。
二、中職電工電子專業(yè)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
中職電工電子專業(yè)是技術性相對較強的專業(yè),然而目前的很多中職學生對電工電子的學習熱情不高,這就導致電工電子的發(fā)展受阻。中職電工電子的發(fā)展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專業(yè)素質和基礎的專業(yè)知識,并致力為以后電工電子行業(yè)的發(fā)展而奮斗。因此,一定要加強對中職電工電子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
(二)教學設備落后
電工電子專業(yè)在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設備儀器較多,因此需要大量先進的設備儀器,而現如今許多中職電工電子專業(yè)的設備儀器較為落后,信息技術投資力度不足,導致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無法將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融合,這對中職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是十分不利的。
三、信息技術對中職電工電子的融合與運用
(一)信息技術在電工電子理論中的應用
電工電子的理論內容較為抽象,其內容大多是邏輯電路圖和基礎的知識原理。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片面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而不能進行深度的探索,所以學生的學習受到了局限。對此,中職電工電子技術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借助多媒體,這樣可以減少教師的板書時間,從而使課堂教學留出更多的寶貴時間,讓學生學到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使學生更為清晰地了解該專業(yè)的知識和原理。
例如,在進行“兩種電源的等效交換”時,教師需要對該交換原理及操作方法進行講解,采用課堂板書的話將會花費大量的課堂時間,而且課堂收益也不高,若利用多媒體的話教師可以將原理與方法進行結合,在講解過程中為學生清晰地展示兩者間的聯(lián)系,進而進行更加詳細的講解。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學會如何分析相應的知識點,而且還將學會如何應用,并且在聽課過程中其學習欲望和探索欲望也會被充分激發(fā)起來,使學生主動探索學習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并在探索過程中一步步地找到答案,這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極大的幫助,能夠使其思維變得更加活躍,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做到如魚得水。
(二)信息技術在電工電子實驗中的應用
電工電子擁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設計的實驗環(huán)節(jié)較多,所以中職電工電子要想獲得大量的專業(yè)人才就需要學生在學習階段做大量的實驗。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應借助信息技術來增強實驗的仿真性,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猶如是在進行真正的科學實驗,將實驗的過程完美無疑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
例如,在“測放大電路的電流放大系數”實驗課程中,實驗前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進行仿真實驗,將電路圖的實驗步驟及需要注意的細微環(huán)節(jié)以動態(tài)課件的方式為學生展示出來,讓復雜的電路實驗在展示中變得簡單易懂,從而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然而在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并不意味著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完全拋棄,因為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電路實驗講解時,還是要回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上的,利用口述的方式為學生進行生動而詳細的講解,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到所學知識的重要性,從而引起學生的重視。教師在進行電路內容講解時,可以與日常生活的實際電路相結合,從現實生活出發(fā),讓學生在自己較為熟悉的環(huán)境中展開對電路圖原理的思考及探究。只有學生擁有了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礎原理,才能夠實現與教師的實踐課程相結合,從而保證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同步性。
在中職電工電子教學過程中引進信息技術,可以將較為枯燥復雜的電路知識變得簡單易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困難,與此同時,也將會使教師的教學效率大大提升,增強其對知識講解的深度性,使教師的講解變得更為輕松,也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此外,信息技術的融合也將大大加強教師和學生間的互動,使學生在與教師進行互動時獲得更多的課堂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與學生間的相互交流與討論。
參考文獻:
[1]趙立君.信息技術與中職電工電子課程整合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2]宋榮珍.信息化教學背景下中職生電工電子課堂學習內在潛能的激發(fā)[J].吉林教育(綜合),2014(10S):122.